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化妆成负担

2016-11-25 20:57
当代工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倍儿满足感化妆

同事属于不化妆不出门的类型。哪怕是去早餐店买点心,或者到楼下丢垃圾,她都要把自己化得美美哒。她说大家投过来的欣赏目光会让她心情倍儿爽。工作日,每天更是要隆重地涂脂抹粉。为此,她每天要比别人早起一个多小时。这样劳心劳力的美丽值得拥有吗? 宸宸

邹瑜 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宸宸,让一个30多年顽固坚持素颜出镜,周末变本加厉到脸都懒得洗一把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会让不化妆拒不出门的美眉很不服气呢。所以,化不化妆、花多少时间化妆,说到底关乎的是个人喜好。宸宸,我想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对化妆的事如此痴迷吧。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有人用来读书修性,有人用来睡觉养神,有人用来奔跑健身,也有人用来娱乐消遣。对于有些职业女性来说,化妆是一门必修课,是必备的职业修养,比如空乘人员、美容服务师等,得体的妆容既是对自信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劳心劳力的美丽是否值得拥有,不应是一道具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应是一道见仁见智的多元价值分析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部分女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打扮,有些人甚至不化妆根本不出门呢?

有调查显示,如果要男性来判断一个女性是否漂亮。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脸部,包括眼睛是不是够大、睫毛是不是浓密卷翘、皮肤是不是光滑嫩白等。如果一个女性恰好属于大眼睛、翘睫毛、皮肤白皙的行列,那就很可能让男性产生“她真漂亮”的心理潜意识,从而生发喜欢、想接近等情感。

依据晕轮效应,被认定为漂亮的女性也更容易被推断为有较好的工作能力,或者是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就可能获得更多的职场发展机会。由此可见,在男性相对占主导的职场中打拼,女同胞们花些时间来打扮自己实在是百利无一害的明智之举。既然个人外貌和职场价值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那么,早起化妆的辛劳权当是加班工作好啦。

吉姆·莱文说,激励使你开始,习惯助你坚持。宸宸,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同事不化妆不出门心理的概括写照。同事坦言,大家欣赏的目光会让她心情倍儿爽,这种最直接有效的刺激,让同事从中获得了强烈的心理满足。根据适应水平现象,如果同事坚持化妆或者化妆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增进这种满足感;相反,如果同事不坚持化妆,大家的赞美的关注消失了,就会使其心理满足感降到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这时,同事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为了持续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同事只能将化妆事业进行到底。久而久之,化妆就成了同事的一种心理依赖,成了一种戒不掉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不化妆不出门的女同胞,应属于自我追求完美的代表,她们在内心假想了不化妆不够精致不够完美的自己会遭到他人挑剔、嫌弃的目光。这样的自我内心投射,促使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自我美化,避免让他人看到一个糟糕的形象。还有一些人把妆容当面具,认为化妆品的覆盖和包裹可以把真实的自己安全地藏起来,给自己留出一个封闭的情绪缓冲区。

说到底,化妆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是不要让其成为卸不下的心理负担,不要让其成为摘不下的面具就好。工

猜你喜欢
倍儿满足感化妆
图说
生命的化妆
爱在路上
教师,独特的满足感
新中国同龄人
生命的化妆
推迟的满足感
老张回家记
那些回荡在马路上的歌声
少女的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