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研究

2016-11-24 14:21黄梓莹
2016年32期
关键词:服务化供应链制造业

黄梓莹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制造商为了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向以顾客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的新型服务质量竞争转变。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研究A公司如何根据品牌特色在供应链环节中增加服务要素,分析电子制造企业如何向服务化转型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为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制造业;服务化

一、引言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出于对持续盈利的追求,许多传统的制造企业逐渐向服务化转型,提升服务要素在产品中的比重,实现业务转型和服务创新以适应新型工业形态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文献回顾

Vandermerwe和Rada(1988)最先提出“服务化”的概念,他们将制造业企业以顾客为中心,除了提供物品,提供完整的以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的趋势称为“业务服务化”[1]。White等学者(1999)提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的过程,企业和产品都可能出于服务化过程之中。Reiskin(2000)类似的定义服务化为“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国内学者郭跃进(1999)认为制造业服务化经营是对原来制造业产品价值进行功能上的延伸和拓展,这种经营方式在提高原有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满足了顾客需求[2]。刘继国等(2006)界定了“服务化”的内涵和外延,其内涵体现在企业将产业价值链以制造为核心转向以五福为核心,以此来获取竞争优势,其外延体现在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两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最初只是单纯认为制造业服务化仅仅是在产出环节中纳入服务要素,随后逐渐从产品生产的整体环节中全面地理解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也有学者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角度进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研究。本文将通过A公司案例分析如何在供应链环节中增加服务要素的比重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三、A公司服务化发展现状

A公司是创立于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世界,设计并打造了MacBook、OSX操作系统,以及革命性的iPhone和iPad。A公司的供应链设计具有高效、简洁的特征。在过去的十年里,通过实施以需求为导向、务实创新设计、外包非核心业务和精简产品线等战略,成功建立了快速有效的供应链系统。

(一) 非核心业务外包

A公司在1997年之前,所有生产制造业务都是自行完成。在IT产业分工精细、技术设备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由纵向向横向演化的环境下,这样的生产模式已经不符合供应链精简、高效的要求。蒂姆·库克进入A后,大规模压缩制造产业,将简单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并集中资源发挥产品设计、科技创新和营销的长项。

A公司的合作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知名度、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产品的质量有所保证,降低了供应风险。供应商具有如下普遍特征:第一,在业界有良好口碑,有服务国际知名客户经验;第二,有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能满足A公司的大规模需求;第三,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和响应能力;第四,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第五,大部分供应商专业代工,不会产生竞争关系。

为了与供应商形成更紧密的生产合作价值链条,从而降低公司材料研发和供应成本,A公司将庞大的供应商数量减少至一个较小的核心群体。同时经常向供应商传递市场预测信息,要求他们及时从离公司最近的配送中心向生产线供货,从而形成一个传递高效、反应迅速的供应商网络。

目前,A公司将精力全部投入产品链中的设计和品牌两个关键环节,产品由A公司设计完成,其加工和组装均由世界各地地零部件厂商以及组装厂商进行生产。通过制造外包战略,A公司有效地精简了产品供应链,提高制造效率,巧妙的转嫁库存压力,控制成本风险。供应商专注于产品,生产成本得到降低,生产效率和技术也得以提高,同时还能极大提升厂商在业界的地位。

(二) 简化产品线

A公司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创新、科技引领。精简的产品线给A公司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集中资源有利于打造明星产品,突出品牌形象。公司每年针对每一类产品线只发布一到两款新品。在集中优势下,每款新品都经过公司至少一年以上时间的反复检验修改,技术和质量得到可靠保障。每年iPhone新品发布都能引发抢购狂潮,MacBook、iPad等明星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其时尚、科技、个性的特征给顾客带来有别于其他品牌产品的非凡体验,成为A公司独特的标志。

其次,简单的产品线能够简化供应链,提高管理效率利润。产品线的精简使得生产制造流程变短,零件型号单一且所需规模较大,为A公司形成规模优势,采购成本、制造、物流费用都随着流程的简化得到大规模降低。同时,产品组合的精简让顾客需求预测变得更为容易,为供应链管理带来极大便利,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原材料供应,规模化生产和迅速的全球销售。

此外,便于对代工企业进行日常管理。产品线精简后,需要代工厂安排生产的产品数大大减少,而每种产品的产量大规模提高。规模效应为代工厂进行批量采购、物流、生产和库存管理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使企业避免生产线频繁切换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利于代工厂发挥规模优势组织生产提高运营效率。A公司通过根据顾客需求简化产品线、打造品牌精品,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提升了品牌附加值,也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

四、管理启示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通过合理、因地制宜的服务化转型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A公司的成功对我国新兴电子制造企业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 纵向延伸,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

在我国企业服务化的道路中,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供应链是必不可少的。全球化供应链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集优互补,即供应链上每个节点都是强强联合,每个企业集中资源完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成为自组织的独立制造岛,高效率整合资金流和物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制造企业可以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来初步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供应链,再致力于将供应链升级为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和谐、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企业供应链有效运营、实现最佳供应链管理的保证。充分发挥供应链环节中的每一个成员企业和子系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系统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使供应链生态系统发挥出最佳功效。

(二) 产品线优化,突出企业优势环节

目前,许多电子制造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延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庞大的产品量对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着极高的要求。在当下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很容易出现因运营不当而导致生产和供应链效益低下、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制造企业应该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优势劣势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根据自身特色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明确产品定位和目标顾客群体,优化产品线,提高供应链对市场多元化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重点推出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明星产品,打出品牌特色,培养顾客忠诚度。合理的产品组合建立在精简、准确的客户需求把握之上,在此基础上企业要不遗余力的操控供应链管理,从而保证供应的稳定、高效、高质量和低成本。(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Vandermerwe, S. and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6 (4):314-324.

[2] 郭跃进.论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1999,(3):64-67.

猜你喜欢
服务化供应链制造业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