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九辩》校证(二十九则)*

2016-11-25 01:29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魂魄文选

王 伟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九歌》、《九辩》校证(二十九则)*

王 伟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今本《楚辞·九歌》《九辩》的部分内容有倒脱衍讹等错误现象。通过利用《楚辞》文本及王注《楚辞》之用语规律,并充分参考和吸收前儒时贤于《楚辞》或于其它典籍尤其是小学类典籍的研究成果以之校勘,将有益于《楚辞·九歌》《九辩》文本的进一步校理以及相关学术史的梳理。

楚辞;九歌;九辩;校证

一、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①

一本“灵”下有“子”字。

按:“灵”字不误。吴棫《韵补》[1]4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31、王念孙《广雅疏证》[3]463引此即皆作“灵”。《文选·九歌》篇(下文简称《文选》本)、朱熹《楚辞集注》(下文简称朱本)并同。

二、九歌·云中君:极劳心兮忄蟲忄蟲

忄蟲,一本作忡。

按:作“忄蟲”是。《文选》本、朱本并作“忄蟲忄蟲”是证。此外陈彭年《广韵》也谓“忄蟲忄蟲,忧也。出《楚辞》”[4]7。是唐宋以来所见王本皆如此。而陈第《屈宋古音义》[5]203、蒋骥《山带阁注楚辞》[6]52本及顾炎武《唐韵正》[7]232-233、王念孙《广雅疏证》[3]668、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8]78,引此也皆作“极劳心兮忄蟲忄蟲”,是足证王本不误。

三、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

眇,一本作妙。

按:“眇”字不误。“眇”、“妙”为古今字,如桂馥《札朴》即谓:“古妙字皆作眇。”[9]178而此也与徐富昌强调的《老子》“帛甲本、帛乙本皆作‘眇’,王本作‘妙’”者同例也[10]99。此外,郝懿行《尔雅义疏》引此即作“美要眇兮宜修”[11]434。《文选》本、朱本并同。

四、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

未,一本作归。

按:据王注“瞻望于君,而未肯来”云云,则王本作“未”。明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先后引此即皆作“未”[12]140,373,是所见不误。《文选》本、朱本并同。

五、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一)柏,一本作拍。

刘永济《屈赋通笺》引戴震说,并谓“戴说是。字本作拍”[13]92。

按:《文选》本即作“拍”。而明陈第《屈宋古音义》本也作“拍”,其自注并谓:“拍,《周礼·醢人》:‘豚拍、鱼醢。’绸,衾褥也,以薜荔与蕙为之,言其香洁。”[5]203是据陈注,作“拍”为是。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6]53、胡文英《屈骚指掌》[14]46本皆作“拍”,而欧阳询《艺文类聚》[15]1393、王念孙《广雅疏证》[3]435以及毕沅疏证《释名》引此也皆作“拍”[16]200。是皆取舍有本。

(二)荪,一本作荃。

按:朱本也作“荪”,而据王注“荪,香草也”云云,当作“荪”是。钱绎《方言笺疏》[17]546及迟铎《小尔雅集释》[18]307引葛其仁《小尔雅疏证》也皆作“荪”。

六、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谭介甫谓:“按鸟不会常栖居屋上。据注‘水’当为‘鱼’的误字。……盖谓鸟栖居屋上,鱼游堂下,必无此事,作为上文的譬词。”[19]307

按:谭先生所言新颖可从。本句当与《小雅·白华》“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意义相仿,即皆以鸟兽失所而喻所求不得。而参之《白华》篇“鹙、鹤”并举, 则本句“鸟”相对应的不当是“水”,而应正是谭先生所言之“鱼”也。

七、九歌·湘夫人:擗蕙櫋兮既张

櫋,一本作槾。

按:“櫋”字不误。“櫋”常误为“槾”,如《释名》“梠,旅也,连差旅也。或谓之櫋”条,毕沅曰“‘櫋’,今本作‘槾’,误也”是证[16]184-185。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此正作“櫋”[2]449,是说有所据。《文选》本、朱本并同。

八、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

镇,一本作瑱。

按:《文选》本、朱本并作镇。然据《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句,洪兴祖《补注》谓“《周礼》:玉镇,大宝器。古书作瑱”云云,则当作“瑱”是。吴棫《韵补》“蘅”字注引此也作“瑱”[1]48,是宋人所见犹不误。

