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勃拉姆斯———王洛宾

2016-11-19 09:16李明月
艺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王洛宾勃拉姆斯音乐家

李明月

〔摘要〕德国的勃拉姆斯和中国的王洛宾同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而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又都同样承受着孤独。

〔关键词〕王洛宾勃拉姆斯民族音乐音乐情怀

勃拉姆斯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一生著作颇丰,特别是对民歌有一种说不出的热爱,他从年轻时就开始记录和整理民歌,直到晚年还是念念不忘民歌的收集、研究和改编,他曾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民歌———是我的理想”。他晚年收集整理的7册《德意志民歌》在德国的音乐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整理的民歌是对德奥民间音乐的一个重大贡献。无独有偶,我国人民音乐家王洛宾是我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说他传奇,是因为他一生历经坎坷,历经磨难,却奇迹般地为我国西北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了六册歌曲集。其中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创作之后逐渐传唱开来,成为一曲跨越地域、语言、时代的不朽经典。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就传遍了中国,传遍了世界,成为在世界上传唱最广的华人歌曲之一[1]。

王洛宾收集、整理、改编、创作的歌曲达1000多首,他为民间音乐花费了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可以说,在他取得了辉煌而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同时,也消耗掉了他整个的青春岁月。他因歌而付出的磨难不亚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所经受的磨难,他付出的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受到的许多不明之冤也曾使他丧失生的希望,但音乐使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十八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把他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毁灭,凭着他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浓烈的情感,照样为人民、为民族奉献出了诸多精美的音乐作品。说他是中国的勃拉姆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很多作品现在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作品,他为丰富、传播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洛宾和勃拉姆斯都是值得我们纪念、讴歌和赞美的伟大音乐家。

一、情感丰富的孤独

勃拉姆斯是情感丰富的人,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喜欢沉默寡言,但他的内心却充满着无比的善良和柔情。他崇拜自己的老师,为了感谢老师的厚爱,在老师患精神疾病后家庭出现了问题,他依然走进了老师的家,为老师挑起了家庭重担,照顾生病的老师、孩子及家庭,默默无闻地付出了他很多精力。一个青年人,整天把精力放在照顾病人、老师孩子及其家庭的身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面对多才多艺美貌且比他大14岁的舒曼夫人克拉拉,他产生了感情,但他以极大的毅力克制住自己的情感。在舒曼死后,他悄然离开了这个家到另外一个城市进行音乐创作,之后终生未婚,他把他火热的情感埋藏在心底,演绎着他特有的刚毅男人的气慨,自始至终执着地追求和奉献着,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自由———然而———孤独。

王洛宾的一生也是感情丰富的人,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岁月都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北,献给了民族音乐事业,二次进监狱夺去了他近20年的光阴和自由。但无论在哪里,他都没有放下音乐事业,就是在监狱里,他还是在收集和整理、创作音乐。妻子逝世时,他才3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青春时光,他却没有再婚,虽然他有很多崇拜者,包括台湾女作家三毛也对他伸出橄榄枝,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王洛宾的感情是丰富的,他总是在为别人考虑,这种真男人的大爱在他的身上体现得一览无余。生活的艰难、情感的压抑、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一生经受了诸多无端的屈辱,纵然是再坚强的人也会被无情的打击压垮。在极度困苦时他想了此一生,可最终还是音乐的力量使他挺过来了。他受的苦难是古今中外任何音乐家都无法比拟的,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他的内心却承受着无比的凄凉和孤独。他与勃拉姆斯相比:更缺少自由———然而———更加孤独。

二、无怨无悔的音乐情愫

勃拉姆斯一生对民间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经他手收集、改编创作的歌曲和音乐作品流传甚广。比如听风靡世界的《匈牙利圆舞曲》,一下子就能使人记住勃拉姆斯的名字。从这首舞曲中人们能找到快乐、适意和浪漫的色彩,能感受到匈牙利民间那种奔放、豪迈的气质。人们以为这样优美、贴切的舞曲的作者肯定是匈牙利人,然而勃拉姆斯却是德国人。经勃拉姆斯改编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原为钢琴曲,不完整、零散地散落在民间。但这种音乐的气质激发了勃拉姆斯的音乐灵感,通过他的编排和再加工,把匈牙利民间音乐舞曲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德国音乐史上,政府和人民给了他最高的荣誉,他的名字与音乐大师巴赫,贝多芬总称为“三B”,由此可见勃拉姆斯在德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所处的显赫地位。

比之勃拉姆斯的经历,王洛宾要坎坷得多了。王洛宾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大西北,为了民歌的采编、整理历尽艰辛,就因为写歌,曾三次被投进监狱,剥夺了他近20年的自由,他的一生荣辱都因歌而起,因歌而终,被人们誉为“西部歌王”的同时,他的内心也注入了无尽的苍凉。在他搜集、整理、创作的1000多首歌曲中,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很多歌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为表彰王洛宾为世界音乐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2]。

