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A与DSA对脑血管畸形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2016-11-21 08:25恩,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动静脉脑血管畸形

梁 恩,蔡 军



MSCTA与DSA对脑血管畸形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梁 恩1,蔡 军2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0例拟诊断为脑血管畸形的病人的MSCTA与DSA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采取1分~3分评分制),计算MSCTA检查的准确度灵敏性和特异性,并比较病人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图像质量评分,CTA为(2.64±0.34)分,DSA为(2.73±0.29)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性为96%,MSCTA对脑血管畸形检出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5.71%;病人对MSCTA及DSA两种检查的满意率分别为96%、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管畸形诊断方面,CTA与DSA图像质量无差异,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且具有更高的病人满意率。因此相较于创伤性较大且操作复杂的DSA,CTA具有更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血管畸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死亡率为60/10万~120/10万,每年新发病例130万~150万人,其致残率为86.5%,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可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中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脑血管畸形亦称血管瘤,是指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主要症临床症状为:突发剧烈头疼、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2]。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包括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静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其中以动静脉畸形多见,常易引起自发性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3]。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脑血管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目前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临床上两种较常用诊断脑血管畸形的检查方法。尽管DSA作为临床上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易造成血管痉挛,可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栓脱落等危险。同时,DSA的高费用、大放射量、检查时间长等原因,导致病人的接受度较低[4]。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的应用,小血管的显示率及血管成像质量明显提高。MSCTA不仅对脑血管畸形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同时其检查的创伤性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更易被病人所接受[5]。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例脑血管畸形病人的MSCTA与DSA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在脑血管畸形检出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脑病五区诊断为脑血管畸形的200例病人。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49.6岁±12.3岁。200例病人均行64排128层螺旋T血管成像并容积重建,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

1.2 脑血管畸形的类型

1.2.1 脑血管动脉瘤 是指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张而引起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好发于Willis环周边较大的动脉分叉处,多数位于颅底的蛛网膜下腔[6]。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最凶险的脑血管畸形,其预后极差,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动脉瘤病人多达20万人,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1.2.2 脑动静脉畸形 是指一种常见于青壮年人群的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是指异常动脉和静脉之间通过瘘口直接相连而成,使其临近脑组织缺血缺氧,呈低血流量状态。临床表现以急性脑出血、癫痫及头疼为主,其治疗较为棘手[7]。

1.2.3 静脉型血管畸形(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 是由多个单个或多个扩张的髓质静脉,汇集到一支中心静脉,穿越大脑半球或小脑半球引流如浅静脉或深静脉,其所在区域内无正常静脉引流通路,使其脑组织萎缩、钙化。多发生与大脑皮质下,以大脑半球的顶叶发生机会最多。初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不易发现。

1.2.4 海绵状血管瘤 其实质是畸形的血管团,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少肌层和弹力层,血管团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均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血液流速慢,造影不易显示。较少见。

1.2.5 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ranial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ICT)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无临床症状,显微镜下其表现为正常的组织结构中有无数壁较薄的扩张血管构成,其临近脑组织相对症,不易出血。

1.3 检查方法

1.3.1 MSCTA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GE)生产的64排CT机进行螺旋容积扫描,一次可采集到128层图像。采集前需要嘱咐病人呈仰卧位,双手自然防御身体两侧,采集时需要嘱其屏气,保持头部不能转动。扫描范围为第2颈椎到颅顶。扫描参数为:扫描层厚为1.25 mm,间隔为0.62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为120 mA~200 mA。对比剂为碘帕醇90 mL~100 mL,注射流率为3.5 mL/s~4.0 mL/s,行常规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传入到工作站进行处理,通过减影技术呈现去骨的脑动脉影像。对脑动脉系统的原始数据行VR、MIP、CPR及薄层轴位重建可获取较高清晰、高分辨力的脑动脉系影像[8]。

1.3.2 DSA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GE)生产平板DSA机,按照常规操作程序进行,用Seldinger法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行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插管,常规进行正、侧为DSA检查,对比剂型号同CTA。如果显影不理想,可以加摄左(或右)前45°斜位片,以便清晰显示血管畸形的大小、位置及临近组织[9]。

1.4 图像评估 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分析评估CTA及DSA图像并评分。主要观察脑血管情况:是否有动静脉畸形、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静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CTA及DSA图像质量评价标准[10]:1分,图像质量较差,伪赢及噪声较大,血管边缘及病灶模糊显示不清,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明确,无法满足诊断要求;2分,图像质量中等,血管边缘及病灶显示较好,与周围组织关系不太明确,不影响诊断;3分,图像质量良好,血管及病灶显示良好,与周围组织关系明确,可较好满足诊断要求。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图像质量比较 20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CTA和DSA检查。CTA图像质量评分与DSA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图像质量比较(±s) 分

