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寒作品的语言风格看80后的价值观

2016-11-23 14:15尹亚豪李新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三重门麦片韩寒

尹亚豪+李新新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2SB146)和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XZD1907-09)研究成果。

摘 要:在世纪之初,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80后作家,促使“青春文学”这一现象达到了顶峰。韩寒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其小说的语言风格独特,幽默、讽刺及粗俗的语言贯穿着小说的始终。而这种语言风格深深映射了80后独特的价值观。

关键词:韩寒;小说;语言风格;80后价值观

作者简介:尹亚豪(1991-),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本文第一作者;李新新(1978-),女,河南济源人,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翻译学、澳大利亚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3

韩寒自200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十余部,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许多主流文学批评家认为韩寒作品主题不宏大,技术不够成熟,但他的作品却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甚至传达出了整个80后的心声。韩寒社会责任感强,他关注民生、时事,毫不吝啬地批评当下的社会问题。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其跻身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1]之一。

80后经历了中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政策,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他们是在特别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个性独特。如今,80后已成为社会生活、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其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本文从韩寒小说的语言风格出发,从生活、工作、社会现实和情感四方面,探讨了80后的价值观,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80后的社会文化心理。

1、韩寒作品的语言风格

1.1智慧的幽默

许多主流文学批评家认为韩寒作品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白桦就曾在宋浩浩的《双山》序言中写道:“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为艺术创作所应有,又为艺术创作所少有,因为它看起来是外在语言的表露,实际上却是内在智慧的流露。”[2]实际上,他是在贬低韩寒而力挺宋浩浩。其实,韩寒的小说恰恰做到了融内在的智慧和外在的言语幽默于一炉。在其小说中,韩寒多次运用谐音、对比等修辞技巧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1.1.1谐音

使用谐音是韩寒小说常用的修辞技巧,以此来达到幽默的效果。如《光荣日》中,有关麦片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一段描写:

“同学们,这门课是应教育局要求开设的一门课程,叫政治。谁知道政治?”,一个男生“嗖”一下站了起来,说:“我知道,郑智是个踢球的。”

麦片还隐约担心11号是被自己吓跑了,所以决定采取激励的政策,只要不上前耍流氓,就一概赞美。麦片上前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说的真好,踢皮球就是政治的一部分。当然,除了把问题踢来踢去以外,还有什么同学有补充的吗?”[3]

这里,“郑智”是“政治”的谐音,韩寒将“政治”仿拟成“郑智”,揭露了当代社会的各种政治现象,即有些官员遇到问题总是上下推诿,像踢球一样,把问题踢来踢去,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由此,韩寒幽默地对此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此外,利用谐音仿拟成语或熟语,也是韩寒常用的手段。如《他的国》[4]中,韩寒在描写一只体型不是很体面的老鹰时,将“好不英姿飒爽”仿拟成“好不鹰姿飒爽”,其中,“鹰”是“英”的谐音,通过谐音的仿拟,韩寒幽默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只肥胖笨拙的老鹰。此外,韩寒还在该著作中,将晦气的“三里屯”仿拟成“三里臀”。其中,“臀”是“屯”的谐音,韩寒幽默地表达了三里屯的混乱。又如《光荣日》[5]中,韩寒在描写一位擅长鉴定猪的高材生时,学校为表彰他的能力,特意赠与旌旗。而旌旗上醒目地写着:慧眼识猪。这里,韩寒将“慧眼识珠”仿拟成“慧眼识猪”。其中,“猪”是“珠”的谐音,这就大大增强了小说具体语境的幽默效果。

1.1.2 对比

韩寒在小说中经常通过对事物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五年文集·三重门》中,有关家教的一段描写:

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火热,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同是赚钱,教师比妓女厉害多了。妓女赚钱,因为给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6]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职业高尚,而卖淫低贱。韩寒却把这两类社会名誉反差极大的人联系起来作对比,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由此嘲讽了当下某些家教的无耻。

又如《五年文集·三重门》[7]中,在描写林父和林母的一段中,韩寒通过对欠钱和欠情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待金钱和感情的不同心里,也刻画了林父注重情感的形象。

