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市场需要更好的教育哲学

2016-11-22 18:14李凡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47期
关键词:盖特家长孩子

李凡

如何精确地诊断一个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系统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量身定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如何帮助孩子留学前就具备独立在美国学习和生存的能力?孩子低龄留学,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准备?高效解决这些涵盖5~18岁孩子出国前后的所有教育问题,正是盖特唯留学教育(Gateway Academy,简称GA)的业务模式。在创始人夏雨峰看来,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市场的刚性需求,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哲学。

问:创立盖特唯之前,你创办了瑞思学科英语,其实瑞思现在也是国内一个值得信赖的英语品牌,为什么后来考虑创办盖特唯?

夏雨峰:这就好比留学,以前大家都是出国读研究生,但是现在出国的孩子年龄越来越低,人数越来越多,这恰恰反映了在“消费升级”的社会大趋势下,人们特别是高净值群体对教育的消费也在“升级”,开始追求教育的品质与品位。

低龄留学,意味着孩子将独自应对美国学校的学习生活,这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绝非易事。因为中国的传统英语教学重“听说”轻“读写”,比如当年的瑞思就重在听说。这种状况导致中国孩子的读写基本功非常薄弱,几乎无法应对美国学校的分析性阅读和研究性写作。思辨能力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更使中国孩子无法参与课堂讨论,课后无法完成作业。而除了学术挑战,在文化社交上他们同样面临重重考验。

家长们如果只是把孩子出国留学的时间提前,却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一旦未成年的孩子去了美国,将根本无法融入美国校园,将给孩子带来不可修复的心理创伤!盖特唯所做的,就是在孩子出国前,提前帮助孩子做好语言、学术、文化、心理上的各种准备。从本质上,盖特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和瑞思完全不同。

问:你觉得中国孩子跨文化深入交流的障碍在哪儿?

夏雨峰:中国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小到大是被外力所驱使,小的时候家长管他,上了学老师管。不论孩子干什么,都是任务式地派给他。但是到了国外,孩子的人生方向是要自己选的,往哪个方向发展是需要自己决定的。国外的学习,学术是最简单的一项内容。除了学术,还需要孩子有特长,有兴趣爱好。我们看见国内很多孩子考上大学第一件事就是扔书烧书,说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减少。而美国认为考进大学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因为终于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这之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索。

美国的学校是申请制,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要申请,申请学校时最常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例如盖特唯去年送出去的一个学生,在全美排名前三的私立中学Bement School的六年级拉丁语课上,第一节课遇到的作业竟然是:“什么决定了你?是DNA吗,还是过去的经验?”针对这个议题是要学生写作文的。美国学校在初中阶段就教孩子直面生死。比如美国的课文里有一篇《不老泉》,假定人喝了不老泉水就不会死,然后叫学生推演,引导孩子发现其实人不死是很痛苦的。再比如针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美国学校也会引导孩子阅读很多“乌托邦”的小说,例如突然有一天15岁以上的大人全没了,就剩下15岁以下的小孩了,然后就让学生推演,让他们发现其实没大人了小孩活得更痛苦。这就是教会孩子如何与世界和平相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假设。

美国有很多这样的价值观引导方式,包括电影《分歧者》,把人类世界很复杂的东西抽象出来几个,然后教会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教会人们看到底是哪方取胜,作为个人在其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这些领域,中美教育间有着本质差别。

问:所以你后来不做瑞思做盖特唯就是要让那些低龄留学的小孩通过你的培训提前认知到这些问题,并具备解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对吗?

夏雨峰:其实教育在本质上是完成三个核心任务:一是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知识好分数高,只能说明孩子有很好的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但并不代表孩子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二是认识人际世界,社会上不是人人都能成为leader,那么在一个团队里如何定位自己,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就涉及人际世界的认识。三是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后两者,在咱们中国的教育里是没有的。

因为认识自己首先要有深度理解力,而理解力又是通过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结合另外两个世界的认识逐步构建出来的。阅读是一种途径;另一种途径就是去认识自己的出生地,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有些孩子甚至到了青春期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出生地,就不会知道“你”为什么会是现在的“你”。因为“你”是一个特定社会环境的综合产物,从小生活的镇子、爸爸妈妈的职业性格,甚至爷爷奶奶是干什么的都会留下印记。

问: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哪里?

夏雨峰:认识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更重要的是认识爸爸妈妈职业背后的社会价值是什么,这反映了人内心深处所追求的境界。人其实是需要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追求崇高的境界,因为人如果不追求崇高的东西,就一定是个庸俗的人,他的幸福只能是浅度幸福而不会是深度幸福。比如美国名校要找的孩子是那个动不动就说要改变世界的人,这话给中国人听上去觉得特别假大空,但当了解真实的美国教育后就会明白,美国学校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盖特唯培养的学生,就是那些至少在内心深处有改变世界某个局部想法并为之努力的孩子。就比如我,我的想法就是改变留学教育的一个局部,从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到学英语是为了交流和提高认知,从开创学科英语的先河再到建立留学教育的新标准。

问:许多英语培训机构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孩子留学,你提供的“教育消费升级”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夏雨峰:人到了一定阶层之后,人与人之间拼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决策、mindset(思维模式)。上流社会的人与人之所以能聊在一块,比的不是谁的见闻多、见识广,而是比谁的见解更深。对此我的理解是,人只有先认识自己之后,掌握的知识才有价值。

而认识自己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因为自己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要在动态中认识每时每刻的自己,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能力。当然,非常精准地认识自己的人是没有的,但人与人之间拼的是所认识的自己是不是更接近真实的自己,越接近就越成功。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是认识自我的一套方法。

