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

2016-11-26 02:06何柳青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女性形象

何柳青



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

何柳青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对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感受,尤其是对当时中国的女性。他笔下的《京华烟云》向来都有“现代红楼梦”之称,书中以女性为主要描述对象,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女儿国。不同的女性有着不同的人物性格,每一位女性都吸引着读者不断深入去挖掘,受到了读者热烈的追捧。尤其是在《京华烟云》改成了电视剧之后,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股追迷林语堂的热潮。本文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

一、《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

(一)姚木兰

姚木兰是全书的女主角,是一位同时接受了儒家和道家文化影响的新式女性,有着崇尚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一面。在当时那个年代,姚木兰是一位非常进步的女性,并且是完美无缺的女人。然而,无论多么追求自由和强调独立,她始终是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之中的大家闺秀,始终都受到传统封建道德思想的束缚。尽管她与孔立夫两情相悦,但始终无法摆脱封建观念对她的控制,面对着家族对她未来生活的指手画脚,她始终不敢反抗去追求自由的恋爱,最终不得不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曾荪亚。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愉快。在丈夫钟情于别人时,她为了稳定家庭和顾全大局,选择了宽容和忍让,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为家庭赢得了表面上的和谐。姚木兰的悲剧是儒家道德礼教的直接产物,是现代社会所完全不能接受的结局。她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活得没有自我,处处为别人着想。而这一切表现出木兰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二)孙曼娘

不同于姚木兰接受过新式教育,孙曼娘是典型封建时期的女性。那个时候的女性讲求从一而终、三从四德,孙曼娘也是如此。她一声把感情全部寄托在曾平亚的身上,认为得与失都是命里的安排。曼娘是作为冲喜的用品嫁进曾家的,她即使知道这一点也并没做出任何的反抗。她代表了典型的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妇女的形象。她的悲剧是旧中国妇女的悲剧。林语堂站在男性的视角塑造了这么一位温柔贤惠的好女人。

(三)姚莫愁

作为姚木兰的妹妹,姚莫愁的性格却完全不同于姚木兰。她一直大胆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真爱,但无奈最后却以悲剧收尾。莫愁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年轻人要想冲破传统封建文化的束缚,追求自我解放,想要自由恋爱是多么的困难。而婚后的莫愁让人不可思议,她嫁给孔立夫并不嫌弃丈夫经济拮据,甚至拿出自己的嫁妆作为二人过日子的经济来源。而且莫愁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勤俭持家,体贴丈夫。不仅没让花她钱的孔立夫感到自己身为男性的尊严受到侮辱,并且还帮助丈夫度过人生最惨淡的日子,在乱世中避开危险,保护自己。给堵着展示了贤淑妻子的典型模样。

(四)牛素云

《京华烟云》中的牛素云是一位几乎让所有人都憎恨和讨厌的女人,她性格比较的复杂,需要读者通读全文去理解这一女性的形象。牛素云从一开始尖酸刻薄并且争强好胜,到后来在危险的乱世中良心的发现,都表现出了牛素云收到悲惨人生控制的改变。然而几乎没有一位读者就同情她,尽管她也是一位封建传统文化的受害者。牛素云争强好胜的性格,眼里容不得别人比他过得好。从小生活优越,任何想要的东西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对现在生活的不满,从而不断地和别人争斗。她的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这种强烈的对比体现了素云性格的复杂性。牛素云的死和姚家的王府花园被强占这两件事上的反映很好诠释了素云内心的善良。

二、《京华烟云》表现出林语堂的女性观

接受西方先进社会教育的洗礼,林语堂表现出了对传统道德对女性束缚的否定。他主张女性应该获得解放,女性不仅要获得社会上的尊重,还要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另外,受到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林语堂从小就对女性充满了尊敬。林语堂对女性的尊重与崇拜思想导致了他对女性在《京华烟云》中的塑造堪称完美。尤其是姚木兰,这一位接受了新兴思想,性格中有着道家的洒脱豁达,以及儒家的知书达理的女性。

林语堂在塑造女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从男性视角去审视和塑造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这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惯例思维中,女人始终是为了男人而活。当然林语堂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描写也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作者尽全力为我们描绘了许多值得称赞和崇拜的女性形象,在另一方面作者没有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扎根于中国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之中。这样就导致了他笔下人物形象的复杂。

三、结语

《京华烟云》向观众展示了精彩纷呈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林语堂的女性观。而且作为接受当时先进文化思想的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作品值得广大读者深入进去,挖掘蕴含在其中的深意。

参考文献:

[1]朱静.从《京华烟云》看精彩纷呈的女性群像[J].电影文学,2012(8):111~112

[2]高雪.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7~8.

[3]张业,杨蓉.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中曾家三媳妇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2(26).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摘 要】林语堂是现代文学的大家,《京华烟云》作为其代表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从传统文化角度来分析《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进而分析了林语堂的女性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角度 京华烟云 女性形象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女性形象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用梁实秋的文学批评分析《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形象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