1.2 犀利的讽刺

曹文轩在《三重门》的序言中写道:“这个少年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不再用少年所特有的清纯目光看待这个世界了。一些情景,一些关系,一些问题,即使是在成年人眼里也会一闪而过,但他却能看出一些破绽来,一些漏洞来,甚至是一些丑陋来。”曹文轩分析了《三重门》中主人公林雨翔的性格,而这一性格恰恰映射了韩寒锐利的思想和锐利的语言,其中,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犀利的讽刺。

中国人大都爱听好话,而韩寒却不大理会,他总是直白地说中国人都知道却未必敢说的话。如《草·光荣日》中,有关麦片的一段描写:

女人就是有种将生活一段一段隔开的本领,当女优的时候优,从良了以后良,总之什么时候都很优良。麦片似乎从来都不记得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生活实在是最无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却被无数人用作自己做坏事的借口。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而生活却从来没被抓住过。[8]

麦片以前的职业是妓女,从良后依然生活很自在,从不在乎以前做的事。这里韩寒犀利地讽刺了麦片的处事行为。

此外,《草·光荣日》中,还有一段火车站场景的描述:

暗绿色的火车更让人觉得时光这样慢,周围人这样慢,连赶火车的人奔跑都在空气阻力里变缓慢。最主要的是,暗绿色就代表慢,比如火车和邮政。[9]

这里韩寒讽刺了当下火车和邮政的效率低下。

又如《毒·三重门》中,有关林父和林母的一段描写:

现在的考试好比中国的足球,往往当事人还没发愁,旁人却替他们忧心忡忡惶遽不已。该努力的没努力,不该努力的却拼了命的努力。[10]

林雨翔即将中考,自己还没有紧迫感,父母却急得团团转,到处托人找关系。这里韩寒讽刺了林家父母心急如焚的心态。

1.3粗俗的言语

韩寒在小说中大量使用粗俗的言语,这也是主流文学批评家批评韩寒作品的原因之一。因为按照传统的观点,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应该是“美辞”。而韩寒却将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并且在小说中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粗俗的语言。

1.3.1叙述语言粗俗

刘士林曾指出:“粗话在当代文化中极有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男女生殖器的学名和俗称俯拾皆是,这种‘文学艺术在当代精神消费中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时尚。”[11] 而韩寒小说迎合了这种时尚。如《五年文集·像少年啦飞驰》中,有关学校领导的一段描写:

……然后是记者被殴打,照相机被砸。据说是学校方面派出的打手,可见学校里为什么这么多流氓而不能灭掉,原来搞半天,有的学校领导就是流氓。[12]

此外,《五年文集·像少年啦飞驰》中,还有有关磕螺狮女友的一句描写:

三年以后,这个只爱中国人的女人,远走加拿大,嫁给了真洋鬼子。[13]

又如在《草·他的国》中,有关泥巴的一段描写:

……所有男男女女交的作业中,唯独泥巴画的马是不带鸡巴的。泥巴说,多难为情啊。[14]

韩寒说领导是“流氓”,把外国人说成是 “洋鬼子”,把生殖器说成“鸡巴”等,这在正统文学看来都是有失大雅的。

1.3.2人物对话粗俗

韩寒笔下的人物角色的粗俗话语非常多,如《草·光荣日》中,有关麦片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段对话:

11号没有犹豫,……一把抱住麦片,大笑道:“成功喽,成功喽,老师受精喽,老师受精喽。”

麦片脸色难看了一秒,瞬即又一记耳光把11号打在地上,骂道:“你流氓,你日本毛片看多了啊。”[15]

此外还有诸如“妈的”、“屁”、“我操”之类的脏话、粗话都在韩寒笔下借人物之口很顺溜地说出来了。

总之,有些批评者在没有读完韩寒小说的情况下就对其作品风格表示不屑与忧虑,并且臆断他缺少文化素养,缺少文学语言硬功,这都是不恰当的。韩寒小说非常注重语言,而且通过多部作品的积淀,已经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语言特色,这些语言更体现着与其他文学作品不一样的文化价值。