2.2 诊断结果比较(见表2) 200例病人中发现动脉瘤104例,动静脉分流型血管畸形32例,静脉型血管畸形11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其中多发动脉瘤有4例均漏诊1个或2个直径<2 mm动脉瘤,单发动脉瘤中亦有2例MSCTA漏诊;动静脉分流型血管畸形中,有2例AVM病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显示不清晰,错诊断成AVM;1例DVA病人的“水母头征”显示不明显;3例海绵状血管瘤MSCTA图像均无明显异常;其余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性为192/200=96%,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的灵敏度为144/152=94.74%,特异度为48/56=85.71%。

表2 MSCTA及DSA诊断结果 例

2.3 病人对两种检查的满意度(见表3) 病人对MSCTA及DSA两种检查的满意率分别为96%、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病人对两种检查的满意度

3 讨 论

脑血管畸形往往以引起自发性颅内出血,其中颅内出血、癫痫发作及头疼均是其常见临床表现[11]。由于其发病较急、病情为重、致死率极高,预后差的特点,早期的诊断可为临床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具有重大意义。MSCTA检查简单,成像速度快,且可与平扫同时进行,一次扫面可获得较大范围的容积数据;随着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CTA亦可获取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横断面的三维重建图像,对血管影响可以随意旋转、裁剪、缩放和测量等。相较于DSA,MSCTA可更好多方位的观察病灶,判断血管与领进组织的关系,分析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情况,对周围脑组织是否有软化、是否合并周围血肿等具有提示作用对后期手术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12-14]。

本研究显示:MSCTA与DSA两种检查发放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64±0.34)分、(2.73±0.29)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性为96%,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5.71%。以上均说明,MSCTA与DSA的诊断无明显区别,可以认为MSCTA是脑血管畸形的有效检查方法。尤其是在对动脉瘤的诊断方面,MSCTA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其检出率亦与DSA向当。同时还发现病人对MSCTA满意率明显好于DSA检查的满意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DSA的创伤性较大、操作复杂、费用高、辐射计量大等原因使病人对其满意率便低。但MSCTA尚不能代替DSA,因其无法准确对血流流向和流速上进行判断,在脑内小血管的显示率亦不足。故在海绵状血管瘤及直径<2 mm的动脉瘤其准确率不高,影响其特异性。考虑由于血管的重叠、骨质结构等干扰,MSCTA在去掉颅骨后显示其图像显示亦不是很理想,易造成信息的丢失及图像的扭曲,使血管显示的完整性受限[15],因此尚不能完全取代DSA检查,相信随着计算机软件及MSCT的发展可更好地反映脑血管的真实情况。

综上所述,MSCTA图像质量与DSA图像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认为MSCTA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因病人对MSCTA检查方法的满意率明显高于DSA,具有经济、方便、创伤小等特点,故MSCTA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推广和诊断价值。

[1] 张桂芳.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37.

[2] 李义云,李美华,洪涛,等.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3):126.

[3] 汪五全,刘心,何金年.CTA、MR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与DSA比较[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12):854-857.

[4] 刘昊.320排动态容积CTA与3D-DSA对颅内小型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5] 张奕昭,胡海菁,徐新超.MSCTA容积重建在非增生性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3):485-492.

[6] 黄迪开,谭莉平,陆建常.头颅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3(10):1359-1360;1367.

[7] 程模仁,谭元翠,张华伟.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和MRA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8-9.

[8] 薛波,高国波,李勇,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A与DSA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6):624-626.

[9] 田飞,陈文荣,郑伟武,等.3D-CTA结合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4-6.

[10] 姚尉,张紫寅,李成杰,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155-156.

[11] Shankar JJ,Menezes RJ,Pphlmann-Eden B,et al.Angioarchitecture of brain AVM determines the presentation with seizures:proposed scoring system[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3,34(5):1028-1034.

[12] 蔡军,张勇,孙晓辉,等.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17):2258-2259.

[13] 王莉莉,段青,薛蕴青,等.双能量头部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1):16-18.

[14] 郑海军,王诗斌,易志军,等.16层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4):324-325.

[15] Westerlaan HE,van Dijk MJ,Jansen-Van DWM,et al.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T angiography as a primary examination tool for diagnosi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adiology,2011,258(1):134-145.

(本文编辑郭怀印)

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州 511400),E-mail:liangen020@163.com;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引用信息:梁恩,蔡军.MSCTA与DSA对脑血管畸形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9):2318-2320.

R741 R25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9.038

1672-1349(2016)19-2318-03

2016-02-08)

猜你喜欢
动静脉脑血管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