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战争戏他最喜欢

2016-11-21 08:26聂倩葳
东方电影 2016年5期
关键词:海顿飞虎队战争

文/聂倩葳

海顿战争戏他最喜欢

文/聂倩葳

在如今以颜值、小清新为主流的影视剧市场中,海顿的作品显得别具一格,因为他是一个以拍战争片见长的导演。虽然海顿最喜欢拍战争戏,但他却是一个厌恶战争的人。他认为,我们虽然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但不能忘记我们民族曾经遭受的深重苦难,居安思危、反思过去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海顿就自觉担负起了这个使命。历史不能被遗忘,他拍摄战争就是要以史为鉴,将过去的痛楚变为未来希望的动力。

难舍军人情结

每个人都有一份执著,对于导演而言,这份执著反映在他的每一部作品当中。导演海顿曾有过15年的当兵经历,在他的作品里自然少不了浓厚的军人情结,《飞虎队大营救》也不例外。在《飞虎队大营救》中,海顿亲自上阵饰演了晋绥军小分队的少校营长左忠良。身为国军军官的左忠良,骨子里是一位非常积极的抗日将领。作为山西人的子孙,左忠良听到有老百姓说晋绥军打鬼子不够积极,他不想让人戳自己家乡的脊梁骨,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加晋绥军,他要让人看到自己的队伍里也有顶天立地的汉子,浑身充满了热血。海顿的戏有一个特点,战争场面都特别真实,以至于在审片过程中,专家们纷纷提出战火的场面过于激烈了。即便如此,海顿还是不满意,对于战场的表现,他还有很多的想法。他认为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于是在保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他还想拍得更壮观、更好看。

海顿之所以最终从事了影视工作,离不开父亲对他的影响。海顿的父亲从事话剧工作,聚光灯照在舞台上,投射出一个闪亮的光圈,每回工作的时候,海顿就被父亲放在这个光圈里面。或许是命运的引领,这盏神奇的聚光灯照亮了海顿的艺术梦想,并且最终让他来到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或许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不论是艺术,抑或品格,都在血脉当中薪火相传。由于父母都是军人出身,在军区大院里长大的海顿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从小就耳濡目染。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一些和战争、装备相关的专有名词,海顿说起来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采访过程中,当涉及有关军队的话题时,他侃侃而谈,仿佛置身于片场梳理工作一般,条理细致。但“导演”并非海顿入行的第一选择,在拿起导筒之前,他其实是一名演员。“刚开始做演员的时候,我有很多憧憬,总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从红毯上走过,两旁簇拥着的人群都热情地为我呐喊。”可是时光流转,海顿的心也渐渐沉淀了下来,他明白自己并不是明星,也不太会演戏,之所以演到现在,他归结为是父母血液里艺术基因在他身上延续了下来。在生活的磨砺下他变得脚踏实地,想法也渐渐变得实际起来,曾经的天马行空仿佛离他而去了,或许正是因此,他才能够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拍得深沉和动人。

“有人说让我去拍电影,可我连电视剧都还没拍明白呢。电影更多的是需要导演的想法,说句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拍一个什么戏。我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所以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比起拍电影,海顿更喜欢拍电视剧。说到这里,海顿告诉了我们一段趣事。原来,穿了15年军装的海顿早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习惯于听从命令。在部队,他听从长官的命令,如今在家中,他听从老婆的吩咐。“我觉得听老婆的话永远没错。”海顿笑着说,“老婆让我拍一个戏,那我就去拍啊,她要是觉得现在我们需要一个什么题材的故事,那我就去写出来咯。”看来,“铁汉柔情”这4个字用在海顿身上十分恰当,在军营历练多年的他,如今有了妻儿,家便成了海顿最重要的大本营。

以团队为家

海顿有一个神奇的团队。在海顿的团队里,每个职能部门的人员都身兼数职,关于这一点,海顿说得很直白—为了省钱。虽然海顿也很想为自己的电视剧多找几个明星,但是请一个明星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犹豫了。在商业和艺术的权衡之中,海顿最终选择了后者,与其花费那么多资金去请明星,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在画面上去呈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种想法的促动下,海顿把自己团队中很多职能部门的人都打造成了演员,他们里面有场务人员,有化妆助理,各个部门的人都被他充分利用了起来。这些“业余演员”饰演的并不是小角色,不少角色都存在一定难度,但是海顿总能耐心引导、因材施教,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令大家都十分满意。海顿将自己的戏获得的良好收视率全部归功于自己的团队:“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我们团队只是借用了我海顿的名字罢了,正是因为有他们,才有了每一部戏的成功。”

战争戏的拍摄条件是艰难的,资拍摄资金也投入有限,然而背后有一个如此敬业的团队,拥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海顿将所有的压力都转化成了动力。作为导演,海顿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之一,但与其被称作团队的主心骨,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团队当中普通的一员。在海顿的团队里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大家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还会相互帮忙,有很多跟他合作过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对此印象深刻。一次收工之后下起了大雨,7米多的箱车里面装满了灯光器材,车轮陷在泥泞的土里打滑。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人员终于迎来了休息的时刻,拍摄了一天的演员更是疲惫得连戏服都顾不上脱下。可当他们看到海顿一个人在费力拖车时,大家顾不上疲惫,全剧组人员都下了车,那个在夜雨里推车的画面是海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对此,团队中的成员毫无怨言,这令海顿感动不已,他的语气里透着满满的欣慰与自豪:“大家就把团队当成自己的家,将团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一份难舍的军人情结,一个兢兢业业的制作团队,成就了今天的海顿,也成就了这部《飞虎队大营救》。海顿表示,此次自己奉上的是一场视觉盛宴,因为这是他拍过的所有电视剧里战争场面最多的一部,共将近一百场战争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在前线的战士们身兼保家卫国的责任,为了民族的存亡,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内心涌动着一股不败的信念。在海顿的精心打造下,相信《飞虎队大营救》一定不会令观众们失望。

猜你喜欢
海顿飞虎队战争
音乐家收学生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善是养生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他们的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