2、80后的价值观

2.1 游戏生活

80后爱玩敢玩,《三重门》中的主人公林雨翔就是这样一个爱玩的角色。他爱好文学,对数理化等功课一窍不通,在学校时不时逃课、喝酒、早恋,这也最终造成了他7门功课挂红灯的惨淡局面。游戏性贯穿了80后整个成长时期。对于生活,他们始终带着一种游戏的心态,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80后出生在计划经济末,成长于市场经济初步转型期,经历了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教学质量的下降,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走进高校,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环境。他们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世界和行为方式。而游戏心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时代大背景下顺应趋势产生的。他们通过这种心理来抒发情感,表达感受,在这个重压重负的现实中寻找精神慰藉。

2.2 自由工作

80后的择业标准是“工作得是否开心”。在他们看来,工作的重点是要投其所好。相对于先前时候的金饭碗等工作,80后认为那样太消磨意志,实现不了个人价值。因此,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比老一辈更加随性和自由些。在很多80后的心中,他们觉得花一些时间找一份适合的工作比盲目地坚持一份工作更重要,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并且应该把选择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完全没有所谓“为某某事业献身”的概念,在工作中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玩”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瞎玩,而是在结合自身条件和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游戏自己,游戏工作。

2.3 网络抨击社会现实

80后的生活很大一部分由电脑和网络组成,因此人们给那些整天躲在屋子里面上网的人取了个外号:“宅男、宅女”。相对于60后和70后对生活的敬畏态度,80后的生活理念更能体现出他们追求个人价值,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中心。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为80后叛逆性格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在网上大批特批他们的所见所闻。如对于当今官场上许多上行下效、控制话语权的行为,韩寒在其杂文集《五年文集·零下一度》中讽刺到:“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16]看上去玩笑话似的推理,却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其实质。

2.4 感性情感

在情感方面,相对于老一辈,80后是发生观念转变最大的一代。在那时候看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早恋、婚前同居、未婚先孕等行为,在80后眼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并且俨然成为一股风气。他们认为,爱情不需要勉强,不需要承诺,更不需要一生一世。爱情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发生。于是“闪婚”“闪离”“裸婚”也慢慢被大众所接受。80后对于爱情很多时候显得感性大于理性,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决定自己的伴侣,这种“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分”的心理,其实比没有爱情的白头偕老要道德得多。

总之,80后所具有的价值观实际上体现了他们追求个人自由。80后行为处事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同时也不会主动去打扰人家的生活方式,他们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渴望通过个人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这种追求个人自由的处事方式,使他们同外界保持着一段距离,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很多80后叛逆、孤僻的原因。

3、结语

随着韩寒的作品相继问世,其小说的语言风格也随之逐渐成熟,他总是以一种看似调侃的幽默来表现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的这种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受到同龄人的追捧,因为它描写了同龄人的生活现状,反映了同龄人的心声,体现着同龄人的价值观。从另一角度讲,正是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们内心有矛盾和挣扎,于是他们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宣泄表达自己。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80后们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才产生了一系列的韩寒小说。这种以韩寒小说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现象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http://www.163.com :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韩寒得票近百万,2010.

[2]宋浩浩.双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3]韩寒.光荣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60.

[4]韩寒.他的国[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28,57.

[5]韩寒.光荣日[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31.

[6][7]韩寒. 五年文集·三重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58,14.

[8][9]韩寒.草·光荣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60,39.

[10]韩寒.毒·三重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27.

[11]刘士林.当代文化趣味的粗俗化[J].天涯,2000(5).

[12][13]韩寒.五年文集·像少年啦飞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399,412.

[14]韩寒.草·他的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75.

[15]韩寒.草·光荣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67.

[16]韩寒.五年文集·零下一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255-256.

[17]白桦.05年文学批评新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8]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三重门麦片韩寒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喝完还可以当碗用的牛奶麦片包装
三重门
The Fall of Han
麦片灯和它的小伙伴们
“捉虫”的学问
文言文教学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