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

2016-11-22 10:57宋欣文童玉玲
2016年31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制度变迁

宋欣文 童玉玲

摘 要:本文主要从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模式入手,阐述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制度变迁,适当引用学术界对于筹资模式优劣的观点,并分析影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转换的原因,进而总结了我国应如何选择筹资模式。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制度变迁;模式选择

一、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即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它是按照一定的收支平衡原则,确定相关缴费率,以取得养老金缴费收入来保证养老金发放的一项制度。按照基金是否有积累,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可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分为三种: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完全积累制(Funding Scheme)、部分积累制(Partially funded)。

(一)三种主要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度。现收现付制度是一种短期横向财务平衡制度,即本年度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年养老金发放,基金不留结余。这是一种代际之间的分配制度。这种制度具有再分配功能强、抵御人口老龄化的功能强、抗通货膨胀的能力弱等特点。

2、基金积累制度。基金积累制是根据一个充分长得时间内收支平衡的原则来筹集资金,即本年度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基金积累,个人退休后可以支取个人账户的资金。这种制度具有内在激励机制强、基金贬值风险大、互济性弱等特点。

3、部分积累制度。部分积累制度则是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即当期的养老保险收入一部分用于当期养老金支出,一部分留作积累。其吸收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优点,故具有弱化通货膨胀风险、强化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等特点。

(二)基本养老金筹资制度的变迁

1、贝弗里奇报告—欧洲走向现收现付的起点。1908年,英国开始实行公共养老金制度,此项制度的缴费来源完全由国家财政部承担,整个计划从一开始就具有财务风险较大、制度不可持续的特点。进入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开始衰退,老年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现行养老金制度的不满逐渐加大。二战后,兴起了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即将收入从富裕者的手中转移到穷人手中以增加社会购买力,此后,具有较强的再分配功能的现收现付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2、走出现收现付—向基金积累制发展。至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公共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加剧了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不可持续性。因此,欧洲各国在80年代中期开启了新一轮养老金制度改革。此次改革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改变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偿付责任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强调社会保险的内在激励机制,增加整个社会的储蓄和基金积累,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转换因素分析

(一)居民储蓄率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这两种筹资模式均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居民储蓄率的高低也影响着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居民储蓄率低的国家,希望通过基金积累制来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居民储蓄率本身较高的国家,应该保持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避免出现过高的积累率,世界各国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都着重考虑国民储蓄和投资,注重搭配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安排。

(二)老年人口赡养率

赡养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也影响筹资模式的选择。赡养率越高,说明整个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过大,即提供供养的人口越少,需要被赡养的老人越多,此时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重,往往需要选择基金积累制,强调个人的自我赡养作用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赡养率较低时,由于缴费的年轻人口较多,等待赡养的老年人口较少,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变小,则采用现收现付制不仅可以提高互济性,还能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风险。

(三)资本市场发育状况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具有相反的特点,基金制更容易受到通货膨胀导致纸币贬值的风险,只有健全法律制度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才能促成相对完善的金融结构和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才能保证养老基金在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中实现保值增值。若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在具有大量储蓄率的基金制下将使基金的保值增值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

(一)现收现付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上文在对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转换因素进行分析时,重点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果的变动对两种筹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当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偏轻,或实施养老保险之初,适合采取现收现付制,而当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时则需要过渡为基金制以增加社会储蓄率,缓解支付压力。基于此观点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系数已从2000年的10.1%上升到2050年的29.98%,可以看出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迅速到来的背景下,已不适宜采取现收现付制。

(二)基金积累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制度的转制成本是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改革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时,各种显性及隐性债务问题开始凸显;加之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需要考虑增加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

我国若实施基金积累制,将会违背养老保险举办的初衷和保障目标,无法通过社会保险实行收入的再分配和分散社会养老风险,而且基金制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较大,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难以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均不是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最佳选择,而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积累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符合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能够较大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压力,且实行“大统筹小账户”模式,个人账户按照基金积累制运行,能够减少制度带来的转制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制度变迁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均基于本国国情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这两种筹资模式的优劣进行权衡而做出选择,“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变化的一种过渡模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秉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 庞凤喜,潘孝珍.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合理选择——基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累积制之异同比较[J].现代财经,2012(4).

[3] 龙朝阳,申曙光.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基金累积制抑或名义账户制[J].学术月刊,2011(6).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