王洛宾从年轻时立下整理民歌这个志愿时起,就注定了他一生的磨难。但为了民族音乐,他顽强地、执着地奋斗着,他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休戚相关。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积蓄创作灵感,他的每一首歌都表现出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自然而清新,如诗如画,展示了王洛宾的音乐才华和能歌、能诗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千年之久的、不同语言的甚至是零零散散的少数民族歌曲,如果没有王洛宾六十年忍辱负重的收集、整理、改编,是不可能流传于世的。他把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了世界舞台,这些美妙的歌声也一定能永远传承下去。

三、无端的版权风波

很多音乐家并不愿意去整理和编辑民间音乐,因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有可能最后还出不了什么成果,弄不好再有个版权争议。民间音乐如果没有人整理和编辑,就面临失传的危险,要想拯救这些民间将要失传的宝贝,没有奉献精神是完不成这个事业的。很多民间音乐虽然好听,但不经过认真细致的、深入生活的考察以及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改编,很少有传播价值。作曲家能用很多精力来完成这样的工作,能使民间音乐经过改编后更加动听,更加深入人心、流传得更加广泛,从而最大地保护了民间音乐瑰宝,这应该是改编者最大的功劳,政府和人民应该感谢这些为之付出努力的音乐家。

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在改编民间音乐出版后,也遇到了很多麻烦,一些匈牙利作曲家指责他剽窃民间作品,侵犯了人权,并且上诉到法律,但因勃拉姆斯在出版时没有写上自己作品的编号,只是署名编曲,所以最后以案件胜诉而告终。但这件事使勃拉姆斯很是懊恼,因为他夜以继日的编写耗费了他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匈牙利民间舞曲改编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得不到认可,使他有些心灰意冷。后来在出版第二集匈牙利舞曲时,他就吸取了教训,对曲子完全进行了改编和创作,避免了剽窃嫌疑。

王洛宾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西部民歌的挖掘、收集、整理、改编上,那么多好听的音乐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他遭受痛苦的同时,却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然而他却遭受了不白之冤,乃至于临终都牵挂着歌曲的版权问题。事实上,他一生不看重金钱、不看重权势,可他对版权就那么看重吗?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很多出版的、由他编写的歌曲都没能写上他的名字,在压制着、埋没着他的劳动成果,他却无力去反对、去抗争。所以,深深埋藏在他的心里的不一定就是什么版权问题,而是这许多年来政府和人民对他的工作、对他的付出是不是给予认可。王洛宾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屈辱,他太需要政府和人民给予他认同了。因为,他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大西北,更热爱这个民族的音乐。对于这样一位受尽苦难、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民族音乐事业的音乐家来说,有什么理由还要在伤口上给他撒盐呢?作曲家谷建芬曾说他:这些年关于版权问题的争论的时候,我始终在内心深处对这样一位老人辛勤的耕耘,非常敬佩,如果再有一个王洛宾,相信还有更多的好歌流传下来[3]。是的,社会上缺少的就是像王洛宾这样为了民族音乐不顾一切、从心底里热爱音乐的人。

实事求是讲,对于弘扬世界音乐、弘扬人间最美的音乐是应该给予功劳认定的,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功绩,与剽窃没有一点关系。人民,只有人民的认可才是最有价值的版权证书。人民给了他最高的荣誉,称他为“人民音乐家”,“民歌之父”,“西部歌王”,面对赞誉,他却谦逊地说:“在神圣的音乐殿堂里,我只是一名传歌者。”王洛宾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中国需要王洛宾这样的音乐家,世界需要王洛宾这样的传歌者。

结语:说王洛宾是中国的勃拉姆斯,一是因为他同勃拉姆斯一样是享誉世界的知名音乐家。他们虽然国界不同、时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地特点,那就是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二是因为他们在感情上、在事业上遇到的挫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在他们质朴的生命里都具有“悲凉”和“孤独”的特点。缅怀两位伟大的音乐家,耳边响起悠扬的歌声“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匈牙利圆舞曲”欢快的旋律,却不免有种悲伤的情愫涌上心头,但愿这两位与音乐终生相伴的人在天国里从此不再“孤独”。(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走进王洛宾音乐中“那遥远的地方”新华网2013年08月06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8/06/c_116823397.htm

[2]《掀起你的盖头来_合奏曲_民乐欣赏_华音网站》[EB/OL]http://music.huain.com/hezou/2015/0716/75788.shtml

[3]王洛宾逝世前后两种力量的较量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2-10-22[EB/OL]http://www.ccdy.cn/zhuanti/2012zt/wangluobin/gaishu/201210/ t20121022_434037

猜你喜欢
王洛宾勃拉姆斯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铜(音乐家)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马步芳的半世交往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马步芳的半世交往
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
王洛宾
让民族的音乐飞翔——重温王洛宾的音乐精神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