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教学思想对设计教育的启示

2016-11-21 03:07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建筑

夏 翔(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现代建筑教学思想对设计教育的启示

夏翔(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对建筑的研究在设计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建筑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主要概述现代建筑教育的特征,并简要介绍与分析英国先锋建筑教育代表院校的学生作业,试图从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中获得启发,将相关教学理念与方法运用于当前设计教育中。

当代艺术;建筑教育;实验性;设计教育

中国设计教育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由传统的,技法的,操作性的向当代的,实验的,多元的方向发展,其中面临不同思想与方法的冲撞,各种问题有待解决。在当前背景下,设计所涉及范围和学科领域甚广,而建筑本身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包括艺术、文化、工程、科学、设计思想等一系列内容。因此对建筑的研究在设计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建筑教育能够为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启发。

一、艺术思想与建筑教育的发展

现代建筑思想形成于十八到十九世纪的欧洲,之后影响力辐射全世界。这个时期,是工业化出现发展的时期,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格局、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从颇具代表性的英、法、美三国的现代建筑发展中,不难窥见所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建筑,均反映出新阶级的政治需要、新技术的体现,以及新的经济体制的需求。也就是说,现代建筑的起源首先是社会总需求,然后才是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而艺术表现形式往往是这些思想的最直接反映和写照。正如成立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包豪斯,是为了满足当时德国百废待兴的需要。又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中涌现的艺术形式对当时建筑思想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进入商业时代之后,艺术形式对建筑的影响仍然非常显著。可以说艺术思想与形式从未间断对建筑表现的影响,并且可以理解为是建筑表现形式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灵感来源与启发。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社会思考的不断深入,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尤其是当代实验性艺术,将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于建筑设计,表现出无穷尽的创造与想象力,也使建筑形式更加多样化。

现代建筑教育伴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逐渐形成。如包豪斯建筑思想在建筑教育中的体现,由格罗皮乌兹亲自拟定的《包豪斯宣言》提出:“……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这直接影响包豪斯建筑教育体系的形成,尤其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课程的设置无疑对当今设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当年艺术与技术得以实现最佳结合的最直接因素。

传统的建筑教育“学院派”具有代表性的如单踊在《学院派建筑教育》一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巴黎鲍札美院的建筑教育是我国建筑教育建立的基础,中国的建筑教育可以说完成了一个从开始的“鲍札”教育零星试验,到“鲍札”的古典主义教育和“包豪斯”的现代主义教育同时存在,再到“鲍札”教育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而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意味着在不同背景的学校中,将形成各自办学的倾向与特色。总体来看建筑教育的发展开始寻求多元化系统化的发展。

二、实验性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实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它和与之对应的英文单词“Experiment”意义接近,英文中指按照特定的程序对某一目标进行证明、驳斥或建立的不同的假设。为了更好地洞察某一因果关系,实验的方法能够有效体验当执行某一特殊因素时会产生的结果。因此,“实验”的关键在于其一不同因素的介入,其二结果的不确定性。从发展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两点对于促进事情本身以及带来创新也都至关重要。这也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实验”这一话题在各个领域均引起广泛关注,并加以运用的重要原因。 “实验”是个中性词,它不带有政治立场, 以及意识形态、社会学的成分。在艺术领域,“实验”本身却能直接反映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立场与态度。艺术家在实验中不断尝试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媒介、从展览空间到陈列方式等多方位变化的可能性,所以“实验性”的价值意义就成了当代艺术艺术价值评判的主要标准。这种实验性充分表达出艺术当代性的内涵,体现着艺术家个人创作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实验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社会价值之所在。现当代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先锋性、开拓性和不确定性的实验态度,在时间运行的轨迹中,给文化转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同样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带来丰富的创新元素和启示,成就了出色的建筑思想。如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的主张“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密斯·凡·德·罗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特点在于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流动空间使得景观成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使建筑和自然间的差别仅限他们的尺寸不同以及是否带有顶盖;埃森曼基于解构主义哲学引进了DNA的生物构造的几何图形和建筑物形体之间存在的统一性运用于法兰克福大学生物中心的设计;此外杜斯伯格关于可变的平面的研究,柯林罗的透明性理论等均对现当代建筑形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代建筑思想及其建筑形式的变化发展直接导致现代建筑教育逐渐在许多高等院校中表现出先锋及实验的特性。这一点在美国的建筑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德州骑警”(1950年代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建筑学院的一批具有先锋思想的年轻教员,包括勃那德·赫伊斯利(Bernnard Hoesli)、柯林·罗(Colin Rowe)、约翰·海杜克(John Hejuk)和鲍勃·斯卢斯基(Bob Slutzky)等人)系统地发展了现代建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现代建筑是否能教?如何使现代建筑成为可以传授的知识和方法体系(Making Modern Architecture Teachable)是德州骑警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他们找到了设计分析作为教学的一项基本策略方法。把现代建筑的各个层类肢解开来给学员看,从而突破表面,挖掘出现代建筑内在的经典。现代建筑的空间透明性(transparency)、功能组织泡泡图、组织的层级(hierarchy and dominance)等设计策略被揭示出来。大师作品分析是其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勃那德·赫伊斯利为学员的分析练习设置了明确的主题,包括空间的连续性、结构系统、平面、体积、视觉连续性、空间与结构的关联性等等。通过这种训练,学员不仅学会如何观察和抽象大师作品,进而有可能在自己的设计中尝试运用这些分析成果。与此相对应,德州骑警的设计练习彻底摆脱了对风格和样式的依赖,而转向由内在逻辑结构控制的形态操作。另外,在苏黎世理工大学(ETH)的建筑课程中,一年级的设计教学以裁缝的样纸为“基地”进行平面转换空间的训练开始,进而让学生观察舞蹈,让学生发现男女舞者之间的空间,并以此为原型进行空间设计。

