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许诺晨:妈妈的童谣是我飞翔的翅膀

2016-11-23 19:31燕子
现代家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波波儿童文学创作

燕子

2016年4月,备受小朋友们喜爱的“诺米姐姐”许诺晨,凭借《西圆圆公主新传》首获冰心儿童图书奖。许诺晨的妈妈李秀英也是冰心儿童图书奖得主,而且曾连续六次获奖,有“儿歌大王”的美誉。许诺晨说,正是妈妈的儿歌助她走上了文学路——

妈妈的童谣伴女儿成长

李秀英早年毕业于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因为性格开朗,又会讲故事,常常把课程内容编写成一首首儿歌来教孩子们记诵,所以深得小朋友喜欢。

1987年,李秀英有了女儿许诺晨,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女儿身上,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她感到欣喜,她常常唱着自己创作的童谣哄女儿睡觉。小诺晨1岁的时候,有天中午不愿午睡,一直在妈妈怀里闹腾。李秀英抱着她,随口哼唱道:“妈妈的手呀,柔柔的;妈妈的眼睛,亮亮的;妈妈的脸蛋,软软的;妈妈的怀抱,暖暖的;妈妈的宝宝,妈妈的宝宝啊,乖乖的、香香的;妈妈的宝宝快睡觉,快快睡觉的好宝宝。”女儿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妈妈,听得十分入迷,似乎听懂了妈妈的意思。

打那以后,李秀英陪着女儿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编一些有趣的顺口溜,与女儿逗乐做游戏。一次,她牵着女儿爬楼梯回家,孩子小爬不动,坐在地上要妈妈抱。李秀英哄她道:“大楼对着宝宝笑,你呀人小上不了!小宝宝,生气了,一级一级爬得高。爬上楼顶跺跺脚,大楼大楼别骄傲,我呀人小志气高,以后不许你,再把我小瞧!”女儿听后,一鼓作气跑回了家。

短短几年,李秀英为女儿写下了100多首歌谣。这些歌谣,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让小诺晨成了一个快乐、富有想象力的小姑娘。

编的童谣多了,李秀英便把它们都整理出来留作纪念。哪知,因为这些童谣朗朗上口,富有生活气息,天津新蕾出版社决定将这些童谣出版。李秀英毛遂自荐,亲自为这本书画插图。

那段时间,为了画好这些插图,李秀英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要坐在书桌前伏案工作好几个小时。而小诺晨则当起了妈妈的小尾巴,围在书桌边转来转去,争抢着给妈妈打下手。孩子的手脚没有轻重,好不容易完成的画常常被她给毁掉。李秀英也不恼,觉得孩子因为好奇才会去“破坏”,这种好奇心难能可贵,不该抹杀,于是任由女儿胡闹。

1991年,由李秀英自写自绘的第一本儿歌作品集——《娃娃歌谣》出版了。这本书的成功出版给李秀英带来了极大的创作信心和激情。从此,李秀英正式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不管平时工作多忙多辛苦,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女儿。小诺晨学习认字后,李秀英就坚持每晚陪小诺晨坐在沙发上看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小人书或连环画。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童话打开女儿的情感世界。每个周末,李秀英还会按照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让一家人分角色扮演。每次,年龄最小的诺晨总是台词最多的那个,有时候要说的台词太长,李秀英便鼓励她自己改台词。

1993年4月的一天,李秀英正陪着女儿表演“丑小鸭”的故事。小诺晨带着鸭子的面具,在客厅里“游”来“游”去。突然,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丑小鸭不应该离开,它应该多跟小伙伴相处,用自己的优点去感染别人,让别人喜欢它。如果我真的是丑小鸭,我才不会离开,即使变成天鹅,没有朋友在身边我也不会开心。”孩子说得头头是道,李秀英听了直点头:“那你告诉妈妈,你以后想当什么?”小诺晨摇摇头:“我没想好,不过我想当个名人,我已经给自己取了个好听的艺名,叫诺米。妈妈,你觉得怎么样?”李秀英听了哭笑不得,她不知道女儿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女儿:“行,妈妈当你的第一个粉丝。”“错,你是第二个粉丝,我才是自己的第一个粉丝。”李秀英笑着说:“你一个人又当名人又当粉丝,会很辛苦的。”小诺晨很认真地说:“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还有谁会喜欢我呢?”从那以后,在家里李秀英开始改口喊女儿“小诺米”。

