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生活的非农业院校《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探索与实践

2016-11-25 08:35开振鹏陈珊珊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需求协同创新

开振鹏 陈珊珊

【摘 要】面对人们对健康饮食日益提高的需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非农院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本课程建设面向大众社会生活所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建立院所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学生创建深入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条件;通过与社区合作,搭建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向百姓传播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科学知识中受益。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需求;协同创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由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转基因和非法添加等引起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屡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于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已经在多所院校设置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同时国家也在各农业院校中开设了《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农药残留分析》等专业课程[1-2]。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到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大事,然而当前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普遍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媒体和网络时常会有一些对农产品安全问题不科学的报道。除了要培养专业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人才队伍,我们有必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知识传播到更多的人群。在广大非农院校中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他们向各自的家庭传递相关知识,不失为向广大民众进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面向我校所有学生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本课程面向大众社会生活所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建立院所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学生创建深入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条件;通过与社区合作,搭建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向百姓传播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科学知识中受益。

1 面向社会生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作为非农业院校开设的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课,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首要是考虑课程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农产品中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明确残留限量的含义,科学地认知农药、化肥、兽药等农用化学品和转基因农产品,掌握日常生活中消除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方法。并且我们设置了社会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授到中小学、社区和自己家庭。有别于农业院校教授的专业课程,我们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检测技术,但是要求全面地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明了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检测的方法和避免的手段,更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会如何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

2 多样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本课程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第一阶段,让学生参与质标所组织的面向全市市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工作,让学生统计归纳出排名前十位的当前市民最想知道和最缺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通过该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广大市民的问题开始本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通过参与该项调查工作,学习了专业调查工作如何开展,学会了如何与普通市民交流沟通。

在农产品中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同学对以近期大家关注过的“镉大米”、“毒豇豆”、“瘦肉精”、“毒奶粉”等热点事件进行课堂讨论,让大家分析产生这些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再由老师讲授专业的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转基因和非法添加等知识。在本章节课堂讲授之后,组织学生就转基因农产品问题开展辩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老师做一些客观的点评。

在农产品检测技术环节的教学中,我们将课堂直接搬到了质标所专业的检测实验室,观摩并参与质标所的农产品重金属、食源性微生物、农药、真菌毒素等检测工作。让学生在现场的观摩和实际的操作中了解不同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质标所的专业检测人员还教会学生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和农产品取样技术,为本课程最后安排的社会实践工作打好基础。检测技术环节的教学环节之后,我们还安排质标所资深的检测人员与同学们座谈。在交流座谈中,让学生了解了当前各种农产品主要的污染物质,使学生深入理解残留限量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消除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方法的教学,采用了学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将这部分的内容的教学放到了普通实验室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常用的消除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方法。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的农产品进行清洗,取样之后由同学们去质标所进行残留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和适用范围。这种体验式的教学和学生亲自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

3 社会服务实践让学生成为老师,为更多人服务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3]。为了让学生将课堂所学服务于社会,本课程最后安排了学生社会服务的实践工作,并将此作为评价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的最重要指标。我们共为学生安排了三项社会服务工作:1)让学生作为义务讲解员,参加质标所每年例行的为奉贤区中小学生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活动;2)安排学生去学校周边的社区,开展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义务宣传工作,为市民们免费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服务,演示科学的农产品清洗方法和有毒农产品的识别方法;3)组织学生为本校食堂师傅传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学生们自愿参加其中的一项服务,老师对他们的表现打分。

参与这项社会服务工作之后,同学都表示第一次真切地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这么好地服务于社会,他们今后有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相关的学习和工作中来。

4 院所合作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让探索性的学习在课外延续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需坚持一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要实现这一目标,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优良的实践育人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5]。但是单纯依靠高校的力量,很难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质标所的合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和创新研究提供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我们鼓励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课外尤其是寒暑假期间,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与农产品安全有关的创新项目研究。有兴趣的同学,我们让他们四至五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老师和一名质标所研究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如何选题、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和最终的项目验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届学生完成了《草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技术研究》《干燥工艺对香菇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大豆油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这些学生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申请了两项专利。

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有句名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6]。同学们通过参加这些创新项目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科研的素养。这些同学中,部分同学考取了研究生,部分同学留在质标所或者去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5 结语

在全民关注饮食健康的今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农科院质标所携手面向非农院校的学生开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本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突出了面向大众生活所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搭建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向百姓传播的平台,建立院所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学生创建深入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科学知识中受益。本课程建设为全国非农院校开设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课程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永哲,贾海飞.农药残留分析课程教学特点分析与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9:147-149.

[2]陈晶,张江.高职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 2016,1:27-27.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4]张德高.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7-20.

[5]白俞春,邹国忠.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2,9:239-240.

[6]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需求协同创新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