美国的建筑教育具体来说朝两个方向发展,其一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包括对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方法、材料和项目管理等问题的重新思考;其二是对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把可持续作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参考,或是以此为方向研究具体的建筑技术。这两种趋势,强势地占据在建筑课程里面,把原来一些如批判性的理论课程,或者是设计研究型的课程挤压成破碎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哈佛尤其明显。也就是说,在哈佛的大环境里,思考的不再是建筑本体的问题,而是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和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如何介入其中。

在英国,目前总共有三十五所建筑院系,大致可分为传统教育和革新教育两个流派:其一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教育。英国传统的建筑教学院系是指在英国国立大学系统内的建筑院系,以谢菲尔德大学、巴斯大学为代表。传统建筑教育模式主要是沿袭工匠传统,注重构造、空间、组织和韵律等,力图培养出基本功扎实、人文气息丰满的毕业生。另一类即前卫先锋的革新建筑教育。英国的革新派建筑教育不仅特立独行,充满先锋实验精神,而且大师云集,引领世界建筑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革新派的学校以先锋建筑为目标,所谓先锋,即前路一片漆黑,并不具备固定的模式。院校中所有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是在这样的一片漆黑中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摸索。这类院校中较为典型的包括巴特莱特建筑学院(UCL Bartlett)与AA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过于前卫创新的学校通常都会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然而,批判它们最多的往往是他们自己——学生、老师和校长都在时时刻刻反省、批判、改正错误,然后进步。

三、建筑教学思想对设计教育的启发

图1 

图2 

图3 

图5 

当代艺术思想对建筑以及建筑教育不断渗透。建筑教育对于当代艺术思想的汲取并将其融合于教育,使得当今建筑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并充满不可估量的创造力。在英国先锋教育为主的建筑院校中,这个特点得以充分展现。具体的当代艺术形式,如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波普艺术,绘画、极少主义与极简形态,设计、观念艺术,装置、影像、表演,以及当代艺术思想女性主义、多元文化、解构主义、时间元素、媒体应用、物质主义等都可以用以表现学生对建筑思想、建筑形式的具体理解与思考。学生通过对不同的艺术形式与受其影响而形成的建筑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并试图揭示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关联。图1为巴特莱建筑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业,这系列作业通过对“厨师”、“仆人”及“车夫”三类服务职业的研究,将他们的工作特点以及所处环境以装置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练习来体会和理解人、职业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图2为巴特莱建筑学院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的作业,以“运动”为主题来研究城市中的空间关系,该主题涉及范围宽泛,学生通过制定自己的设计计划,对城市中的行人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交通工具的运动,甚至经济运作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观察,运用影像、绘画等当代艺术形式进行记录,最终完成装置作品。图3同样为该学院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的作业,学生通过极其细致的绘画,勾勒出城市拉斯维加斯人们的生活细节,并通过绘画方式来直观地表现出城市的空间叙事性,以及对未来建筑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揣摩。这样的训练与方法对于设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当代艺术方式的介入使得设计技能的训练更加多样化,主题研究内容也更加丰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空间、造型以及色彩等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能够综合性地提升设计的相关技能。

另一方面,现代建筑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对于社会问题、研究方法、以及这些方面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关联。这点对于设计教育尤其应该引起重视。从学科角度来看,建筑与设计都是实践性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或设计师所面对的问题都在朝着不确定性、社会性、矛盾性、复杂性的方向发展。因此通过设计方法的培养,尤其是对问题定义角度以及跨学科意识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实现创意非常有启发。如图4、图5所示,这些设计均出自巴特莱建筑学院二年级学生之手,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学生所选择的设计项目和切入角度都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自然学科的领域,并依据相关实验的结果进行最终的设计。又如图6所展示,这是AA建筑联盟学院本科学生的项目之一,题为“沙漠,无尽沙漠……”,主题围绕在迪拜“神域”这一特殊建筑的室内空间。该项目的设计研究由界定这一特殊空间的使用、价值等角度展开,并强调学生关注这一特殊地区中所呈现出的冲突与矛盾。这些项目选题本身都已超出建筑本身,学生不仅从建筑的专业领域知识去思考,而且是从更宽泛的角度去思考“建筑”这一事物在环境中的意义,因此这样的课题训练更加注重学生研究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培养。

图6 

结论

为适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新局面,我国设计教育也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其中实验性课程的开展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中已初见端倪,并逐渐向研究性课程发展。研究性课程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一种以开放为结果,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对于培养独立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突出和强调的不仅是学习和运用知识时的融会贯通, 更包括运用整体的、联系的、战略的思维去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充分地联系各种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现代建筑教育中运用的理念与方法,尤其是“当代艺术”与“设计思维”的融入,对于形成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空间。

(责任编辑:王 璇)

J59

A

1008-9675(2016)05-0161-04

2016-06-20

夏翔(1982- ),女,福建福州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教育。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建筑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纸的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