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制度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21 02:45
新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投标党校招标

李 苗

项目管理制度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李苗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作为党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提出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笔者根据《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体系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和党校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党校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及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项目管理制度;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招标投标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5年10月18日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七条指出,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机构。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以《条例》的要求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积极探索切合党校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我国于2001年7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作为指导项目管理实践的指南。笔者以其体系架构,结合党校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党校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及《条例》的贯彻落实,以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教育培训机构将会成为大势所趋。有鉴于当前党校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基本是以委托形式开展,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一、项目管理制度及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实践方法,是从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引入我国的。其在企业管理、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和社会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和彰显。党校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制度,从外部环境看,可以有效提升党校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中占据关键的一席之地;从内部管理看,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教育培训项目的生成、管理和评估更加科学高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1.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是有关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思想、方法组成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研究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将项目管理划分为9大知识领域,即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2],首次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规范为一项标准,成为项目管理实践的指南。我国分别于2001年、2006年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第1版、第2版,与美国的PMBOK相比,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以项目管理的四个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为主线,提出了各阶段的知识模块[3]。骆珣等指出,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这种特点,特别适用于构架各行业领域的知识体系[4]。

2.项目管理制度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项目管理制度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教学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制是以项目为中心,项目负责人统筹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对项目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其突出了项目负责人的作用[5]。党校教学项目负责人制通常的做法是,将某一期教育培训班或者某一类教育培训作为一个项目(或者项目群),由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教学项目负责人一般是根据年度教学计划提前指定人选,被指定的教学项目负责人需要根据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对象,提前制作教学课程表,选择授课教师,做好入学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和课后评价及信息归档等工作。同时,为了开阔干部的视野,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一个月以上的培训项目,一般都会组织一周至两周的异地教学,教学项目负责人要提前做好开展异地教学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异地教学点、沟通协调教学安排、签订委托合同、组织学员赴异地开展学习等。

教学项目负责人制的应用,对于项目的高效实施和人才的快速成长大有裨益。从项目完成的角度看,教学项目负责人制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沟通成本,节省大量时间,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从人员成长的视角分析,教学项目负责人制为员工的成长进步提供了平台,通过负责一个项目,便能很快熟悉教育培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单位的整体办事流程以及与外单位的合作。但是,教学项目负责人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项目负责人的确定方面来看,当前主要采用指定的方式,根据确定的年度教学计划进行分配任务,临时增加的教学班次则是谁手上没有项目谁就负责,行政性和随意性很大,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从项目负责人负责的阶段上分析,教学项目负责人负责的是项目的中后阶段,主要是项目的实施和结束阶段,前期阶段几乎没有介入,严格上来讲,尚不具备完全意义的项目负责人管理制特征。

二、党校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党校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根据不同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轮训、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的专题培训、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在职期间的岗位培训、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和其他培训[1]。每一类培训可能会包括几期,可以将每一期作为一个项目,每一类作为一个项目群进行管理。

根据《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提出的四个阶段与九大知识领域按需组合的体系架构,结合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现尝试提出党校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框架结构表

1.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概念阶段

在概念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根据中央的政策方针和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宏观层面(一般指校级层面)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和计划,规划和计划要包括教育培训项目的整体管理以及概括的时间和成本管理,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拟开展项目的方案。

2.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阶段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阶段是事关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项目质量的关键期。在项目开发阶段,需要在中观层面考量项目(项目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性的方面统一做,个性的方面跟随项目单独研究,这是整体管理方面的要求。项目开发阶段还需要考虑的事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教育培训的适格师资以及教育培训对象的需求特点分析;范围管理方面需要考虑新开发项目的启动及实施全过程;项目开展的具体起止时间和成本预算;明晰项目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提出项目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制作项目方案(招标投标文件)。

3.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微观的操作层面,涉及到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整体管理:教学培训项目的整体推进;范围管理:开班、校内教学、异地教学、结业等;时间管理:拓展训练时间、教学时间、研讨时间、异地教学时间、考试时间、列时间进度表等;成本管理:制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质量管理:教学培训的整体质量要求、教师授课效果考核、学员学习态度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项目负责人的选定、教师的选择、班干部的确定等;信息管理:学员信息采集、校内外专家信息搜集;风险管理:交通安全、住宿安全、政治安全;采购管理:教育培训服务采购(异地教学和拓展培训等教育培训服务内容)、教材、教学用品(纸、笔)、研讨用的相关教具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项目负责人的确定。项目负责人的确定应打破指定制的单一方式,改为根据教育培训对象进行选任。教育培训项目负责人不仅仅是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者或服务者。实际上,通过参与教育培训项目,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教育培训项目负责人可在教师中进行选任。

4.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结束阶段

项目实施完成后的收尾阶段,即项目结束阶段不能省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的方案,进行总结提炼,为日后开发实施教育培训项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具体的工作主要包括:成本管理:项目决算;质量管理:项目整体质量评估;信息管理:学员信息、学习成果、校内外专家信息等归档。

三、党校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条例》指出要实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将来,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将会逐步参与到干部教育培训中来,可想而知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竞争会大大增强。干部教育管理部门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教育培训机构,势必会强化竞争。党校要争取到教育培训项目,就要内外兼修,保证自己提供的教育培训项目既符合招标投标的程序要求,同时在教育水平上又要优于其他的培训机构和兄弟党校,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1.《招标投标法》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中的适用性

200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简称《招标投标法》),其宗旨是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证项目质量,适用对象主要是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的对象是教育培训项目,与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及评价指标存在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教育培训项目评价指标很难量化,因为教育培训项目的对象是人(参训干部),而不像工程建设项目的对象是物(设备材料等)。虽然教育培训项目与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是政府使用国有资金开展的活动,其培训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参训的主体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从性质上来说,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属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当前,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尚未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购买教育培训服务,仍要遵循《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

2.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策略建议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招标投标活动。同时,党校的教育培训项目在内容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做到既符合法律的程序和规定,同时又能够遵循干部教育培训以及干部成长的规律。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要遵守的程序规范性。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参与招标投标,要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具体包括:第一,范围规范性。招标投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二者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程序要求。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参与招标投标,哪些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哪些项目可以进行邀请招标,必须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办理。第二,进程的规范性。招标投标活动,具体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过程,党校以招标投标的方式参与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竞标,就要按照招标投标活动的进程开展。第三,语言的规范性。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类似于民事合同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认为,投标文件属于针对招标文件进行的要约,其内容具有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招标方发的中标通知书视为承诺,相关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因此,招标投标文件用语要符合法律语言的要求,否则可能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在内容上要达到的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本质是教育,宗旨是提升干部能力,促进干部成长。要保证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教育性,需要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教育培训项目内容的教育性。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同时要适时开展政策法规教育、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和业务知识教育。教育培训项目的内容设计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全面提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第二,教育培训项目考核的教育性。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是进行干部年度考核及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考核要突出教育的实效性,考核的内容要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成果、实践能力等。第三,教育培训项目管理的教育性。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从本质上讲是教育服务,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管理不是管住学员不违反培训期间的纪律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为学员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如学习材料的提供、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平台的搭建等。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Z].2015.

[2]丁锐.项目管理理论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50-51.

[3]马旭晨.对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内容与层次结构的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2006(5):72-74.

[4]骆珣,马红霞.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28-29.

[5]褚青,孙艳.项目负责人制的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石油企业,2007(11):94-95.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

G72

A

1004-700X(2016)05-0069-04

猜你喜欢
投标党校招标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党校人的忠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