九、九歌·大司命:使冻雨兮灑尘

灑,一本作洒。

按:此“洒”读为“洗”,与“灑”通假,如宋丁度《集韵》“灑”字注谓“或作洒”[20]467,是其义无别。但据丁度《集韵》“冻”字注:“《尔雅》‘暴雨谓之冻雨’。郭璞曰:今江东呼夏月暴雨为冻雨。引《楚辞》‘使冻雨兮灑尘’。”[20]4是宋人所见郭璞《尔雅》本尚作“灑”。此外,《艺文类聚》“雨”字条引本文也作“灑尘”[15]26,是唐人所见王本也如此。朱熹《集注》并同。

十、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洪兴祖谓:“王逸无注,古本无此二句。……此二句,《河伯》章中语也。”朱熹《集注》赞同洪说,也谓“当删去”。

按:《艺文类聚》“河水”条引文谓“《楚辞》曰‘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15]156;而“龙”字条引文谓“《楚辞》曰‘与汝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15]1664,其引文迥然分明,是我们认为“河水”条之引文即《少司命》文,虽“起”字与今本异,但也足证欧阳询所见本有此二句。此外,《文选》本也有此二句,胡克家《考异》虽也主张无此二句为是,但胡氏也指出五臣济所见本有此二句[21]1526。而览之本篇,“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晞女髪兮阳之阿”四句一气呵成,是有此二句方是。故胡文英《屈骚指掌》即谓“洪兴祖云古本无此二句,古本岂能先于王逸及《文选》哉。疑而存之则可,坊本直删之,邻于妄作矣”[14]60。

十一、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疑此二句误倒。

按:本篇强调的是“生别离”而不是“新相知”,其强调之内容当在后才是。如《水经注》卷二十六:“故《琴操》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堕。”[22]615其辞如此可为明证。此外,后世乐府诗《艳歌何尝行》与《双白鹄》化用此意也是“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则也可为旁证。

十二、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

声色,一作色声。

按:朱本及陈第《屈宋古音义》皆作“色声”[5]207。但“声色”一词典籍习见,如《庄子·天地》“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盗跖》“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等皆是。且据洪注“有声者以声闻,有色者以色见”云云,是洪氏所见王本也是作“声色”也。

十三、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一本“横”上有“水”字。

姜亮夫谓:“若无水字,则句义不贯。”[23]240

按:端平本朱熹《集注》作“横波”,注谓“横,一作水扬”,而近年所出中华再造善本《楚辞集注》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嘉定六年章贡郡斋刻本影印,时代比端平本早22年,则仅谓“横一作水”[24]。据此,本句歧义重出。而揣其文义,似作“水横波”为是。何剑熏《楚辞新诂》即谓“‘横波’当从一本上增‘水’字”[25]104。

十四、九歌·河伯: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谭介甫谓:“洪补引《括地图》说:‘冯夷常乘云车,驾二龙。’我疑那一句即是根据这两句说的,所以今本‘水车’的‘水’字本在上句‘横波’上,但脱去‘乘’下的‘云’字了,这是很明显的。”[19]333-334

按:据谭先生所言,则本句为“乘云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揆情度理,谭先生所言近是。如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与。”[21]900是言“载云车”;而陆机《前缓声歌》:“清辉溢天门,垂庆惠皇家。”李善注:“《淮南子》曰:冯夷,大禹之御也。乘云车,排阊阖。”[21]1315是言“乘云车”。凡此皆与谭先生校“乘水车”为“乘云车”义近。而曹植“六龙”、“云车”并举或本即化用本篇所成。

十五、九歌·山鬼:猿啾啾兮又夜鸣

又,一作狖。

按:《文选》本作“狖”,是唐人所见犹有作“狖”者。而端平本朱熹《集注》虽作“又”,但章贡郡斋刻本《集注》则作“狖”[24],是其所见本自有作“狖”者。此外,顾炎武《唐韵正》“鸣”字条[7]296及王念孙《广雅疏证》[3]1465引此以及胡文英《屈骚指掌》[14]73本也皆作“狖”。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正文虽作“又”,但其自注也谓“宜作狖。音又”[6]65。且“猿(猨)狖”一词典籍习语,是揆之情理,自以作“狖”是。

十六、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

萧萧,《文苑》作搜搜。

按:“萧萧”不误。吴棫《韵补》“萧”字注引此也作“风飒飒兮木萧萧”[1]52,是宋人所见犹有作此者。而王念孙《广雅疏证》[3]67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1178引此也皆作“萧萧”,且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萧”字条并谓“九歌、山鬼与忧韵”[2]1414。是说有所本。《文选》本、朱本并同。

