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出土北宋木俑考析

2016-11-26 04:36曹冬梅
长江丛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铠甲武士泰州

曹冬梅



泰州出土北宋木俑考析

曹冬梅

【摘 要】俑是一种用木头、陶瓷土、铜铁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陪葬的物品,是满足人死后追求灵魂安慰的一种象征性东西。古人事死如生,将生前所拥有的奴仆和金银财富都随葬到墓中,供在另一个世界使用。近年来江苏泰州出土有北宋时期的木俑,展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木俑 泰州

俑的出现是古代以人殉葬观念变化后的产物,据考古发掘发现,我国商朝墓葬中用真人殉葬,随着时代的发展,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来取代活人,后来感觉刍灵不够生动,于是俑这种像人的冥器出现了。

一、宋代墓俑的几个特点

(一)盛行纸质明器,墓葬俑类减少

目前发现最早的木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一件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表明以俑陪葬的滥觞,其后俑逐步成为了主流,从秦汉直至隋唐时期都很盛行,而且时代越早艺术感染力越高。

宋元时代,随着佛教的盛行,由土葬变为流行火葬。宋代墓葬也一反唐代用大量陶俑等明器随葬的习俗,仅有少数碗、罐之类,而用纸扎糊偶人明器,在葬前焚烧,因而出现墓中陶俑等随葬品骤然减少的现象。虽然如此,宋代用俑陪葬的习俗还是存在的,其质地也不外乎木质、石质、瓷质、陶质几种,而陶俑在宋代明器中仍占主要地位,只是出土数量较以前大为减少。俑的身份简化为文武俑、男女仆俑为主,武士俑的形象大都身披铠甲,头戴兜鍪,鍪顶竖火焰形缨饰,侧面有护耳,有的向上飘起,形似双翼,手持兵器,竖眉怒目,立于椭圆形底座上,有如现世真正的武士。文官俑除手握笏板,笔直站立外,有的身体还向不同方向倾斜,就像现实人物的简化版。

(二)宋代神煞俑的构成

宋代因受当时流行的堪舆术的影响,俑群中反映出行仪卫和家内奴仆的形象减少或消失,神煞俑逐渐增多,以求趋吉避凶。所谓神煞俑又叫神怪俑,是指墓葬中随葬的有镇墓辟邪和压胜作用的人物俑、动物俑或其他造型特殊的俑类。宋代的神煞俑基本包括镇殿将军俑、镇墓兽、十二生肖俑、人首鱼身俑、人首蛇身俑、人首鸟身俑、伏卧俑等。镇殿将军是古时朝廷新年朝会时立于殿角的武装侍卫,身上穿有甲胄,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正旦大朝会,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顾名思义是镇守大殿的将军。人首鱼身俑又叫“仪鱼”,最初出见在隋代河北地区,后来多见于唐代河北和河东地区中下阶层的墓葬中,晚唐五代时更是传播到广大的南方,并开始出现在一些高等级墓葬中。蛇体双人首的俑叫“墓龙”,人首鸟身的俑叫“观风鸟”。

(三)独具特色的十二生肖俑

以生肖俑随葬的习俗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在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体系,并一直沿用到宋元。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安放都有严格的排列顺序,一般分别放在于墓室四角,东、南、西、北各放3个,从老鼠为始,到猪结束,按从南到北顺时针的方向安放,表示它们在一天轮流值班,守护着墓主。

二、泰州出土宋俑的概况

江苏泰州地处东南,宋代因盐业运输的发达带来经济的繁荣,地下墓葬的出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1951年在泰州北郊森森庄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一年后又在这座墓的东侧挖到另一座同类的墓葬,出土了不少随葬器物,棺里尸体已经严重腐烂,但是有木俑、四角木头亭子、墓地记、铜钱、金镯子、锡编钟、瓷碗等随葬品。由于这几处墓葬均未经科学发掘,墓葬的葬式及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已无法得知,但是其中出土的几件木俑却是显得十分珍贵。

三、相关文献和泰州宋墓相关出土文物分析

从文献和出土文物可以知道,森森庄前后共出土了一块半木质墓地记和三块石质墓志铭,木质墓地记一是北宋元丰八年马氏四娘子木墓地记,另半块文字模糊不可辨,墓志铭一是《宋故将仕郎守泰州司马姜君墓志铭》,另外两块墓志一是1958年普查时了解的姜氏墓志,但是志石已散失。还有一方墓志,在清代出土,墓主人姜谔,道光年间被泰州姜荃收藏,《民国泰县志稿》曾有著录。上述三块墓志主人分别为姜仁惠、姜仁惠女儿姜氏,姜仁惠儿子姜谔,他们分别死于北宋至和三年、治平三年和嘉 三年,这些情况说明这里是北宋至和到治平年间姜仁惠的家族墓。据墓志铭记载,姜仁惠是泰州的一个大富豪,生活在北宋中晚期,那时的泰州已发展成一个以盐、粮集散为主的内河港口城市,已有“淮海名区”之称。

