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的应用

2016-11-26 12:19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就业观分层家庭

于 瑾



分层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的应用

于瑾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分层教育在大学生择业教育中应用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探究大学生择业群体的分层,通过不同分层群体的独有特征给出适合高校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建议。 分层教育 大学生 择业观教育

一、分层教育在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应用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精英教育时期,我国高校实行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学校的规模逐年扩大,在校学生、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部分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纠其原因,一方面因扩招引起部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另一个原因就是教育教学改革没有跟上教育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教育形式发展变化的需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分层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总体目标,将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训练方法和测评方法,力求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引入分层教育理论,就是在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前提下,转变过去“一刀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一定个性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多种因素协调发展的大学生择优观。

二、基于不同分层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问题分析

(一)基于经济分层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差距以及家庭突发事件等因素,大学生群体中家庭困难生占有相当比例。基于经济因素的大学生分层是根据其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区分的,可将大学生分为家庭困难生和非困难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表现不同特征。家庭困难生因家庭物质生活的贫困,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卑、过度自尊、极端思想等心理问题,而家庭非贫困生则往往表现为性格上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家庭出身无法改变,就业观教育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到因势利导,针对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对于家庭困难生生要更多的从鼓励其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家奖助学金方面为其争取相关的经济援助,提振其自信、能力和素质。对于非家庭贫困生应侧重其在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指导理性就业。

(二)基于学业分层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

连年扩招,高校学生数量不断激增,而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设备、师资力量凸显不足。很多高校承担着超出自身人才培养能力数倍压力下执行教育教学任务。最明显的高校师资力量,大多数高校没有突破扩招前的人员编制,扩招后,高校被迫增加人事代理以及提高原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来完成教学、管理任务,其结果势必造成教学、管理的缺失,致使教学和管理水平相对于精英教育阶段严重下降。同时,由于大幅度扩招,高校生源质量也面临严重下降的趋势,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缺失等问题,不能按期毕业或毕业困难学生比例加大。因此要对学业优秀、学业困生进行分层,实施针对性的分层择业观教育。

(三)基于地域分层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

基于地域的大学生分层,基本上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出身大学生、城市出身大学生以及农民工子女大学生。这些群体由于其出生、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不同,在就业观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北方学生往往表现“等靠要”等就业思想,希望进国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南方学生在自主创业、进入私企和家族企业的较多。城市出身的大学生,由于其地域的优越性,其就业观倾向更优越的选择,农村出身和农民工子女大学生的由于教育背景复杂,选择也多样化。因此,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择业观教育。

(四)基于专业分层的大学生就业教育问题

基于专业分层主要指的是高校大学生专业类型及专业背景差别。各个专业不仅学习内容存在差异,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上也有一定区别。以往高校择业观教育往往采取一种教学材料、一种教育模式涵盖所有专业的“大而全”做法,这种择业观教育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在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经历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入调查,清晰明了地掌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择业观进行指导,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择业观教育方式,才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择业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深入细致地研究不同分层的择业教育问题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因此,做好分层教育下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问题应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层,以可持续的研究得出更接地气、更具时效性的结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薛有才.关于构建高校内部分层教育体系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6(2).

[2]高君.分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7).

作者简介:于瑾(1971-),女,大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择业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L12BZZ01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就业观分层家庭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家庭“煮”夫
雨林的分层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恋练有词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