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的有益探索

2016-11-22 08:07郑娟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郑娟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古籍的概念和意义进行阐述,之后重点论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四点保护古籍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 古籍保护 古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45-01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殿堂,古籍文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古籍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古籍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图书馆获得社会支持,促进自身发展的契机。

一、古籍的概念及意义

中国有5千年的文明史,前人留下了大量的典籍,我们的历史很多是靠这些典籍传承的。古籍,即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主要指撰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有古籍善本和普通古籍两种类别。古籍的上限,是指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近年来有下延的趋势: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古籍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保护和利用好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正因为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古籍整理保护工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整理出版古籍图书2万余种,其中近九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整理出版的。

二、古籍管理与保护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图书馆在古籍保护遗产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比如改善古籍书库的环境、引进先进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和修复手段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防火、防潮装置

火灾对于藏书往往是毁灭性的威胁,因此在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中,防火是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图书馆在古籍存放室都安装了防烟警报感应器和气体灭火装置,一旦出现烟火,立即自动断电,扑灭货源。同时,防潮也十分重要,湿度过大,书籍就容易受潮发霉滋生书虫。一些图书馆采用了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来控制温湿度,若是条件有限,为了节省经费,可以在存放室中设置多处湿、温度计每天进行记录,一旦产生湿度较大的情况时,就及时的通风除湿,将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

二是防虫、鼠、尘 、光措施

古籍遭受蛀虫的现象极为普遍,图书馆的传统防虫措施是使用樟脑丸来对虫子进行驱除,虽有一定作用,但是樟脑丸只能驱虫,不能杀虫,使用于开敞的书架中,效果并不理想。现在不少图书馆利用古籍保护专款,定制了樟木盒或樟木橱来存放古籍,而且使用白炽灯进行照明,安装上防光防晒的环保布窗帘,这样既能达到防虫的效果,又能产生很好的防尘、防光的保护效用。在防虫方面,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是冷冻杀虫技术,古籍经冷冻后保存,可以杜绝虫卵带入存放室,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成本较高,尚未普及。此外,要实行嚴格的门窗管理防范,严禁老鼠的进入。

三是防盗措施

古籍的价值是十分珍贵的,近年来,古籍被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切实保护好这笔精神财富,一些图书馆在古籍存放室安装了防盗门,并且添置了监控摄像头和远红外线感应报警器,设立专人保管,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同时,定期清点藏书,仔细检查电闸、门窗开关等。

四是继承发扬传统的关键修复技艺

修复破损古籍,亦是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古籍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了完整的再现古籍原貌,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修复技艺,延续古籍寿命。目前图书馆已先后研制成纸浆修补技术。

三、古籍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为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一些图书馆的古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古籍摸底不清

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收藏了我国近九成以上的古籍,对于古籍的编目整理工作部分图书馆和藏书单位尚未完成,甚至有些基层图书馆自编馆藏古籍书目,这与规范的分编、标准的著录、准确的版本鉴定等要求相差很大,所以我们只能大概的了解各地的古籍典藏破损程度和保护状况,在对珍贵古籍的建档和管理机制方面我们还有待改进。

2.古籍破损老化严重

许多珍贵古籍文献历史的传承中存在断烂破损,蛀洞、鼠啮的现象,有些古籍的纸面上甚至有水渍、油渍的等各种污渍,一些以竹为原料造的纸,也面临严重的酸化现象,古籍修复与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

3.古籍修复人才缺乏

古籍修复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技术性强,目前,我国古籍修复队伍面临着专业人员少、高素质专业修复人员紧缺,年龄老化等难题。并且我们对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人才匮乏问题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对古籍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强等。由于人手、资金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中小型图书馆没有配备专职从事古籍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古籍管理工作的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图书馆其他业务工作,古籍维护与管理只是兼职,并且他们都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开展古籍的抢救和修复工作。

四、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的对策

1.加强对古籍的普查与登记工作

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古籍普查与登记工作,普查要彻底,内容要全面,确切掌握各级图书馆在古籍典藏和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对于国家珍贵的古籍应当进行重点保护。同时,要加大对古籍资料的整合与整理力度,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古籍联合目录。

2.制定古籍的双重保护计划

图书馆古籍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生性保护,即对原本古籍进行保护,包括修复残破古籍、改善保护环境,对现存原本古籍进行定级、分级保护等;二是再生性保护,即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

图书馆应该针对所保有的古籍制定双重的保护计划,一方面对古籍原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各种手段补齐和保护古籍,如采取现代修复方法和传统修裱技法相结合对已经损毁的古籍进行修复,防止古籍纸张发生进一步损毁;另一方面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这些珍贵资料,使古籍中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播。如利用防真复制、电子扫描等方法對古籍文献上的内容复制或通过缩微摄影、电子影像等技术将古籍文献上内容进行载体转换,此来达到对古籍文献的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2015年年底,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申报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的通知》,决定组织开展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工作,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切实推进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顺利实施。

3.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

首先,加强高等院校古籍相关学科教育体系建设,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定向培养古籍数字化专门人才。其次,培养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多才多能人才,使其在掌握某一专业知识基础上,还兼顾第二专业、第三专业的学习与掌握,以适应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的整理、开发工作需要。第三,选派在职的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参加各种进修班、岗位培训班、学术会议,多层次、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

4.加强对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可以及时阅览、传递及打印,保证重现古籍原貌。古籍全文数据库通过将古籍全文转换成电子文本,以便检索、储存及编辑。古籍数字化管理,可以进行网络实时传播,更易储存、检索利用和处理,是古籍保持生命力发挥价值的最佳方式。

总之,图书馆古籍的管理与保护是一项系统性、持久性的工程,虽然我们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古籍保护措施的细化,对古籍修复技术的提高,以及众多古籍管理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交流,古籍保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杨秀齐.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01-102.

[2]马晓丽.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工作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10):228-230.

[3]陈敬.浅谈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J].新课程(中旬),2013(10):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