十七、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吴戈,一本作吾科。

按:据王注“戈,戟也。甲,铠也。言国殇始从军之时,手持吴戟,身被犀铠而行也”云云,是王本作“吴戈”。作“吾科”者当以声近而误。如王念孙《广雅疏证》于“吴魁”条即谓:“《楚辞·九歌》‘操吴戈兮被犀甲’,王逸注云或曰‘操吾科’。吾科,楯之名也。吾科与吴魁同。《太平御览》引《广雅》作‘吾科’。科魁声相近故。”[3]1010-1011此外,钱绎《方言笺疏》说并同[17]743。是朱本作“吴戈”不误也。

十八、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

坠,一作隧。《文苑》作怼。

按:据王逸“坠,落也”之训,是王本作“坠”。而吴棫《韵补》引此也作“坠”[1]63,是宋人所见犹不误。

十九、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子魂魄,一本作“魂魄毅”。

闻一多《校补》谓:“当从一本作‘魂魄毅’。王《注》曰:‘魂魄武毅。长为百鬼之雄也。’是王本有毅字。《文选》鲍明远《出自蓟北门行》《注》引亦作‘魂魄毅’。朱本,元本,王鏊本,朱燮元本,黄省曾本,大小雅堂本并同。”[26]39而谭介甫则谓“‘子魄毅’应是原文,余皆非是,盖屈原称屈匄为‘子’,可见他对主帅的尊崇”[19]80-81。

按:《文选·出自蓟北门行》李善注引此即作“魂魄毅”[21]1321。而刘永济也谓:“考异曰:一云‘魂魄毅’,一云‘子魄毅’。刘师培曰:文选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注,引作‘魂魄毅兮为鬼雄’。按详叔师注,则王本原作‘魂魄毅’。明朱燮元本、黄省曾本,皆同。今改复王本之旧。”[13]94是为闻说先导。此外,顾炎武《唐韵正》“弓”字注引此也作“魂魄毅”是不误[7]223。

二十、九辩·一:萧瑟兮,草木揺落而变衰

黄灵庚谓:“《刘考异》谓《文选·秋兴赋》注引萧作風萧。庚案:……考《文选》卷一三《秋兴赋》引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亦作萧。又考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取式此语,盖萧前有风字。李注无引《九辩》文也。其谓萧風萧作者,不知所据本。”[27]579

按:黄先生所谓“萧作風萧者,不知所据本”之论断明显失察。胡克家刻本《文选·秋兴赋》曰“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赋文即作“風萧”者也[21]586。而作“風萧”者显系后起之异体字。《艺文类聚》“秋”字条引此即作“萧”字[15]49,是欧阳询所见尚不误。此外,李善注王粲《登楼赋》[21]491、谢惠连《秋怀》[21]1078、曹丕《燕歌行》[21]1284等引此也皆作“萧瑟”。是唐人所见一致。《文选》本、朱本并同。

二十一、九辩·一: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

刘永济谓:“王闿运本清改作晶。按瀞当是氵靚之或体。氵靚,说文:‘冷寒也,楚人谓冷曰氵靚。’义与凊近。今本作清者,凊之通借。吕览有度篇:‘清有余也。’注:寒也。庄子人间世:‘爨无欲清之人。’释文:‘凉也。’皆应作凊。一本作平,王本作晶,则嫌与下清韵复而妄改也。”[13]73

二十二、九辩·一: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羁旅”二字疑衍。

按:“廓落兮,而无友生”与“惆怅兮,而私自怜”正两两相偶,多此“羁旅”二字则觉词气不律。吴棫《韵补》“怜”字注引此即作“廓落兮,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1]23。是宋人所见犹有不误者。

二十三、九辩·三:奄离披此梧楸

二十四、九辩·三:收恢台之孟夏兮

二十五、九辯·三: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黄灵庚谓:“《文选》六臣本谓挐、‘五臣本作拏’。庚案:作挐者是也。”[27]601按:黄先生所言甚是。《说文》许注“拏”谓“牵引也。从手,奴声”。而段注谓“各本篆作‘拏’,解作‘奴声’。别有挐篆,解云‘持也。从手,如声。女加切。’二篆形体互讹,今正。挐字见于经者,僖元年‘获莒挐’,三传之经所同也。其义则宋玉《九辩》曰:‘枝烦挐而交横。’……凡若此等,皆于牵引义为近。”[2]1308段说甚核。而饶宗颐先生《敦煌本〈文选〉斠证》也指出《西京赋》“熊虎升而挐攫”之“‘挐’字,永隆本与各刻本同,高步瀛引段玉裁说,以今本《说文》拏、挐互误,‘……至于烦挐、纷挐字,当从如,女居切’。案本书《九辩》‘枝烦挐而交横’,挐字从如”[33]408。是“挐”字不误也。

