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长征精神指引 走好海南新长征路

2016-11-25 13:39杨娜
今日海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长征实事求是长征

文|杨娜

坚持长征精神指引 走好海南新长征路

文|杨娜

红军用生命与血汗谱写并捍卫的长征精神,演绎出的不忘初心、实事求是、顾全大局、锐意改革等精神内涵,仍是海南新长征的精神力量。

80 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所开展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凝结为国人的一段集体记忆——长征,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塑造了长征精神。历史的长征已经隐没,长征精神却仍不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从长征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演变成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畏艰难、甘于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集合。同时,长征精神也渗透到人们生活,扩展到各个地区,塑造了以长征精神为内核的地方精神,比如“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而海南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亦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海南精神”,使长征精神得以在海南坚守、阐释和发展,成为新时期指引海南发展的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与“海南精神”的历史书写

海南的历史书写了独特的“海南精神”。海南因地理位置特殊,在明朝以前多被中央政权定义为荒蛮之地,自明清后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大幅发展,不妥协、不放弃、自发图强是历代海南人的坚持,也是“海南精神”的雏形。

1926年,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在海口成立,海南人民自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引,经历了云龙改编、母瑞山火种不息、六连岭斗争、白沙起义、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建设、配合渡海战役,直至1950年海南解放,海南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核心的琼崖革命精神。1953年,毛泽东主席给海南的题词“加强防卫、巩固国防”成为当时海南岛的建岛方针,海南人在艰难的物质环境下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办农垦、守边疆、育橡胶,书写了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开发宝岛、建功立业的历史。1980年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海南克服重重困难建省办经济特区,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创造性的管理与发展体制,勇于探索、坚持创新的特区精神是这段历史强大的思想支撑。

发展是海南历史车轮向前推进不变的主题,坚持发展、创新发展是海南人不变的初心。漫长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海南人民求解放、奔自由、实现富强的长征之路。从最初的“自食其力”“自发图强”到“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理想信念的坚持,从“艰苦创业宝岛生根”的奋斗到“创新发展”的特区精神,这些都是“海南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达,是长征精神在海南真实的、具体的呈现。

新时期海南发展面临新征程

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发展步入新阶段。200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正式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对此前各时期开发海南政策的突破与创新,不但有效地利用了海南资源丰富的长处,实现了资源的组合利用、共生发展,而且对海南后续的发展进行了部署与规划,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为海南的发展做了方向性指引。2014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海南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有传承、区位上有优势、现实中有依据、人文上有特点、发展上有需要”,责无旁贷应承担起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任。

新转机也意味着新一轮极其艰难的“长征”。首先,立足现实创新发展依旧任重道远。无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无疑都为海南的换挡提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这些举措并非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南,海南需立

足于本土实际提出具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其次,海南亟须突破发展重围。当前的海南正处于发展重围之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海南经济上存在着先天与后天不足,因此,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直面内陆兄弟省份强劲的竞争,如何凸显出相当的竞争力或贡献值,如何塑造特色、彰显实力,突破被兄弟省份及南洋各个区域包抄的发展重围,是海南当前亟须破解的经济难题。最后,内部实力不足,亟待实现软实力的突破与发展。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两大要素:资源与市场。海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资源却相对匮乏,尤其是人力资源更长期困扰着海南发展。此外,海南市场小,辐射能力有限。因此,海南要真正实现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成功,不是易事,而是一次漫长的新长征。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新的发展路上需要付出具体的行动与实践,而行动与实践来自于内在的、强大的精神信仰力量。红军用生命与血汗谱写并捍卫的长征精神,演绎出的不忘初心、实事求是、顾全大局、锐意改革等精神内涵,仍是海南新长征的精神力量。

海南的发展须是不忘初心的发展。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也是推动海南发展的精神内核。长征是被迫作出的战略大转移,红军战士们秉持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为理想舍生死,用平凡的身躯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史上的传奇。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重重困难与壁垒,海南仍需要坚持长征精神,不忘初心坚持经济建设与发展,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奋斗不息,努力不止。

海南的发展须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发展。长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过程,经历了初期湘江战役等的失利,到纠正博古、李徳的错误领导,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再到舍弃川西、转战陕北的战略决策,以及后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战役的出奇制胜,隐藏在背后的作用力就是实事求是。海南在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抓手的发展新征程中,要继续植入长征的实事求是精神,求真务实,进一步加强对省情民情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掌握最真实的信息,发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实事求是地分析海南的优劣势,努力使各项决策部署符合客观情况;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真正实现可操作、可实践、可运转的务实发展。

海南的发展须是顾全大局、全面协调的发展。长征作为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任何的分歧与不一致都可能给革命带来巨大的损失,能否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直接决定了长征的成败。因此,顾全大局是长征之魂。走好海南的新长征同样需要有大局意识。发展从来就不是一项简单的线性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统筹岛内各方利益,实现岛内的和谐共同发展,还需协调与内陆各兄弟省份尤其是广东、广西之间的关系。所以,坚持长征精神的指引,就要求海南在发展过程中应有大局意识,从战略高度认清和坚持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总趋势,构建绿色海南、和谐幸福海南。

海南的发展须是锐意改革、创新的发展。长征没有教科书,长征是一次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创新之旅。通过创新,红军选择了正确的转移方向,提出并坚持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通过创新,红军创造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功突围,保存了革命火种;通过创新,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断更新群众路线、民族宗教政策,获得民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海南的发展也没有教科书。当下走好海南新长征路也亟须培养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做好“多规合一”、行政审批、司法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解放思想创新国际旅游岛建设、海洋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唯有立足海南实际,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海南的新长征才能取得真正胜利。

80年前的长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永在,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海南人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培育出“海南精神”,才使得海南在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长征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只有持续地走在长征路上,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海南精神”,不断阐释、坚持和发展长征精神。

(作者系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

猜你喜欢
新长征实事求是长征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爷爷的长征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定乾坤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梦想铸就飞天路 开启航天新长征
联想超融合的“新长征”
南海局势与中国的“新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