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2016-11-21 05:07柴旭光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纯林樟子松油松

柴旭光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100)



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柴旭光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 123100)

以阜新地区油松+樟子松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林分组成下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指标的变化,来探讨当地混交林林地土壤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pH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还呈酸性;混交林各层土壤的pH显著高于纯林,对于土壤酸化有改善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是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混交林各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纯林,混交林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改善林地土壤质量。

林分组成;林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是在牺牲环境条件下带来的生活改善。我国各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尤其是土壤的污染。土壤是动植物生存的根本,绿色植物不仅能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改善空气环境。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资源,对于改变生态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树木对于改善土壤,维持周边生态环境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改变土壤中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结构,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1,2]。本试验研究混交林和纯林之间的土壤的pH和有机质的变化,来探讨不同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影响,为改善当地林地的质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在辽宁阜蒙县境内一林区内选择长势一致的25年生的油松纯林和25年生的油松+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1.2 试验设计

1.2.1 基本情况 在林区内选择生长正常、有代表性的油松纯林和油松+樟子松混交林两个相邻的林区,每个区域选择100 m×100 m的试验地块。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2.2 土样采集 在两个林区内,每次采样时分别按着S型随机选择5个点,在离树干30 cm左右的地方,用土钻向下取0~20 cm、20~40 cm和40~60 cm三个土层的土壤,将采集后土壤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之后挑出土壤中的石子和植物根系,采用四分法取土,研磨后过100目筛,放在自封袋中备用。重复3次。

1.3 项目测定

土壤pH测定采用pH仪测定[3]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3]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pH值的影响

土壤pH 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特征指标之一,其数值的高低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当前的农林生产中,由于土壤的连续使用使土壤pH的呈下降趋势,即出现土壤酸化,目前土壤酸化问题也成了全球性问题[4]。

由图1可知,两种林分各层土壤pH变化趋势一致,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土壤pH低于7,都呈酸性,混交林的土壤pH最高为6.78,纯林的土壤pH最高为6.61。两种林分同一深度的土层的土壤pH相比较差异性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在0~20 cm土层中,两种土壤pH差值最大为0.42。

图1 不同土层中土壤pH变化

2.2 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土壤自身的性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土壤中最重要组成物质,它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的重要来源,其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都是由有机质提供的[5]。

图2 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

由图2可知,两种林分各层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一致,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2.16,纯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68。两种林分同一深度的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较差异性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可能是混交林的凋落物的数量比较多,导致有机质含量高于纯林。

3 结论

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改善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上油松+樟子松混交林的效果优于油松纯林。土壤pH的变化影响着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混交林的土壤pH高可能是混交林的根系分泌物之间作用强于纯林根系,缓解土壤酸化。土壤中的有机质以混交林最好,可能是混交林产生凋落物较多,从而产生的中间产物和腐殖质数量高于纯林,在微生物逐渐分解作用和腐殖质化形成有机质,增加有机碳的含量,一般情况的下有机质含量都是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1] 郑昭佩,刘作新.土壤质量及其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4

[2] 陈爱玲,游水生,林德喜.阔叶林地在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2):127-130

[3]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4] 姜春前,徐庆,姜培坤.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肥力的综合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6):700-705

[5] 万福绪,陈平,王严星.苏北林粮间作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27-30

Effect of Stand Composition on Variation of pH Value and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Chai Xuguang

(Bureau of Forestry 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of Fuxin City,Liaoning Province,Fuxin 123100,China)

Taking soil understoryPinustabuliformis+PinussylvestrisL. var.mongolicaplantation and purePinustabuliformisforest in Fuxin region as research objects,through studying the variation of pH value and indices of organic matters,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of mixed forest in the local were discuss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pH of the soi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oil depth,but also appear acidic. The pH value of soil layers of mixed forest,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forest,have improvement effect on soil acidification. Variation of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each soil layers of the mixed fores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forest;improvement of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mixed fores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od land.

stand composition;wood land; pH value of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of the soil

1005-5215(2016)10-0027-02

2016-08-08

柴旭光(1981-),男,山西长治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保护研究.

S72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10

猜你喜欢
纯林樟子松油松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