二十六、九辩·五: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徐仁甫谓:“五臣济曰,言代(世)衰之时,则必变古之法,改常之道。按原文当是‘世衰兮变古易俗’,因‘衰’与‘肥’协韵而倒也。”[34]206

按:原文本通,不必如徐先生所言而校改。顾炎武《唐韵正》“衰”字条引此即作“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7]239。是不闻协韵之说。《文选》本、朱本并同。

二十七、九辩·六:泊莽莽与壄草同死

泊莽莽,一本作泊莽莽兮。

按:本段句例,皆上句用“兮”字,而下句无论句中或句尾皆无此字。是以此例之,一本“泊莽莽兮”之“兮”当为误衍。而李善注《文选·辩命论》“徼草木以共雕,与麋鹿而同死”句引此作“宿莽与壄草同死”[21]2349。文字虽与今本小异,然无“兮”字明也。

二十八、九辩·六: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榘而改凿

刘永济谓:“按朱熹集注以此下连前为一篇,改固为同,以叶通、从、诵、容。他本无作同者,惟江氏韵读从之,曰:‘当作同。’今用朱、江说改与上四韵叶。”[13]74而蒋天枢则谓:“朱子《集注》谓‘固’当作同,江有诰《楚辞韵读》从之,非是。‘固’与‘凿’韵。”[31]108

按:蒋先生所言甚是,“固”与“凿”本韵也,如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凿”字条即谓“宋玉九辩与〇固教乐高韵”[2]1412。且东方朔《七谏·谬谏》“夫何执操之不固”之“之不固”也显系本源于此。而吴棫《韵补》“凿”字注引此即作“固”[1]85。是早于朱熹之宋人所见犹如此。

二十九、九辩·九:被荷裯之晏晏兮

《艺文类聚》作“披荷裯之炅炅”[15]1400。

按:清人王念孙《广雅疏证》[3]87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685、钱绎《方言笺疏》[17]247、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8]94,265引此皆作“被荷裯之晏晏”。是其所见一致。

注 释

① 本文以《四部丛刊》影印江南图书馆藏明翻宋本《楚辞补注》为校证底本。

[1] 吴棫.宋本韵补[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 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陈彭年.宋本广韵[M]//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 陈第.屈宋古音义[M]//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北京:中华书局,2008.

[6]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顾炎武.唐韵正[M]//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 桂馥.札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 徐富昌.从简帛本《老子》观察古籍用字问题——以古今字与通假字为中心[M]//陈伟.简帛(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 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 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 刘永济.屈赋通笺:附笺屈余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 胡文英.屈骚指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79.

[15] 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 刘熙.释名疏证补[M].毕沅,疏证;王先谦,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

[17] 钱绎.方言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8] 迟铎.小尔雅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 谭介甫.屈赋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0] 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1] 萧统.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2]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3]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24] 朱熹.楚辞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5] 何剑熏.楚辞新诂[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6] 闻一多.楚辞校补[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7] 黄灵庚.楚辞异文辩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28] 顾野王.玉篇[M]//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9] 黄生.字诂义府合按[M].黄承吉,合按.北京:中华书局,1984.

[30] 朱季海.楚辞解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1] 蒋天枢.楚辞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2] 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3] 饶宗颐.敦煌本《文选》斠证[M]//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4] 徐仁甫.楚辞文法概要[M]//广古书疑义举例——楚辞文法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14.

(责任编辑 龚 勤)

(29 Items of)The Proofreading of "Jiuge" and "Jiubian"

WANGWei

(College of Humanit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In current editions of "Jiuge" and "Jiubian", there are some verbal errors like reversing, missing, redundancy and so on. On that account, there is a necessity for emendating the texts and rewrit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in "Jiuge" and "Jiubian", both of which are chapters in "Songs of Chu" by combining the articles of "Songs of Chu" itself, including the rules annotated in the text of Wang Yi’s "ChuciZhangju" and reference books about "Songs of Chu" or other classical literatures, especially those studying in philology.

"Songs of Chu";"Jiuge";"Jiubian";proofread

2016-01-1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辞》校证”,项目编号:14FZW025。

王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10.3969/j.ISSN.2095-4662.2016.04.010

I222.3

A

2095-4662(2016)04-0051-06

猜你喜欢
上海古籍出版社魂魄文选
画与理
画与理
邻父伐树
画与理
画与理
登楼
夜 居
考古是“神马”
夜 居
心中无鬼安魂魄 脚下有根正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