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设诸因素分析

2016-11-24 15:31庄辉国
2016年32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机遇挑战

庄辉国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给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中国可以和“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建立友好城市,特别是作为“一带”和“一路”关键国家的印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友好城市建设的薄弱点,中国正好将与印度的友好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相互推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机遇;挑战

一、中国友好城市建设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友好城市建设的成果

国际友城工作是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总体外交的主要推动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建设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数量上,1973年天津与神户市建立的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到2006年底,中国已与世界120个国家建立了1401对友好城市关系;在地域上,中国最初缔结的友好城市仅限于邻国,如日本、韩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直至今天,中国已与世界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在内容上,中国最初的友好城市交往内容主要是人员友好往来,内容比较单一,如今的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内容十分广泛,已拓展至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

(二)中国友好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在地域上分布十分不均匀。由于地域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出于中国稳定周边环境的考虑,中国更多地与周边的国家建设友好城市,例如1979年与日本东京缔结友好城市,1993年与韩国首尔缔结友好城市;由于在缔结友好城市之初,中国主要出于经济目的,大多把目光都盯在了西方国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比较邻近的南亚国家关注较少。

2、中国与其他国家建设的友好城市交流的总体水平偏低,虚多实少。一方面,受经济、社会、地理、思想、观念、方法等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城市工作很多只停留在人员互访上,实质性合作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国内省市与其他国家建设友好城市普遍存在结好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互补性认识不够等问题。

3、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城市建设主要是官方推动,所以民间对于友好城市建设的意识不强,观念模糊,对友好城市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中国几十年来的友好城市建设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第三世界各国的关注度不够,然而在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和实施之际,给中国弥补过去的空缺,努力发展与第三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友好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印度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国家,在这样一个大的战略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的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一定会更加迅速地展开,另一方面,与印度建设友好城市也将会更有力地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印度牢牢地纳入这一个大的战略框架之中。

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就被确定为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不仅如此,这一战略为我国与印度这个“一带一路”战略关键国家的友好城市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设的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强调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对中印两国建设友好城市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印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强人员往来,消除不同地域之间民众的隔阂,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性。

2、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印友好城市建设的合作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些城市都面临着文化产品创新的难题,只有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缔结友好城市,才能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3、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南北两条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城市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与印度缔结友好城市都有很大的积极性。2013年,昆明市与印度加尔各答就缔结了友好城市,而西安市与印度瓦拉纳西市这两座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缔结了友好城市。

(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设的挑战

1、中印两国都是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为了实现其有声有色的大国梦,印度一直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再加上“中国威胁论”的渲染和边界争端的存在,印度对与中国建设友好城市始终保持很高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中国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十分的抵触。

2、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中印两国如何协调处理将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建设友好城市有严格的程序。程序如此复杂,再加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都需要两国协商处理。

3、中印两国各个城市民族、文化与宗教各异,这给友城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虽然“一带一路”战略最终要实现各个国家民心相通,但是在实现这个最终目标之前,中印两国在进行友城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这是建设中印友好城市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中印友好城市建设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

(一)中印友好城市建设可以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增加人员往来,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民心相通的目的。随着中印友好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印两国也在不断解决友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风俗习惯的差异等等。

(二)友好城市的缔结有利于增强中印两国政治互信,提高政策透明度,减少印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猜忌。随着中印两国友好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印两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或越来越紧密,政策透明度越来越高,中国可以借友好城市向印度推销“一带一路”战略,这样就更容易被印度官方和民间接受,减少印度一直以来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疑虑。

四、结束语

既然中印友好城市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应该牢牢把握“一带一路”这个战略契机,加强友城建设工作。首先,应该看到国内各省市对于建设友好城市的积极性,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进行鼓励,特别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把握住这个新的对外开放的机会;其次,中印两个海陆复合型大国进行友好城市建设应该从海路和陆路两方面开展,充分发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孟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城市的潜力,再有,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大力促进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与印度沿海城市建设友好城市;最后,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分歧,在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分歧,搁置争议,正确利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拓展合作空间。

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发挥友好城市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作用,发挥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加强政治互信,密切经济联系和增进文化包容,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扫清障碍。(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贾玲,中阿友好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11月第6期。

[2] 汤伟,“一带一路”与城市外交,《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第4期。

[3] 李克强总理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年5月。

[4] 贾玲,中阿友好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11月第6期。

[5] 杨思玲,印度如何看待 一带一路 下的中印关系,《学术前沿》,2015年5月。

[6] 单卓然,黄亚平,“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部城市功能空间优化策略,《规划师论坛》,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机遇挑战
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一图看懂《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RCEP与房地产机遇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