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6-11-21 08:25范兴良田蔚然孙怡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耳穴黄芪心衰

范兴良,田 君,徐 馨,田蔚然,孙怡春



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范兴良,田 君,徐 馨,田蔚然,孙怡春

目的 观察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汤和耳穴贴压,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最终完成观察病例66例。治疗后两组病人在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LVEF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T-pro BNP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心汤、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益心汤;耳穴;N末端脑钠肽原;心水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占同期心脏疾病住院率的20%、死亡率的40%,是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且病情反复,多次入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采用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制定,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主要表现,主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尿少,肢肿;次证:胸闷、动则气喘,脘腹胀满;舌脉:舌淡或暗,或有瘀斑,脉沉细。主证符合3项,次证符合2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中医辨证标准和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标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者;年龄小于80岁;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试验者。

1.4 排除标准 明确诊断为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患有严重精神病病人;合并严重肝、肾、肺等原发性疾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5 研究方法

1.5.1 随机分组 根据病人就诊先后顺序统一编号,按预先产生的随机数字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鉴于中药及耳穴疗法的局限性故不采用盲法。

1.5.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制定,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基础治疗,若不能耐受ACEI改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洋地黄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疗程共4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汤(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15 g,泽兰15 g,郁金15 g,葶苈子30 g,当归15 g,枳壳12 g,全瓜蒌15 g,桂枝12 g,炙甘草12 g),由我院制剂室制成水煎浓缩剂,每次一袋(200 mL),每日2次口服。耳穴取穴,主穴:心、肾,配穴:脾、三焦、交感、内分泌、小肠。耳穴贴压法: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 min~2 min。每次主穴均贴压,配穴取3个,每日按压3次,隔1 d换1次,疗程为4周。

1.5.3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浓度,心脏彩超检测LVEF水平。次要疗效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估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中医证状积分。中医症候评分按设定的评分表操作: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气喘、尿少、肢肿,畏寒肢冷、脘腹胀满。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即症状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中医症状积分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至正常,病人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病人的主要症状改善或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心功能恶化1级或与治疗前相同,病人的主要症状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入选70例,剔除不符合入组标准及随机入组后脱落的病例,有效入组病例66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LVEF、NT-proBNP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LVEF、NT-proBNP比较(±s)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中医古籍中虽没有心力衰竭病名的记载,多归属于“心悸”“怔忡”“喘证”“心水”“痰饮”等病证范畴,但对心衰的病因、病机、症状等早有论述。如《金匮要略·水气病》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自任继学教授在《悬壶漫录》中首次从中医的角度命名“心衰”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现对心衰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目前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病位涉及心、肾、肺、脾诸脏,病理因素多为痰饮、水停、瘀血等。本病以气阳虚乏为心衰发生之本,络脉瘀阻为中心环节,贯穿疾病始终,水湿停聚为疾病之标,又可促进疾病的进展。治疗当以益气温阳为主,配以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益心汤是我院多年来治疗心力衰竭的协定处方,组方原则切中心力衰竭发病机制。方中黄芪益气升阳、利水退肿,桂枝温经通阳,推动血行,一补一温,共为君药。郑培黎等[3]研究表明:黄芪甲苷能够改善心衰犬的心肌收缩功能,且黄芪甲苷的正性肌力作用无心率增快、心肌耗能增加、致心律失常等副反应。相关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心肌代谢[4],抑制钙超载[5]和逆转心肌肥厚[6]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具有显著的利尿[7]及扩张血管[8]的作用,可有效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党参、白术、茯苓温中健脾益气,补益后天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以助君药补心气,温心阳;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本经》论“通利水道”,《药性论》述“除胸中痰饮”,共为臣药。当归、郁金活血养血,理气通络阻;瓜蒌利气宽胸,枳壳宽胸理气,泽泻、泽兰利水消肿,助臣药功效,为佐药;另外,桂枝归心经,可通行经络,引药入心经,兼使药之用。诸药相伍,可补心气、温心阳、破瘀血、除痰饮、利水湿,正合心力衰竭的病机。

耳穴贴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通过对耳部穴位的持续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营卫气血,调理脏腑功能。耳穴心与内脏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相对特异性,电针耳穴心区具有改善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增加心输出量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9-11]。联合肾、三焦、交感、内分泌等穴位,协同发挥抗心力衰竭的功效。

本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病人在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LVEF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2-13]。在NT-proBNP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治疗的疗程较短,入组的病例数较少有关。尽管如此,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心汤、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已显示出明显优势,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 郑培黎,戴建亚,陈红,等.黄芪甲苷对急性心衰犬心脏舒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534-1535.

[4] 石刚刚,陈锦香,李长潮,等.黄芪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直接作用的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1):38-39.

[5] 孟丹,陈相建,杨笛,等.黄芪总皂甙对培养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62-463.

[6] 洪樱,许少珍,曾德源,等.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J].中成药,2002,24(7):525-529.

[7] 王琍文,苏成业.泽泻、猪苓、茯苓、桂枝及其复方五苓散的利尿作用[J].大连医学院学报,1965,5(1):40-46.

[8] 吴贻谷,宋立人.中华本草精选本(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3-468.

[9] 母建华,肖永俭.电针耳穴心区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及心功能影响[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0,14(6):391-395.

[10] 单秋华,韩友栋,殷镜海,等.电针耳穴不同心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2): 75-76.

[11] 单秋华,韩友栋.电针耳穴心区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6,16(9):9.

[12] 范兴良,薛文海,李晓琦,等.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167-168.

[13] 薛文海,孙怡春,尹立俊,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6):30-31.

(本文编辑郭怀印)

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传统中医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资助(No.ZXSNXD-YL-CTXK-007);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课题资助(No.20124ZY04001)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 200051),E-mail:1212fxl@163.com

引用信息:范兴良,田君,徐馨,等.益心汤联合耳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9):2287-2289.

R541.6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9.025

1672-1349(2016)19-2287-03

2016-02-15)

猜你喜欢
耳穴黄芪心衰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黄芪是个宝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