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从梦中憧憬到现实抵达

2016-11-22 04:02作者丨李北南
台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美术馆外公垃圾

作者丨李北南

台湾,从梦中憧憬到现实抵达

作者丨李北南

我是一个生长在大陆的第三代台胞,从小就对外公的家乡——台湾,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和好奇,对美丽的台湾岛怀有无限美好的憧憬。

终于,2015年秋天,作为广西师范大学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交换生,我踏上了这个让我从小就怀有无限遐想的美丽宝岛。几小时的空中俯瞰,飞机穿过茫茫海峡,惊喜未定之际,飞机已降落在桃园机场。

稍有失望,到渐渐爱上这片土地

刚到台湾,似乎稍有失望。作为大都市的台北市看上去跟我们的二线城市差不多,大多数地方都比较老旧,也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没有宽阔的马路,取而代之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旧牌坊、老街道和悠哉散步的人们。习惯了明亮的写字楼、川流不息的车辆、奔跑的人们的我们,突然走在狭窄的小街小巷里,看着满是繁体字的世界,不禁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让我们不由地放慢脚步、慢慢体会这种遥远而切身的气息。

从城市到乡村,在一条条古朴的小巷里,都是些小而干净的店铺,或是小吃店、蛋糕店,亦或眼镜店、便利店,人们忙碌着、微笑着,嗲嗲的说着“谢谢”,演绎着暖冬午后温馨的生活。从高山到大海,从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峡谷深邃醉人,湖潭静谧遐想。

享受台北,品味台南,领略高雄,漫步垦丁。在这里,你可以享受一杯咖啡、一本书,度过慵懒悠闲的下午。亦可以行走巷弄,品味地道小吃,享受做一个“吃货”的幸福。虽然没有走遍台湾,但我已经渐渐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贴近生活,感受台湾的文化气息

走入台湾校园生活,第一印象是严格的垃圾分类。这里将垃圾分为纸类、宝特瓶、玻璃类、金属类、厨余和一般垃圾,每个人在丢垃圾时,都是一副认真严肃的模样,仔仔细细地将手中的垃圾分好类再丢入对应的垃圾桶,看着竟有一些感动。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每个学生严谨的态度不得不让人点赞。

虽说对台湾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进入课堂,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老师虽然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态度却很谦卑,试图用最简单的话语让学生理解他所讲述的意思,并不时停下来,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倒也不羞涩,天马行空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各种奇思怪想。无论正确与否,老师都会肯定学生的大胆猜想,再做进一步的引导。整个课堂上是教与学的集合,它像是一个大聊天室,每个人各抒己见,且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对与错,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和主动性创造性。然而,可能正因为在这种轻松的环境里,学生迟到早退、吃东西也成为常态,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我,尊师重道的理念尤深,对于这些至今还有些无法接受。

由于自身是美术学专业,对台湾的博物馆、美术馆自然较多关注。在台湾,博物馆、美术馆的观众并不仅仅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人,老人、小孩、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是这里的常客。并且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的周围都建有一片街心公园,方便人们锻炼、散步、行走和购买食物,将闲散的人们吸引到艺术殿堂周围。这样的规划建设,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众对艺术的关注。

探望亲人,圆外公归乡之梦

探望在台唯一在世的长辈,即住在高雄的林姑婆,是我此行很重要的心愿之一。但很不巧,我去时,老人正在生病,没有实现她想要带后代回老家认祖的愿望。我希望她早日恢复健康,安享晚年。

休息日期间,我独自探访了外公出生、长大的彰化溪州故里。青石板的曲径小路,仿佛让我穿越时空,来到外公当年生活的时代。外公16岁从台湾到大陆,之后参加了解放军。小时候听外婆说,是部队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让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故乡,念叨他读书时代的学校和同学,以及看看他从小居住的老屋。但因英年早逝,回故土看看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也就此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如今,我来到生养外公的故土,替外公向祖牌烧上一柱香,带去外公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并祝愿两岸统一、人为的亲情阻隔消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美术馆外公垃圾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去美术馆游荡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倒垃圾
美术馆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外公的呼噜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