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2016-11-26 20:32
廉政瞭望 2016年19期
关键词:王晓东肩挑常务副

人事

哪些高官省级党政双副“一肩挑”?

国庆前夕,上海市政府网站更新工作分工,明确刚获任副市长的应勇为常务副市长,分管发展改革(物价)、财税、能源建设等要务。应勇也成为近年来罕见的一肩挑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两大要职的官员。

哪些官员曾经一肩挑起“省级党政双副”要职?廉政瞭望记者梳理发现,2006~2007年党委“减副”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如栗战书就曾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3年。2002年到2007年,蒋巨峰亦身兼四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两职。不过,当时栗战书和蒋巨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政府工作上。

2006~2007年换届后,在“一正二副”已成标配,多省份都拥有专职副书记的背景下,亦有官员破例将两大要职“一肩挑”的。

首先是民族地区的干部。如2013年4月起,仕途从北京起步、发展,后远赴西藏任职的邓小刚,开始兼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和政府常务副主席两职。刚刚就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吴英杰,亦于2011年~2013年身兼上述两职。

官员同时兼任两职,有时也与当地特殊情况有关。2016年4月,王晓东获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不过,他仍兼任了常务副省长半年时间。

在这段时期内,湖北高层人事变动不断,先是时任省长王国生获任主政青海,不久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奉调入津。在此期间,王晓东工作横跨党政领域,更加忙碌。他一面参与领导抗洪工作,主持省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等,一面参与省委决策,调研精准扶贫、党建工作。他还参加了阳新县新屋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9月14日,王晓东获任湖北省代省长。

两职“一肩挑”后,应勇也很快进入状态。9月21日,全国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刚一结束,他就在上海分会场部署落实。几天后,他又陪同市长杨雄与国务院督查组见面交流。在与来访的贵州客人座谈时,还介绍起上海自贸区建设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有34年政法工作经历的高官,仍然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规范文明执法”摆在重要位置。(文_本刊记者李天锐)

退休检察官张飚:仍为来访者的遭遇睡不着

全国“模范检察官”、努力促成蒙冤的浙江张氏叔侄无罪释放的张飙,如今已经退休5年了。他说,至今仍为一封封求助信而思索。2016年9月底,在以张氏叔侄案为原型的电影《无罪》首映之际,张飚接受了专访。

记者:您退休以后,全国各地都有人来信求助吗?

张飚:全国各地都有,让我应接不暇。我很为难,但不忍心不接待他们。内蒙古有个74岁的老头,拿着登我文章的报纸,称我“张包公”,夸大了我的作用。后来,我根据他的材料向相关部门反映,解决还是靠这些部门,我说你赶快买个票回去吧,我给他写好,整理好邮寄出去,他就放心了。能不能起到作用,我也没底。

记者:您收到的信件数量有多少,每封信都回吗?

张飚:收到几百封了。我每寄出去一封,也都会留存一份作为资料。来信我每封都回,发现问题,会寄信给有管辖权的相关部门。你看,这都是修改稿,我打字不行,得手写好几稿。你给上级写信要规范,我都是从细小之处入手。

记者:平日里,您感到压力大吗?

张飚:现在我老伴生病还在疗养期,我得照顾她,我还得接外孙女上学。另一面,收到的来信,负面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精神压力很大,睡不着。来一封信我就思索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怎么回答。他们的信我要转给相关部门,指出问题在什么地方。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和组织来帮助,打开各种渠道,不推、不拖、不敷衍。最主要是把群众当回事,不能让他们等。另外,多几个张飙,我也就解放了。

记者:听说您还亲自体验过上访。

张飚:我到北京去过,以群众身份排队上访。下午3点钟开门,两点半人山人海。我也拿着诉求进去,结果到我了人家不接待,说时间到了,改天再来。改天是什么概念啊,我是周五去的,下次就下周一。群众去一趟不容易,要在北京再住两天,多少开销啊。

记者:近年来推动司法改革,您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张飚:目前为止,我认为在纠正冤假错案的力度上还需加强。首先,执法者抱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听取申诉人的意见,这点很多人做不到。第二个要适当处理,不能以无理取闹给别人定调,我们要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错。(据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王晓东肩挑常务副
“一肩挑”后如何走稳?——基层对“一肩挑”的感触
“一肩挑”挑得可好?——“一肩挑”运行状态观察
一颦一笑
徐丽红:柔肩挑起“千斤担”
懂事了
比大小等
肩挑希望
得意 忘言——记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青年书协主席张红春
不是老大
拨灯一盏 照亮一片——记兰西县红星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