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2016-11-21 11:49陈则睿
山西建筑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内涝海绵城市景德镇

徐 进 陈则睿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徐 进 陈则睿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从绿地系统、路面铺装、景观水系管网三方面,阐述了该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解决了校园用水紧缺及雨水内涝的问题。

海绵城市,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绿地系统

0 引言

高校校园是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教学基地,也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国家实施高校扩招以来,伴随而来的是大学校园的扩建。复杂的校园环境加之设计规划的不合理,导致了不少院校的校园一旦遭遇强降雨便容易产生雨水内涝的问题。例如2013年7月19日,第8号热带风暴“西马仑”给厦门带来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大暴雨天气,暴雨重创美丽的厦门大学,共造成校园内七处挡土墙塌方,多处教学楼泡水。由此可见,“海绵校园”的建设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将“海绵城市”的理论引进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之中,在实现“海绵校园”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

1 “海绵城市”理念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在尊重自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通过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确保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进而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

2 “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校园用水紧缺的问题。大学校园绿化、水景、生活的用水量高,属于城市中用水大户。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实现水资源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校园内用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2)有利于减少校园中雨水内涝问题。由于校园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落到地面的雨水得不到及时排出,当积水量超过校园排水系统的承载量时,便造成了校园内涝的发生。将生态吸水与传统的灰色管渠措施有机的结合,将极大地缓解校园内涝问题。

3)有利于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校园中,恢复校园整体的生态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改善校园环境,构建美丽的生态校园。

3 “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方法探讨

3.1 发挥校园绿地的生态调蓄功能

发挥校园绿地生态系统的汇蓄雨洪、回补地下、净化生态的功能机制,具体改造方案包括下沉式绿地和微地形。下沉式绿地包括雨水池塘、雨水洼地、雨水湿地等多种生态雨水汇集调蓄的区域。微地形是通过人工处理,模拟大地形态而设计出有起伏韵律的地形,在加强景观层次、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见图1)。

3.2 改善校园土壤铺装的硬质结构

洪水内涝与土壤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大学校区中土壤铺装过度硬化的问题,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各种经验。如中国古代园林、宅院中的透水铺装,多采用倒梯形地砖,利用地砖上宽下窄的特性,使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保证了土壤的透水性,有利于水资源的及时回补。而在国外,为防止土地硬化,减少内涝,各国也早已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如:日本的雨水储留渗透计划、德国的MR系统等,这些方法都值得借鉴。

3.3 构建校园整体水资源系统

建设校园雨水蓄留池,利用屋顶、停车场等硬质面作为集水面,通过管网渠道将其收集的雨水汇集到蓄水池当中,使雨水资源积留下来并转化成可以利用的校园用水,并实现各处水源之间的相互连接,地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见图1)。

4 “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于校园景观的设计实践——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方案

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位于景德镇市湘湖镇,占地面积1 018亩,地势较为平坦。由于景德镇地处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由此,学校新校区每年的雨季都会形成严重的内涝问题。

4.1 校园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1)校园绿地缺乏养护,造成土壤硬化。景德镇陶瓷大学新校区占地面积较大,校园内绿地系统缺乏浇水养护,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壤硬化板结。降雨后,硬化的土壤吸水能力差,造成路面积水。

2)硬质化的地面铺装过多。校园内的道路基本上采用混凝土或沥青硬化,广场、球场、人行道等场地也多采用硬质铺装铺设,严重的硬化导致了地面涵水能力越来越差,一旦遭遇暴雨便很容易造成校园内的内涝。

3)水系和水网没有建立起一个水资源循环系统。由于缺乏收集雨水资源的联通系统,大部分雨水都采用雨污合流的机制进入排水管网,导致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导致校园内的景观水系仅仅靠给水管补给,而缺乏雨水资源的动力补给。例如,新校区中的翠湖,丰水期涨水淹没周边绿地,枯水期湖泊干涸。