姜氏家族墓中出土随葬品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经破损严重。此墓有木构明器六十多件,现在可看出形状的是一个四角攒尖亭屋顶,另外就是一些散落的斗拱、雕刻构件等,有锡编钟十四只,尺寸虽小却与真器无二,扁圆形,环纽弧肩,自肩向下渐大,小小钟身上还铸有莲瓣纹、几何纹等三层图案,应属明器类的乐器。有锡飞鱼虽残能见器形,龙头鱼身,张口卷舌,齿尖利,两眼圆瞪,鼻卷曲,头长双角,下有龙须。鱼身扁长,满饰鳞纹,鱼翅张开,似腾空起飞。如此多的锡器也是宋代社会风俗的缩影,文献中的记述表明,宋代社会普遍使用锡器,特别是将大量锡器作为殉葬品。

墓葬中保存最好的是木俑七件,其中人俑五件,猪俑二件,出土时俑的表面涂粉,现在已经剥落。特别是其中的武士俑给我们传递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信息,原来宋代就是如此的不同。可以想象,这些随葬品如果完整当是一个地下庄园的世界,飞檐斗角,屋舍俨然,中有编钟以奏乐,旁有侍从供驱使,文武守卫在身旁。

四、从泰州宋俑的几个细节看其历史价值

泰州出土宋俑最大的价值体现在武士俑上,我们可以从其一些细节来做一个认识。武士俑陪葬古已有之,且不乏精品,他们默默保卫着主人,一副威武的样子,最可贵的是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时铠甲戎装的模样,秦始皇兵马俑、汉唐武士莫不如此。泰州宋墓出土的武士俑也有自己的味道,先看看他的样子,头戴圆形兜鍪,两侧有凤翅形装饰,肩部有披膊,带子在颈前结成一个蝴蝶结,上身前后穿着胸甲和背甲,再用带成纵横十字形来束住铠甲,腰部有带,正背面分别装饰菱形和方形带銙,下部系着两片膝裙。再看人物面部,浓眉大眼,面带微笑,手腕部有圆孔,表明原来手中应该持有武器,可惜已没有了。这件武士俑最珍贵的是为我们保留了宋代铠甲的原始信息。铠甲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 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开始用铁制造,改称从“金”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胄是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又称兜鍪、头鍪、盔等,宋朝以后,兜鍪又多称为“盔”。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所以“甲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

文献记载,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三等。关于宋朝盔甲形制,庆历四年出版的《武经总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前集卷十三《器图》中,有五种盔甲和一种马甲的示意图。盔甲图有简要说明:“其制有甲身,上缀披膊,下属吊腿,首则兜鍪顿顶”。宋朝盔甲中比较典型而又精坚的盔甲为步兵盔甲,术语叫“步人甲”。其形制如下:身甲为一整片,由十二列小长方形甲片组成,上面是护胸、护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往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身甲上缀披膊(《器图》中又称“掩膊”),左右两片披膊在背后联成一体,以带纽结在颈下。头盔呈圆形覆钵状,后缀护颈(术语叫“顿顶”),顶部插着三朵长缨。这些特点在这批木俑里大多都有反映,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感性认识。

从全国来看,北宋木俑出土不多,主要有1953年浙江杭州老和山宋墓出土木俑,直立,头戴冠帻,宽脸长耳,身着圆领广袖长袍,双手似持笏拱于胸前,闭目沉思,属于文吏。北京大兴县马直温夫妇墓出土木俑13件,多为生肖俑。江苏江阴北宋至和二年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出土木俑33件,其中有文武士俑、生肖俑、四灵和动物俑。泰州宋墓出土的这件木俑时代和江阴宋墓相近,虽然尺寸不大,但它身材各部位比例准确,人物面部刻画简洁,表情生动传神,衣纹转折曲折有致,反映出那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特别可贵的是木俑的装束服饰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军士的原始风貌,与文献记载十分吻合,因而可以考见当时军队的生活习俗,是为数不多研究宋代军戎服饰的重要资料,同时对研究我国古代人物俑的历史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泰州博物馆)

猜你喜欢
铠甲武士泰州
泰州海陵区刚柔相济 深抓中小企业责任落实
《国王排名》:用极致的纯粹,击穿成年人的“铠甲”
幸福水天堂——泰州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对峙
猴子和武士
剑龙是武士吗
泰州古韵
“武士”挡道
鲜花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