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

2016-11-26 22:24刘志彪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 刘志彪



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

◎刘志彪

摘要: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如果没有或者缺乏“工匠精神”,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也不可能形成世界著名品牌。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以及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和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这个词汇,在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到,因紧密地吻合和对应着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为我国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

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细节的精神;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挑剔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行为方式角度看,是指做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孜孜以求的长期化行为。其实,无论怎么去定义工匠精神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注重细节,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以及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

当前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显然,一些马虎将就、主张“见好就收”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缺少这种“工匠精神”。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如果没有或者缺乏工匠精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也是不可能形成世界著名品牌的。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

1.当前发展阶段我国不适用工匠精神,纯属谬论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宝马车,因为高价格、高收益,所以适合生产商付出较高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成本去精雕细琢。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国人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事实真是如此吗?据《中国日报》报道,2015年我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计1168亿美元,占全球高端产品消费总量的46%。但是这一波澜壮阔的消费升级趋势,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我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挥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应该看到,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在生产力发展低下的情况下展开的,是从贫困到温饱再往全面小康社会阶段的演进。30多年的市场发展,只是从低端更多地解决了“有无”问题,而非高端的“好坏”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工匠精神、追求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我国缺少“工匠文化”的原因

为什么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产品的精细化,转化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经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原因就在于工匠制度并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而制度背后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如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文化里,崇尚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去从事制造业,去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技工。显然,我们缺失的是社会鼓励工匠精神的文化。

政策建议

1.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

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提倡工匠精神不切实际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因此,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场垄断。

2.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

一是要鼓励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的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个人习惯。纵观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日本和瑞士等都是讲秩序、讲卫生的国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具备培育工匠精神和制造业精细化强国的行为文化。

3.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

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一个最具体最核心的目标、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企业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用在“灵活性”上了,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经常采取变通处理的方法,不能一丝不苟按部就班地执行,这种“不守纪律”和程序的工作态度,很难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愚蠢,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很多。

4.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

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如果模仿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低,违法的获利就会很高,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和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显然,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尤其应尽快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5.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

工匠精神的价值观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国人缺少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与制度设计中长期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轻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智造2025”计划的实施,我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让工人技师也有崇高的地位及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作者系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6.006 ■编辑:马振东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