问:能不能这样理解,更好的英语培训表面上是语言问题,实际上也还是教育价值观的认知问题?看上去盖特唯前期做招生,中期为客户申请学校,在学生拿到Offer(邀约)后,盖特唯付费的“售后”服务才刚刚开始,包办了一个家庭围绕孩子出国的所有事。实际上,通过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也是延长孩子的教育周期,这样才能全面输入你的教育价值观,和帮助他们完成认知自我的这个过程。

夏雨峰:认识自己有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另外一个是潜意识。意识是指我们“懂什么不懂什么”。而最难的,是人们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入潜意识之后的行为,因为任何事物一旦进了潜意识就不受人为意识的监控了。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三省的不是意识的东西,而是潜意识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对的。时时刻刻把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翻出来自我检视并积极寻找改良的方法,需要很深的内力。

一些富二代,他们在从小的生活中就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因此对很多事都无所谓。因为家庭的过度满足,让他们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在这个时候,盖特唯就会引导这些孩子明白,人这一辈子所做的事有兴趣也有责任。如果是责任,那无论乐意与否都必须干!如果是兴趣,只要无害就可以去发展,但如果有害就坚决不能做!其实这也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均衡和取舍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认识自己的过程,盖特唯在实际的教学中,会经常和孩子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盖特唯不是简单地交给孩子一个学习方法,而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我的改变,让孩子尝到改变的甜头。也就是身为教育者,盖特唯为他们打开一扇门,由他们自己去尝试新的事物,而不是去抗拒不熟悉的事物,并学会如何取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举个例子,小孩子一开始都不愿意背单词,但当盖特唯的老师慢慢让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的成就感之后,大多数孩子会自发自觉地去背单词,去享受这种挑战困难的乐趣,这才是他们受益终身的能力。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否则不足以持续提供快乐感与成就感。

问:解决教育的动力也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你们具体的手段是什么?

夏雨峰:有三个环节:第一是在学习中,帮助孩子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因为成功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第二是在面试辅导中,比如美国学校每个都有看似不同的录取标准,盖特唯帮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申请学校;第三是孩子认识人际世界的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留学的孩子,出去后能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非常重要。在这些标准上中美差异巨大。中国学校只要求学习好,但美国不是。美国学校认为孩子只有认清自己才能认清世界,要不然孩子的认知能力就是片面的。所以我们在面试辅导的过程中,所有的文书都要求孩子和家长自己写,因为美国初高中不光面试孩子也面试家长。许多家长在写文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过去存在的很多问题,并由此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有了质的飞跃。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一个好孩子一定是三者良性互动的结果,而一个坏孩子只要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地方必定出问题。例如影响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如果孩子考试得了第一,所有人都说这孩子真聪明,这孩子极有可能是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因为尝试新事物有可能失败,会证明他们不聪明!长此以往,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努力和超越自己的动力,因为越努力尝试,越可能失败,越可能说明自己是笨蛋。再比如家庭,什么样的家庭会组成什么样的圈子,而圈子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关系不好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大都不如人意。

问:盖特唯毕竟是一个提供教育产品的机构,怎么来跟家庭建立联系?家庭是不是非常核心的部分?

夏雨峰:我们追求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将孩子培养为“成功且幸福”的人。对家长来说,先问问自己想不想让孩子变好,如果想,技术层面我们有能力解决。因此我们与家长的关系非常融洽,家长对我们也非常信任。所以到今天我们和家长的关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很多孩子也愿意认我做终身师父。

问: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都是要经过面试的?是你亲自面试吗?

夏雨峰:是的,都是亲自面试。家长不愿意改变,没有改变能力的,我都不会接受。

问:每个家长都要接受关于价值观的谈话?

夏雨峰:对。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我们都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比如有的孩子注意力坚持时间很短,在这个时候孩子面临的挑战一是进步慢,二是能否坚持。要克服这两个挑战,第一,家长必须认清孩子的问题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先从自己的身上改变,而不是执着于孩子进步慢这个结果。第二,孩子进步得慢,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但一定是夸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夸最终的结果。孩子的学习状态有时在高原区有时在上升区,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孩子的教学进度有时快有时慢,针对这一点我们需要和家长沟通说明。毕竟教育在本质上和医疗一样,都是技术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教育市场中的高端部分的原因,因为这群客户大部分是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能力的人。至少能做到“闻过则喜”,是有一定修为的人。

问:你们怎么评价教育的结果和效能?

夏雨峰:一方面是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是“认识三个世界”(外部世界、人际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均衡程度。如果后两个世界的认知程度比较弱,必须要调整。这有点像老中医有特定的医理,但号同一个脉,不同医生号出的结果也不同,给出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就像在盖特唯,每个孩子的教学教研我都要参与进去,遇到老师拿不准的地方,我会与老师进行研讨,直到找到现阶段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还拿中医来说,即使治疗的方法再对,再神的神医也需要下一服药去看看效果,才能做进一步的判断和治疗。反观到教育上,就是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测试学生的反应,而是否超过学生的能力,由我来判断。

我们的老师每天都有大量的反馈信息,我们的教学过程,家长在微信群里都能及时收看。反馈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上课内容、课堂表现、孩子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等等。其实你看我们在为孩子做规划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参与进来。虽然做测试的是一个教师团队,实施教学的是另一个教师团队,虽然在孩子成长的前、中、后期教师的配备不同,但所有老师都会参与孩子的整体规划,这也保证了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猜你喜欢
盖特家长孩子
拉姆斯盖特的梵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人面娇花相映红
亥盖特的梦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