“弘义教育”特色文化在学校中的渗透

2016-11-19 09:50冯炎坤李文海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狮武术校本

冯炎坤 李文海

“弘义致远,武德育人”。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以“弘义教育”特色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发特色课程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抓手。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将“弘义教育”渗透在各类课程之中。

一、学校环境,弘扬精神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良好的学校环境犹如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学校从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入手,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弘义校园”。学校在校门前建造了“武”字花坛,一个硕大的“武”字立在花坛的中间,主题鲜明。学校广场中间的喷水池,立着敬礼的武术人物,寓意向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行礼。操场旁整齐地排列着六组武术雕像,对应校本教材《弘义武术》的年级内容为:一年级敬礼、二年级武术、三年级棍术、四年级剑术、五年级刀术、六年级太极,底座撰写出每个年级、每个项目的相应要求、项目介绍等,寓意着通过六年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学习学校的各种武术项目,掌握各种武术基本套路和技巧。操场正面的狮台以及“学校龙狮文化特色浮雕”让人了解到学校特色项目的开展情况。

狮台是学校所在地沙坑村为每年初八开展的“生菜会”进行狮王争霸的舞台,各地的狮子都到此台进行竞技,现在还保留着“发扬国粹,以武会友”的口号,现在经过铺设硅PU、修正排水系统、增设狮台下方“龙狮文化特色浮雕”等改造,变成了学生的武术训练、龙狮训练、展示文化的多功能场地。

学校弘义楼一层的“龙狮文化馆”独具魅力。馆内把展示、训练、互动交流融为一体,通过数字化的整理,充分展示了沙湾镇、沙坑村的龙狮文化。室内设有比武台,让学生能够进行室内的训练与展示。在互动交流区,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自行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龙狮文化的发展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

武德长廊是展示学校特色的又一个阵地。长廊展示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历届优秀校友,也展示了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还张贴了“仁义礼智信”等相关的格言。丰富的内容不断激励着莘莘学子刻苦学习,努力拼搏。

教学楼前的“礼”园,更是把学习、休闲、特色展示等多功能融入其中。地面结合“礼”的图形,用文化砖进行造型,让每位进园的学生都能感受到礼的熏陶。雕塑小品、阅读角等设置,更让学生喜欢这个地方。

二、学科课程,彰显“弘义”

(一)国家课程,有机渗透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本校传统的武术教育和龙狮文化的优势,让课程校本化:品德学科在落实统一课程教学的同时,还渗透学校武术文化和龙狮文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综合实践学科通过对龙狮文化的历史挖掘、沙湾文化的广泛触摸、武术文化的深入追寻等专题,让学生加深对弘义教育的理解;体育学科中的武术训练、龙狮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与技能;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的弘义歌曲、弘义美术等都让学生沉浸在弘义教育的氛围之中。国家课程校本化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突显了学校的特色。

(二)校本课程,有序实施

1. 弘义教育课程。弘义教育,指引着学生向着公正、光明的道路前进。根据实际,学校编制了《弘义教育》校本教材。教材由个人修养、群体生活、心理品质、文化认同四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都分成了低、中、高三个年段。如在个人修养的板块中就分成了礼貌、诚信、友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在不同的年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礼貌:低年段要求讲文明、学礼仪;中年段要求懂礼仪、律于己;高年段要求重礼仪、善待人。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要求,但是都指向个人修养的不同层面、指向正义、光明的弘义教育理念。课程的延续,既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又为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渗透着武德的精髓。

2. 尚武弘义课程。尚武弘义课程是最具特色的课程,其中,武术活动课程是普及课程,全校学生都参与。校本教材《弘义武术(壮志骄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进行设计,共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其中一二年级学习拳术、三年级学习棍术、四年级学习刀术、五年级学习剑术、六年级学习太极拳。由于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和地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掌握了武术的几大部分,为强身健体、弘扬中华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校本课程《弘义沙坑》通过编写沙坑村的历史、龙狮起源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弘义(武德)小故事》教材的编写让学生明白了习武先习礼、学习武术是为了不再争斗的道理。一个个小故事浅入深出,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理悟义。

3. 龙狮凤课程。舞龙、醒狮、舞凤和武术一脉相承,学校结合沙湾文化和沙坑村的地域特点,开发了舞龙、舞狮、舞凤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弘义醒狮》《弘义舞龙》。聘请村中舞龙、舞狮、舞凤的能人到校任教,让学生学习各种技法。利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进行相关的表演训练,有集体群狮表演和难度极高狮子走桩采青表演艺术,有10人龙、3人龙和高难度的3人轮滑龙表演艺术。这些课程让学生对武术、舞龙、舞狮、舞凤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让学生以习武人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具体的活动中修炼武德,弘扬武德,达到弘义的教育目的。

4. 传统文化课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沙湾实验小学的弘义特色教育与文件精神高度吻合,学校通过《弘义书法》《弘义美文》《弘义歌曲》等校本课程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校本教材通过年级的分段,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从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龙狮武术校本
解封迎兔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