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2016-11-19 08:41柯婧琼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业成就评估

柯婧琼

控制——价值理论认为,环境、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学业情绪、学业成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因果循环系统。语文教育环境的好坏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家长的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控制学习等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胜任感和价值判断来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学业成就的好差和学习模式的形成对学生的控制感、主观价值感及学业情绪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绪呢?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一、控制——价值理论的循环系统

心理学家Pekrum等人在2002年首次明确并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认为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Pekrun等人的控制——价值理论认为,环境、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学业情绪、学业成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因果循环系统。控制评估主要是学生对自我主体因素的判定,价值评估则来源于对人为重要性的判定,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控制——价值的前因变量(环境变量)包括教学的认知品质及任务要求、自主学习与控制学习、成就期望与目标结构、成就的反馈及结果等,前因变量(环境变量)通过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影响学业情绪。学业情绪通过认知和动机的中介机制影响学业成就,学业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资源及自我监控,从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样,学业成就的好差和学习模式的形成对学生的控制感、主观价值感及学业情绪产生影响。

二、对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要了解控制——价值理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业情绪的因素,具体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针对语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业情绪,还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现状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

1.个体因素

pekrun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对于控制感和价值的评估是影响学业情绪的主要前因变量,而教学、自律支持、期望、目标结构、成就反馈、人际关系等环境因子。Pekrun、Gortz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控制-价值评估模型,Pekrun等人针对此模型指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价值评估与主观控制感是学业情绪的主要来源。例如,当学生对语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感到有兴趣和有价值,并且相信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学生是否有自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业情绪良好的觉察力能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感知、调整自身的学业情绪与学习态度。

成就目标是由个体对成就行为的信念、归因和情感所构成的认知系统。成就目标对学生的学业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成就目标对具体的学业情绪具有预测作用,同时学业情绪能够预测成绩达成,学业情绪也是成就目标与成绩达成之间的协调因素。也就是说,当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目标时,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接近目标可以预测高兴、希望、骄傲的积极情绪,掌握回避目标可以预测无聊、厌倦、生气的消极情绪。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成绩目标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上,成绩接近目标有助于学生产生希望、骄傲的积极结果情绪,而成绩回避目标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失望、羞愧等消极结果情绪。

2.环境因素

控制价值理论认为,学生的控制价值评估体系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质量、学习成绩的反馈及结果、亲友对学业的支持程度、学业压力、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失败反馈和学业失败后的惩罚等等。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目标的落实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显著影响,高层次的教学水平能带动课堂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构建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和课堂氛围的积极愉悦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喜爱感,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等因素的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学生对科目教师的喜爱与信任程度能直接反映在学习成绩的高低上。

学习成绩的反馈与结果对学业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性。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高兴、自豪,这类积极高唤醒的学业情绪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焦虑、烦躁、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来学习语文课程。亲友对学业适当的支持度、同伴间的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为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提供外部条件,而家长、教师对学生学业失败后的惩罚行为容易引发学生焦虑、愤怒的消极情绪,学生在强权的压制下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控制-价值理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教师要保证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讲课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查阅相关资料;其次,教师要从整个教材体系结构的视角来进行备课,使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当教师情绪稳定,表现出愉悦乐观的情绪时,教师通过声音、教态把放松愉悦的情绪传播给学生,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情绪相对愉悦,在小学、初中学习阶段这种状况尤为明显。

2.提高学生的控制感、价值评估能力

控制——价值理论提出主观价值感与主观控制感是对情绪产生主要作用的认知评价因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主观价值感是指学生个体对学习语文的意义与价值的感知与判断。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语文不仅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生主观控制感的提高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难易适度的学习任务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胜任感,同时学生要通过积极的归因练习来提高学业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归因练习有利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好成绩的稳定性,也有利于语文成绩差的学生相信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和自身不断的努力也能提高语文成绩的决心。

3.创设开放的语文教育环境

语文教育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学校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教学资源来传播和形成有个性、有体系的校园文化。学校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构建宽松、有趣的语文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环境的空间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青春期学生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语文教师通过介绍学生看一些书籍和提倡他们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想法,让阅读与写作成为学生表达自我的一种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般情况下,父母教会孩子说第一个词、第一句话,在与家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用语句去表达思想,所以,家庭环境是语文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为语文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研究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学业成就评估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