生活处处有教育

一转眼,诺米上小学了,成绩平平,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中下游,她有些灰心,常为此闷闷不乐。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李秀英一直持淡然的态度,她认为只要孩子努力了,即使没考好也没什么。为了给诺米排解苦闷,四年级暑假的一天,李秀英用一个月的工资给诺米买了只小狗,起名波波。波波和诺米没有像李秀英预想中的那样和睦相处,却成了敌人。有一天,诺米对作业本里的狗毛忍无可忍,决定把波波丢掉。趁妈妈不在家,她牵着波波出了门。诺米的计划是,走得远远的,让波波找不到回家的路。可没想到,走到半路,小诺米自己却迷路了,最后只能依靠波波把她带回了家。

这次意外事件不仅让诺米决定改善与小狗波波的关系,更让她萌发了创作的冲动,她想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又怕写不好丢脸。李秀英知道后,鼓励她:“从小到大,诺米想做的事从来都没让妈妈失望过,还记得以前你说过,以后想当个名人,我相信,诺米肯定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要知道,在妈妈心里你一直是个宇宙无敌小超人。”妈妈的恭维让诺米有些不好意思:“好吧,我试试看。”诺米把自己和小狗波波的故事写了下来,并在妈妈的帮助下把这篇文章投给了《小学生作文》。没想到,文章竟顺利发表了。

不久后,诺米就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封粉丝来信,她兴奋地在家里又蹦又跳。李秀英也为女儿感到高兴,说:“你看,只要你善于发现,生活处处都有惊喜。你想想写文章这么难的事你都能做好,那么简单的考试你还应付不了吗?”妈妈的马屁让诺米自信起来,她学习更加用功。五年级时,她的学习成绩已经排名年级前十,文章也写得越来越好。李秀英知道,孩子就得多夸,可这个“夸”得掌握一个度,这样孩子才不会自信心膨胀。从那以后,只要女儿写了东西,无论写得多蹩脚,李秀英都会在家大声朗读,然后“吹捧”一番。不过,吹捧完了,过几天李秀英会假装不经意地对诺米指出她要改进的地方。直到长大以后,诺米才明白了妈妈的苦心,那是妈妈怕打击她的自信心和创作积极性,善意地绕着弯儿给她提建议呢。

1999年9月,诺米上初中了。因为学习压力巨大,同龄孩子想看课外书都成了奢望,可李秀英从未阻止女儿看闲书,武侠、童话、科幻、侦探,诺米几乎都读过。但李秀英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由她提供给女儿要读的书,无论是传统经典读物,还是一般读物,总是她自己先读过,再让女儿读。初中还未毕业,诺米就读完了上千本国内外经典名著和各种童话。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诺米的创作兴趣也越来越大。

因为喜欢写作,诺米渐渐有些偏科,文科成绩很好,理科成绩一直不理想。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诺米物理考了48分。老师多次给李秀英打电话,希望她多劝劝孩子在理科上下下功夫。李秀英没有直接给女儿施压,仍坚持拍马屁——每次物理、数学、化学考试,只要诺米多考了1分,她都会鼓励女儿:“诺米真棒,这么难的题目都答出来了,错的都是基础题,证明你不够细心,只要你好好思考思考,下次一定不会再错。”经过一年的努力,诺米的理科成绩终于赶了上来。

为了尽量缓解诺米的学习压力,李秀英还经常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女儿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动态。在李秀英看来,没有孩子从小是厌学的,只可能是家长在引导方面存在问题。如果孩子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你可以告诉他,某某某今天夸你了,借别人的口来与孩子交流,孩子是能听进去的。对孩子循循善诱,而不是生搬硬套,这样的教育方式要有效得多。

2006年,诺米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并于四年后顺利取得经济学和理学双学士。虽然大学读的经济学,但诺米的写作一点也没有放松,大学期间她笔耕不辍,写了十几万字的童话故事和散文等。

