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留给我们什么

2016-11-25 13:39张界
今日海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界

长征留给我们什么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界

长征精神薪火不熄。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长征精神的时代光辉,时刻昭示后人坚定理想信念,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续写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长征是人间的奇迹,是英雄的史诗,是历史的丰碑;长征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长征,留给我们一组不可思议的数字。细细研读这些枯燥的数字,方能理解什么叫勇往直前,何为坚韧不拔,感受来自80年前的震撼。中央红军长征行程2万5千里,途经11个省,渡过几十条河流,翻越几十座高山,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攻占大小城市62座;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六七千人。长征途中年龄最小的女战士名叫王新兰,年仅11岁。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与红军长征相比,公元前2世纪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假日远行。

长征,留给我们一部生动的军事教科书。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战役,让我们在领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精神内涵的同时,更感受其战略思想与战术运用的登峰造极。“诱敌深入,运动歼之”“长驱直入,分进合击”“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实战策略,成为中外军事科学不朽的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军事斗争局势发生严重逆转,为了谋取战略主动,我党作出主动战略大转移的重大决策。湘江战役,苦战5昼夜渡过湘江,中央红军数量锐减至3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之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直罗镇大捷等教科书一般的军事案例接连上演,最终实现了战略大逆转。从此,红军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开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新格局。长征的胜利确立了正确军事思想在红军中的指导地位,使红军战略指导和作战指挥走向成熟。

长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壮美画卷。天当房、地作床,树皮野果当干粮;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这只以苦为乐的军队,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豪迈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一曲《十送红军》,最能表达普通民众的心声。在湘鄂赣,在川陕甘,在红军长征走过沿线,这样的歌谣从80年前一直传唱至今。“太阳出来暖洋洋,红军来了不纳粮。”“走路要走长征路,当兵要当红军哥。”“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一曲曲优美动人的歌谣,展示的是一幅幅军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动人画卷。

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富矿。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还是无坚不摧、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品格,都与长征所体现的为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一脉相承;长征路上,党性意识、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融合成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意识。

长征最终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许多年后,有一位老人用了三个字来概括这座富矿——当记者问及邓小平同志对长征的感受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跟着走”。

“跟着走”就是跟着党走,跟着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这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与坚守,是信仰的感召,是理想的闪光点。

“跟着走”就是团结协作、步伐一致的走。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

“跟着走”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是我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道路的伟大实践……

长征精神薪火不熄。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长征精神的时代光辉,时刻昭示后人坚定理想信念,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续写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猜你喜欢
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爷爷的长征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十送红军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