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2016-11-21 08:25陈晓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密度脑血管病脂蛋白

陈晓莉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陈晓莉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由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老年病人248例为病例组,1∶1匹配年龄相差≤3岁,同性别、同民族健康人群248名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及体检的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肥胖、高盐饮食、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均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或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IA史、高血压病、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肥胖、高盐饮食、低高密度脂蛋白能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多危险因素疾病,需要尽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率低和易复发等特点,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3]。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与诸多相关因素都有联系,为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由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老年病人248例为病例组,1∶1匹配年龄相差≤3岁,同性别、同民族健康人群248名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种族等一般性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经严格的神经系统检查、头颅 CT 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②从发病到入院时间间隔≤72h;③年龄≥6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②出血性脑卒中、混合性脑卒中和瘤卒中者;③大动脉炎、外伤、血管畸形、药物、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脑梗死;④心源性栓子和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引起的脑栓塞;⑤因严重的脑卒中导致病人失语或痴呆不能交流,又无可靠代理应答者。

1.4 研究方法 由调查员采用自制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疾病家族史: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个人既往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实验室检查: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发病情况:发病时状态以及就医时间等。

1.5 相关危险因素定义 高血压病依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标准进行诊断;糖尿病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标准诊断;TIA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版)诊断标准;心脏病史;吸烟指平均吸烟≥5支/日,持续至少1年且现在仍吸烟者;饮酒指平均饮酒≥50 g/d(啤酒、黄酒及果酒按相应酒精含量计算),并连续饮用1年及以上[11];高盐饮食盐摄入量>6 g/d;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 kg/m2;高三酰甘油血症为TG≥2.26 mmol/L;高胆固醇血症≥6.2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为HDL-C<1.04 mmol/L;高尿酸血症为尿酸>430 mol/L;疾病家族史定义为近3代家族中有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非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分布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卡方检验提示相关危险因素中吸烟、肥胖、高盐饮食、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TIA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P<0.05或P<0.01)。而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例(%)

2.3 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史、高血压病、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肥胖、高盐饮食、低高密度脂蛋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而之前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水平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缺血性脑卒中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脑卒中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2大致死原因,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人,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人,而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卒中的70%[5],因此深入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对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高血压与脑卒中有明显的关系[6-8],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管腔变硬、内膜增厚,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时,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9]。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的最主要危险因素,OR值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均占首位,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因此在脑卒中的日常防治工作中,控制高血压是首要任务,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心脏病是缺血性脑卒中较强的预测因子,如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0-11]。心脏疾病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是上述疾病均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会导致血栓脱落,脱落的附壁血栓进入脑血管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引起脑栓塞[12]。 本研究表明:有心脏病史病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无心脏病史病人的2.891倍。因此,心脏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亦十分密切。

吸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概率,对脑卒中的危险作用近些年也逐步得到证实,吸烟会增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使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增加,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重要措施[13-14]。本研究也表明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性相关性。

缺血性脑卒中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显著性正相关。早期的研究认为糖尿病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升高会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因子水平增加,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栓塞,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15-17]。诸多研究表明:高盐饮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食盐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并可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8]。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会增加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也是继发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TIA史、高血压病、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肥胖、高盐饮食、低高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高度相关,要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此外还应努力做到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1] 宋晴,郭艳华,高彩霞,等.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2,28(1):4.

[2] 刘学东,吕亚丽,王波,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脑血管病杂志,2007,9(4):240-243.

[3] Feigin VL.Strok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n the epidemic be stopped and outcomes improved? [J].Lancet Neurol,2007,6:94-97.

[4] 陈清棠.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5] 武霞,赵世刚.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60-1462.

[6] 谭震,邓晓梅.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12-13.

[7] 刘树群.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24(7):491-493.

[8] De Silva DA,EbingerM,Christensen S,et al.Baseline diabetic status and admission blood glucose were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in the EPITHET trial[J].Cerebrovasc Dis,2010,29:14-21.

[9] 安雅臣,陈云霞,王玉浔,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8):816-820.

[10] Vogt G,Laage R,Shuaib A,et al.Initial lesion volum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linical stroke outcome at day 90: an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s Archive (VISTA) database[J].Stroke,2012,43:1266-1272.

[11] 缪东培,何述莉,吕磊,等.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12-14.

[12] 魏凯,张念民,吴天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3):471-473.

[13] 陈峰,姜宝法.青岛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369-1371.

[14] Martin JD,Denis X,Lisheng L,et al.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a 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10,376:112-123.

[15] 陈斌,杜凤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源性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08,23(4):290-293.

[16] 孙昊,吴昊,栾春业,等.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2-35.

[17] Barrett KM,Ding YH,Wagner DP,et al.Change i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farct volume predicts neurologic outcome at 90 days:results of the Acute Stroke Accurate Prediction (ASAP) trial serial imaging substudy[J].Stroke,2009,40:2422-2427.

[18]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0(20):2216-2219.

(本文编辑郭怀印)

广东省水电医院(广州 511340),E-mail:chenxl56li@163.com

引用信息:陈晓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9):2308-2310.

R743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9.034

1672-1349(2016)19-2308-03

2016-02-18)

猜你喜欢
高密度脑血管病脂蛋白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低密度脂蛋白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