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自我

2016-11-19 09:16常伶俐
艺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红辣椒梦境身份

常伶俐

〔摘要〕动画电影《红辣椒》讲述了精神治疗医师千叶敦子在多种身份转换中的挑战。她在现实和梦境中穿梭,在现实身份和梦侦探这两个反差强烈的身份之间来回变换。这种双重的身份切换向我们传递了在当代社会中复杂多变的身份对自我稳定的破环,同时也表现出自我统一彼此相悖的身份困境。

〔关键词〕身份自我自我位移

自我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我的表达不是抽象的意义传送。“自我必须在与他人,与社会的符号交流中确定自身,它是一个社会构成,人际构成,在表意活动中确定自身。”1自我的任何表意活动都需要一个身份来进行。在表意过程中,身份暂时代替自我与他者、社会进行交流,成为自我的相对应的那个社会角色或人际角色。作为表意的工具,身份可以分为多个范畴,比如社群身份、文化身份、种族身份、宗教身份。自我成为各种身份的集合体,在各种各样的身份的掩饰下与外界沟通。当然,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性的,是由社会文化语境赋予个体的,并不一定与个体本身的意愿相符合。自我对身份的选择有时候是出于对身份的认同,有时候也许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只有将具体的身份与自我并置研究,才能探讨身份与自我的深层含义。

在《红辣椒》这部动画电影中,沉着冷静的精神治疗医师千叶敦子同时演绎她的另一个身份—热情勇敢的梦侦探“红辣椒”,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不同身份如何挑战同一的自我。

一、现实与梦境:敦子与红辣椒

电影《红辣椒》上映于2006年,该片改编自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小说《盗梦侦探》。影片的主角千叶敦子是专门研究一种名叫PT的全新心理疾病治疗方法的精神治疗师。在进行PT心理治疗时,敦子化身为梦侦探“红辣椒”通过“DC-MINI”的装置,与人脑电波达成同步,进入沉睡者梦境中,寻找隐藏在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清除精神障碍。

“DC-MINI”不但可以修复人类潜意识的心灵创伤,还能通过梦境来操纵一个处在睡梦中的患者的记忆和行为。然而,尚在实验审查阶段的三台“DC-MINI”突然失窃,随后,利用梦境进行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参与“DC-MINI”研究的几位工作人员相继发疯。他们如出一辙的症状给整个实验室带来了莫名的压力。千叶敦子为了追查案件的真相卷入了罪案漩涡,以“红辣椒”的身份进入梦中,找出了幕后真正的黑手。

电影中,千叶敦子在多种身份转换中对统一自我的挑战,传递了当代生活中,人们需要将各种身份统一在同一自我下所面临的困境。现实中的敦子完美地诠释了自己对其社会身份的定位。她是一个沉着镇定的精神治疗医师,这个内化控制的身份需要她从容淡定、内敛且自控。而她的另一身份梦侦探的“红辣椒”唤起了敦子对自我欲望的表现,内爆式自我展现传递了其对自我意识的欲望所认同。“红辣椒”是敦子自己对自我创造的身份,这个身份所指向的是释放、勇敢、热忱、妩媚,这是对敦子现实身份的颠覆,同时也是自我对个性肯定的欲求。电影中,作为精神治疗师的敦子和梦侦探“红辣椒”这两种身份的对立不仅仅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更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个体自我分裂的结果。敦子自由地游移于两个身份的变换中,这恐怕是现代人真实欲望的写照。在影片的最后,敦子将“红辣椒”的人格身份和现实中的自己合二为一,来实现对自我的肯定。我们不禁要思考,主体如何能统一这种矛盾的身份,并将使其完美。

二、两种身份的转换:自我的纵横位移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过自我的复杂层次论。他认为,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个人,都是可分成六个层次:一个“心理的”个人,向上成为“(人际)互动的”、“组织的”甚至是“社会的”自我,向下可以成为“有机生物的”,甚至是“机械的”自我。2自我在不同情况下有着的不同站位,这就是自我位移。不同身份的选择会影响自我的上下位移。向上位移,使自我变成文化自我、社会自我。向下位移,会促使自我压缩到本能的自我。

影片中,敦子的两种矛盾人格身份让敦子进行自我的上下位移。作为医师的敦子时刻提醒自己作自我的向上提升,而梦侦探的身份诱惑着敦子作自我向下位移。敦子的同事时田是敦子两个身份的相互转换的“间接”施压者,敦子对时田的情感迫使着敦子在自我的层次中不断位移。