4.2 解决方案

1)绿地系统改造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从三个层级进行规划,具体为屋顶绿地系统、广场绿地系统、道路绿地系统。

a.屋顶绿地系统。主要由教学楼屋顶、建筑外墙、露台、飘窗等系列组成,通过种植花草,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了新校区建筑体量大所侵占的绿地面积,提高了校园的绿化率。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将屋顶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营造屋顶花园、屋顶草地、屋顶花棚、屋顶盆栽等来进行校区屋顶的建设。

b.广场绿地系统。多以草地绿化带为主,是种植量最大,占校园总绿地系统最广的区域。如校门区域,因地形平坦无处积存雨水,导致水资源大量流失,故可在校门区域采用微地形设计,使平坦的绿地系统凹凸化,这样便能形成自然的凹面集水带,扩大吸水面的面积,有利于两边的植物更容易吸收水分。一部分雨水吸收下渗,回补地下水;另一部分雨水则可以通过集水带汇入人工蓄水池或排出,对实现零污染蓄留排放,改善校园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见图2)。

c.道路绿地系统。由雨水花园、旱溪、植草沟等一系列下沉式绿地组成。针对本校园的道路绿地情况,主要是以营造雨水花园、旱溪这样的下沉式绿地布置在道路两旁,通过降低雨水在下沉式绿地中的流速,使植物更好的过滤流经的雨水,配合其他渗水、储水、集水设施,完成整个校园的雨水收集利用排放。

2)路面铺装改造设计。设计方案从校园人行道、机动车道、停车场三种场地类型,来考虑设计符合“海绵城市”特征的铺装要求。

a.校园人行道。主要分两种形式:第一种为紧邻车行道的主人行道,这种人行道在设计中,主要考虑铺设透水铺装为主,可借鉴古代对地面铺装的一些做法,如倒梯形地砖;第二种为供行人穿梭于生态环境中的次级人行道,这种人行道的铺设材料在选择上依设计风格而定,如有的绿地区域选择的石材铺设,而有的滨水

栈道区域则选择木质材料铺设,配合周边的生态环境(见图3)。

b.校园机动车道。首先,应该对路面进行改造,铺设渗水砖,方便雨水就地下渗;其次,可在路面与绿地间的路沿石上设置排水口,使无法及时下渗的积水经排水口流走;然后,使绿地整体高度低于路沿石50 mm~100 mm,绿地与路沿石之间可增设渗沟,内铺鹅卵石和耐旱植物,当雨水经路沿石上的排水口和微地形汇集到渗沟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c.校园停车场。选用透水砖、植草砖等多孔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大量的空隙,允许雨水径流通过铺装层渗入地下和土壤,调节校园的地表温度和湿度,改善校园局部小气候。为满足不同的景观,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砖与砖之间的组合和搭配。

3)景观水系管网系统改造。水系管网系统对于整个海绵校园的构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整个校园地形北高南低的特点,考虑将南边翠湖作为整个校园的景观储水区域,以翠湖景观带为中心,设置人工蓄水池、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连接到校园各处集水系统,实现各处绿地路面与雨水管道的相互连接,人工蓄水池与翠湖景观带的相互补给,达到对雨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完成对其他生活用水、绿地用水、景观用水的供给。使整个校园用水循环利用起来,最后再将多余的雨水、污水通过校园污水管道排出至市政污水管网中,这样做一方面保证污水的及时排出,减少了对校园用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了同一时间段雨水径流量过大而对市政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在校园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的探究,分析了校园内引发内涝的隐患,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究得出,引发校园内涝的原因可归结于植被绿地、硬质铺装、景观水系等几个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案例,将“海绵城市”理论中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特征[2],应用到其校园的规划设计当中,实现“海绵校园”的构想。

[1]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7.

[2] 俞孔坚,李迪华,袁 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12-14.

Inquiry on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on the basis of “spongebob city” concept

Xu Jin Chen Zerui

(CollegeofDesignArts,JingdezhenUniversityofCeramics,Jingdezhen3330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pongebob city”, and introduces “spongebob city” concept into campus planning design. Taking Jingdezhen University of Ceramics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green land system, pavement paving and landscape water system network, it describes its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scheme, and solves campus water shortage and rainwater flood and other problems.

spongebob city,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green land system

1009-6825(2016)22-0005-02

2016-05-24

徐 进(1962- ),女,硕士生导师,教授; 陈则睿(1991- ),男,在读硕士

TU983

A

猜你喜欢
内涝海绵城市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
哈尔滨推进九大排水工程 发力抵御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