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景点名的四字格初探

2016-11-23 18:05张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

摘 要:四字格结构在汉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四字格景点名又有着独特的结构特点。本文将以康熙三十六景景点名为基础,对其词汇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格结构

作者简介:张杰(1991.6-),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景点名是典型的四字格结构(以下“四字格景名”特指“康熙三十六景景名”)。四字格是汉语所特有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像汉语词语那样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又是在汉语中特别发展的。四字格一般都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形象生动的特点。康熙三十六景景点名为四字格结构,这种形式体现了汉语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结构类型与构成成分两方面的特点。

一、结构类型与结构特点

1.结构类型

四字格景名是类似于成语的固定短语,其组合成分之间的关系应与词组或短语的组合关系相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a联合结构:水芳岩秀、云帆月舫、云容水态、水流云在、暖流暄波、青枫绿屿、澄波叠翠、曲水荷香、泉源石壁、镜水云岑、甫田丛越、芝径云堤

b主谓结构:澄泉绕石、金莲映日、烟波致爽、梨花伴月、风泉清听、双湖夹镜、天宇咸畅、长虹饮练、锤峰落照、莺啭乔木、松鹤清越

c偏正结构:四面云山、南山积雪、石矶观鱼、北枕双峰、西岭晨霞、濠濮间想、远近泉声、芳渚临流、延薰山馆、万壑松风

2.结构特点

又因为四字格景名内部的各个字之间的搭配关系又有不同,在上面的每种类型内部,有些景点名的结构又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他景点名的结构特点。

(1)联合结构

a.两个偏正形式的联合:青枫绿屿、云帆月舫、芝径云堤、云容水态、澄波叠翠、泉源石壁、暖流暄波、甫田丛越

b.两个主谓形式的联合:水流云在、水芳岩秀

c.偏正形式与主谓形式的联合:曲水荷香

(2)主谓结构

a.一主一谓(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搭配):烟波致爽、天宇咸畅、莺啭乔木

b.一主二谓(一个主语和两个谓语搭配):锤峰落照

c.主谓(谓语=动+宾):澄泉绕石、双湖夹镜、金莲映日、梨花伴月、长虹饮练

(3)偏正结构

状中关系:南山积雪、石矶观鱼、北枕双峰、濠濮间想

定中关系:远近泉声、四面云山、西岭晨霞、万壑松风

据统计,康熙三十六景景名多是通过联合结构构成,在联合结构中,大多都是由前后两部分联合而成,并且,前后两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对仗的。其次,在主谓结构中,多数谓语又有其支配的宾语。再次,在偏正结构中,状语多前置修饰后面的名词或动词。正因为四字格有着变化多端的形式,才能使它能利用有限的字表达相对完整地意思,有效地做到了简洁而不失完整。

二、构成成分与构成特点

这里的构成成分指的是景点名内部的景点成分,构成特点指的是景点名内部的景点成分的特点。

1.构成成分

联合结构中的景点名,多是由修饰词、事物名词组合而成,只是词的组合位置不固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事物名词+修饰词+事物名词+修饰词:水芳岩秀、水流云在

(2)修饰词+事物名词+修饰词+事物名词:青枫绿屿、暖流暄波、澄波叠翠、云山胜地

主谓结构中的景点名多是由事物名词、谓语动词构成,有时还在谓词后再添加一个事物名词,表示与前一个事物名词之间有某种关系。如:澄泉绕石、梨花伴月、双湖夹镜等。

偏正结构中的景点名多是由方位名词、普通名词、形容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名词或动词,表示景点的处所或地理方位,如:四面云山、西岭晨霞、南山积雪、天宇咸畅。

2.构成特点

景点名的命名与景点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观察,景点名中大多包含该景点的一些主要事物,如山、水、石等。下面将四字格景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排列如下:

由统计表可知,康熙三十六景景名中,事物名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云”和“水”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山”和“泉”,再是“波”和“石”。这些使用频率较高的事物名词大多是该景点的主要事物,或是该景点的看点。如带“水”字的景名的景点处,或是位于湖畔,或景点就是河湖的美景。高频率的使用景点据有的事物名称,能够使人对该景点一目了然,也能够很好的突出该景点的特点与观赏价值。这样的景点名命名既有实用价值,又能不破坏景点名的美感,还能让游客通过景点名对景点产生无限遐想。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15.

[2]周志培.汉英对比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53.

[3]朱宏达,吴洁敏.“和韵”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4,(4):176-188.

[4]吴宗济(主编).现代汉语语音概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2.

[5]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6]周长楫.汉语成语的韵律美[A].中国华东修辞学会编.修辞学研究(第四辑)[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311-319.

[7]倪宝元、姚鹏慈(1991)《成语九章》,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
康熙皇帝建造避暑山庄,不只为避暑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21世记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鸟似有情依客语 鹿知无害向人亲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动物
与承德心灵相守(中)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游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中儒家文化的渗透
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