其间,李秀英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成绩斐然。她几乎年年都有新作问世,还频频荣获全国各种文学奖项,其中由她创作和主编的《幼儿语言步步高》《幼儿智力快艇》等6套丛书连续6次夺得“冰心儿童图书奖”。而她创作的一首儿歌《在一起》,入选2001年新版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位作品被选入小学课本的作家。另外她还有一首儿歌《长颈鹿》被收入《阅读》课本。

与作家妈妈比创作

2010年暑假,诺米把自己多年来写下的童话故事拿给妈妈看。李秀英一字一句地读完了十多万字的初稿,然后搂着女儿开心地说:“你写得真好,有感情,有哲理,不比妈妈写的差。”接着,她又告诉诺米,“写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不是要有多么深厚的文学底蕴,多么过人的文字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和一份童真。有童心才能俯下身去亲近孩子,才会有写的愿望;有童真才能有状态,才有写出好作品的可能。”

母亲的夸赞给了诺米莫大的鼓励,她想把自己写的这些作品出版,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李秀英很赞同。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2年8月,诺米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正式出版。这套名为《爱与智慧校园阅读新童话》系列全套五本,包括《小女巫艾玛》《西圆圆公主》《蛋蛋超人》《利昂和多特》以及《小兔乖乖》。这套图书面世后受到业界好评,在小读者中反响很不错。这一年,李秀英个人品牌儿童图书《李秀英绘本阅读启智新经典》也从众多竞争图书品种中脱颖而出,喜获“2012年度桂冠童书奖”,该奖被业界称为“图书百花奖”。

诺米收到人生第一笔“大”稿费的当晚,她在附近一家酒楼宴请了爸爸妈妈。诺米笑着对李秀英说:“妈妈,在我们家的这场文学创作比赛中,我也顺利交卷了,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你可要小心。”李秀英则郑重地对诺米说:“我觉得写作的人,尤其是写儿童文学的人,唯一能衡量自己成就的,就是你的书感动了多少小朋友,让多少孩子养成了更好的习惯,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而不是得到某一个奖项,或是得到多么丰厚的报酬。”诺米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妈妈的这番话,也成了诺米日后创作的指南针。

在创作上,诺米常常会向妈妈请教。李秀英总是诺米的第一读者,每本书她都会细细阅读,在鼓励、赞赏的前提下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让诺米笔下的故事更饱满更生动。诺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从妈妈的鼓励和对作品的修改意见中,我学会了像妈妈一样,凡事认真,凡事追求完美,从严要求自己的每一部作品,用心打磨一字一句。”但李秀英从不给诺米画框框,她总说:“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能让别人也喜欢。一个故事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能感动别人呢?”此外,她还一直鼓励诺米在写作上多做些尝试。

在李秀英的建议下,诺米的创作题材越来越宽泛,内容也是天马行空——从小女巫、小和尚到小英雄;从太空的宇宙飞船、大洋里的小龙到校园……2013年8月,诺米的玄幻小说《昆仑记》第一部正式上架,连续三个月成为“起点新作”点击榜冠军,被国内媒体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2014年2月,《爱与智慧校园阅读新小说》作为“爱与智慧”系列的第二季,和小读者们见面了。2015年6月,《抗日红色少年传奇》系列出版,成为目前儿童文学领域一枝独秀的抗战题材作品。

诺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忙。每到周末,她总想多找一些时间陪妈妈,有时候鼓动全家一起出动K歌,母女俩都是麦霸级的,她爸只有在旁边鼓掌的份儿;有时候带着妈妈一起看一部很火的电影,猜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赌谁猜得对;有时候一起去找地方品尝美食,抽空打牌掼蛋、逛街买衣服。

2016年3月31日,诺米的《西圆圆公主新传》荣获2015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得知女儿获奖的消息后,李秀英告诉诺米:“我希望你继续享受创作的过程,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面对有着“儿歌大王”美誉、著作等身、获奖无数的妈妈,诺米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看到中国的儿童文学。”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波波儿童文学创作
Jazz
刊首语
波比和波波池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不爱洗头的波波
波波熊和OK兔(12)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