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研究——评《网络新闻传播学》

2016-11-21 01:56李宏伟
传媒 2016年15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学理论

文/李宏伟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研究——评《网络新闻传播学》

文/李宏伟

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当前新闻传播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与传统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特点与性质。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成熟与发展,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不仅有利于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还有利于指导网络新闻传播实践。

《网络新闻传播学》整体框架

当前,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有众多来自不同创作主体、不同知识体系、不同立场的网络新闻学著作。而由董天策教授所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则是一种基于局部的研究著作,它有明确的理论对象,牢固的理论架构以及新鲜的经验案例,以此来展示著作的鲜明个性与特色。

书名:网络新闻传播学作者:董天策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2-01定价:45.00元

《网络新闻传播学》共十一章,每一章都围绕着网络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进行的论述。在导言部分,作者对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名称以及学术定位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网络新闻传播的产生、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第二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包括网络新闻传播存在海量性、多样化的内容与多媒体、超文本形式特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传、受主体存在多元化以及个人化、主动化的特性,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的快捷性、交互性与全球化特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在整个新闻事业中的定位。第三章为网络新闻价值的取向。包括新闻的双重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以及网络新闻价值的取向。第四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准则。包括网络新闻的真实性,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以及网络新闻的雅正性和煽情性。第五章为网络新闻采访。包括利用网络进行新闻采访的依据,利用网络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对网上信息的搜寻和评估以及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第六章为网络新闻写作。包括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性,网络新闻写作的现状,网络新闻写作方法的探索。第七章为网络新闻编辑。包括网络新闻编辑概说,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以及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第八章为网络新闻专题。包括网络新闻专题的形成与特性,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与作用以及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设计。第九章为网络新闻论坛。包括网络新闻评论,网络媒体论坛以及网络新闻论坛的策划与管理。第十章为网络与公民新闻。包括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博客与公民新闻以及播客与公民新闻。第十一章为网络新闻工作者。包括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内涵,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特征,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以及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对《网络新闻传播学》的整体评价

首先,就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对象来看,可以分为狭义上的网络新闻传播和广义上的网络新闻事业。通常来说,广义的网络新闻事业包括狭义上的网络新闻传播,还包括与其相关的行为链。例如,网络新闻管理、网络新闻组织机构设置等。董天策所著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研究对象是狭义上的网络新闻传播。他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作为研究对象,有效避免了因研究对象范围宽泛而无法深入研究的情况,有利于对各个章节进行深入挖掘。例如,书中对传播渠道进行研究的“网络新闻专题”以及“网络新闻论坛”部分内容,作者就站在特征、实践、管理等不同角度来开展了综合的、多方面的研究,做到了由表及里,深入探索。

其次,从全书的理论架构上来看,作者从编著初期就特别注意架构的搭建。从该书的后记中可以明确发现,董天策在其中所提到的“学术创新的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通过何种理论架构可以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规律性?第二,在相对合理的理论结构中如何叙述对网络新闻传播规律性的认识。全书正是围绕这一理论架构来搭建所有章节。同时,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与观点都是基于传统新闻学的价值与理论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全书的各个章节才能够平铺直叙,有条不紊。

最后,从经验案例来看,网络新闻传播是一门基于高水平实践的学科。时效、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成为网络新闻传播学的必备要素。而《网络新闻传播学》一书对于经验案例的论述也是十分详细丰富。例如,对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的列排展示等。

《网络新闻传播学》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笔者在对《网络新闻传播学》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研究后,对当前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有了新的看法与认识。

第一,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传播教学要主动面对挑战,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一方面,互联网思维代表着平等与沟通,关注实践与创新,将这一思维融入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中有一定的指导性。当前,很多高校的新闻教学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缺少应有的课外实践教学与学习。而互联网思维则关注实践与创新,在网络新闻传播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思维能够优化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注重系统性,能够让网络新闻传播在课程、学科方面实现整合。就目前来看,新闻传播学科与学科,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知识分割情况。虽然新闻传播学专业涉及广告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基础、广告学概论等课程,但是,表面的融合却不代表各个学科与课程之间真正的融合。在新闻传播专业中融入互联网思维,能够整合学科与课程之间的联想,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的新闻人才。

第二,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编辑人员招聘需求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视频采编能力、新闻基本编辑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目前,学生的视频采编能力相对优良,这与视频采编课程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视频采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闻基本编辑能力部分由于课程数量安排不多,学生新闻采写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课程数量安排有限,学生能力一般,主要是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综合实践水平较低。

针对上述情况,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应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学。一是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将邻近的课程相互融合,安排任务将其贯穿连接,通过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考核学生的水平。例如,可以结合《网络新闻传播学》中的网络新闻采访、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论坛等内容,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融合起来,强化课外作业的安排与布置;在每个教学单元完成后安排相关的作业,新闻采访课程中安排的采访任务以及获得的相关材料可以直接运用到新闻写作任务当中去;课程期末考核以任务+卷面考核的方式进行,以便同时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二是在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中要将实践内容从网页制作转移到网络新闻编辑上。目前,网络新闻节目制作的实践任务大多都是偏向于网页的制作,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少,网络新闻内容方面的教学更加少。因此,基于《网络新闻传播学》中网络与公民新闻、网络新闻工作者等内容,在将教学实践内容从网页制作转移到网络新闻编辑上。例如,学生可以以“春运”作为网络新闻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来开展资料搜索,加强网络新闻采编与写作。

总的来说,互联网的发展让提升网络新闻传播教学质量,进行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成为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如果说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是“根”,那么,《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章节内容则是“枝”与“叶”。《网络新闻传播学》不仅仅给网络新闻传播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带来了新的研究,同时也给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带来了参考与借鉴。

作者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工处副处长、讲师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播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加强网络新闻的监督与管理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