时田是一个不善交际、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胖子。敦子曾经这样评价时田:“又胖,动作又慢,邋里邋遢。就算人不可貌相,但是也有个限度吧。”这时的敦子是“他人的自我”,被吸纳进社会意识形态。她更重视“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此时的敦子排斥自己对时田的感情。她压抑自我来演绎其社会身份,迫使着自我向上移位,让自我逐渐丧失独立性,变成“社会的自我”、“主体间性的自我”。当时田被噩梦困住的时候,“红辣椒”的身份诱导敦子作自我的还原,回归到本质的自我。在梦魇中,机器人化的时田将要向后倒塌一瞬间,全力顶住时田的红辣椒静静地说道:“是像饭桶一样的贪吃鬼,居然是世纪天才,真是无可救药的有趣。”这可以折射出回到本我层次的敦子承认了自己的情感,释放了自己的欲望。

三、敦子的自我与身份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具有反思能力,他的各种社会文化身份,就是自我的自觉延伸,自我就需要承载控制身份的压力。3在当代社会中,主体的身份过于复杂,个人对多元化身份的选择也开始频繁。身份似乎变成可以自由选择,随意更换。“身份能被采用和丢弃如同一件衣服”。4人们可以随时穿上或者脱掉。当敦子因为盗窃案身处困境,红辣椒出现并对敦子的现状提出警告,敦子训斥红辣椒说“现在不是你该出现的时候”。这时的敦子设定自我为社会意义的自我。敦子以红辣椒身份穿梭在粉川警部梦中为其治疗精神焦虑症。这个过程中,敦子选择了红辣椒作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小山内守雄在梦境中劫持红辣椒,企图撕破她的面具。在整个撕裂的过程,红辣椒痛苦不堪,她大声嘶吼。面具撕毁后,里面躺着的却是已经昏迷的作为医师的敦子。红辣椒是敦子梦境中的面具,一旦失去红辣椒这个身份保护,敦子就无法有效地阐释自我。她既想要保护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又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身份的流失。彼此相悖的双重身份的相互转化造成了敦子自我的分裂。这同时也映证了当代个体的自我和身份在社会境遇中的无能为力。

梦魇中的敦子力图全力拯救时田,企图她的另一身份———红辣椒。敦子对红辣椒训斥道:“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你不是我的分身吗?”红辣椒回到敦子:“你有没有想过,你才是我的分身。”这时的敦子已经陷入自我危机的困惑之中。敦子无法区分自己和红辣椒,到底哪个身份才更接近于真实的自我,哪一个是自我认同的产物,我是否能够真正控制自我。在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的冲撞中,身陷于自我分裂的漩涡中,卡夫卡的噩梦即将成为现实的可能与日俱增,可以说这也是当代人自我危机的表现。敦子以现实中的身份和红辣椒同时一起寻找案件根源时,红辣椒对敦子说:“自己不一定完全是对的吧”,敦子点头同意。这时,红辣椒从原来的自我之外来反视敦子。这既是敦子对自己双重身份的承认,也是她“心理”自我—“红辣椒”的认同。这个过程也正是符号自我通过事实经验的学习后,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对自我的修正。同时,从这里可以看出个体身份的分裂和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持续不断的变换和转换的进程中的。

在现代社会中,身份似乎是可以被随意添加或抹除的电脑信息,它可以被重新利用,也可以将其永远删除。它只记录当下值得记录的信息,直到更有价值的信息的出现。诚然,多变的身份可能会让自我失去控制。自我如果无法找到自身精神稳固的核心,内心永远处于失望、焦虑之中。我无法知道我的身份是否被自我所控制,5从而形成自我危机。

总结

《红辣椒》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先锋动画电影。影片把对社会的观察用冷静的语调转化成视觉语言,为观众留下的是缄默的力量。影片关注当代人的身份归属和心理居所的问题,展示了多元文化背景中自我的焦虑,也是对当下文化建构的深刻思考的结果。主人翁敦子双重身份切换的困境,也是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困境。自我需要主动的或是被动的统一于复杂的、有时甚至彼此相悖的身份中。然而,渺小的个人如何面对多变的身份的挑战,同一自我如何统一多种彼此相悖身份的言说,是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需要面临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建)

注释:

1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40-341页

2参见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0页

3参见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47页

4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文艺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5参见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49页

猜你喜欢
红辣椒梦境身份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计数:辣椒数一数
梦境
红辣椒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苦难中的梦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