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探析

2016-11-26 10:20黄文龙沈敏捷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6期
关键词:毕业生管理工作机制

黄文龙 沈敏捷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四川成都 610072

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探析

黄文龙 沈敏捷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四川成都 61007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亦随之扩大,高校中的毕业生数量亦不断增多,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严峻。21世纪的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人才,而人才亦是科技兴国、发展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亦显得十分重要,且其创新机制探讨非常关键。本文探讨了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管理;创新机制

就业问题始终是民生之本,而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亦显得十分复杂严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常态化,经济增长速度亦逐渐放缓,这使得高校就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压力与挑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亦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时代,且逐渐发展为普及化,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对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一、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渐增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并未增加,但数量极为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定和谐息息相关。尽管许多高校均设置了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其间服务内容仅是单纯的政策指导与技巧指导,手续办理工作亦严重缺失,且未能全面考虑学生们的真实需求,从而使得学生实际适应能力严重缺失,这时的高校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本发挥不了预期的作用。职业发展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则许多学校的职业发展教师均是辅导员兼任,但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学生更得不到应有的科学指导。这时该如何提高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有效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以便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都十分关键。各大高校中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高校就业工作开展评价结果息息相关,高校亦逐渐构建了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以此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时亦需要和高校内部办学理念、办学特点、教学长处、管理机制、办学条件的积极配合,且应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其间亦缺乏就业工作内在推动力。传统就业仅注重部门工作,并不注重就业工作全局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参与面,这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十分重要,传统高校管理思维中的就业工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亦是学生工作系统专利,且缺乏高校职能部门间的横向交流,从而形成互动机制,但教学与科研等部门的重视度缺失,师生的参与度偏低。此类管理思想惯性导致就业工作存在极大局限性。

(二)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分工不清。许多校院工作体系中的分工不明确,且任务重叠较多,这时则分散了就业工作系统的有效性,且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效率。

(三)服务模式、指导体系、学生需求、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高校毕业生与市场就业情况不断变化,不过许多高校均未能掌握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仅注重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宣传,根本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且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和毕业生需求并未对接,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误区很大。

(四)创业创新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传统就业管理体制导致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从而严重制约了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仅注重理论,其间缺乏实践性与连贯性;创业教育、实践、专业结合并不紧密,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高素质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求。

三、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

(一)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应全面分析社会发展世纪情况,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毕业生素养和能力缺乏,会导致社会对其需求降低,这时应对大学生就业理念进行正确引导,为社会早就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毕业生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应全面分析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毕业指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引导毕业生积极自主的创业。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就业压力,从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毕业生正确合理的就业指导。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社工作经验,应加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且制定可行的战略措施,以便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从本质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全面分析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毕业生具备更强的适应力,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交往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四)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应展开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及时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根据获得的信息展开就业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亦可反省日常工作,比如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其均可为学校的各方面调整作参考依据,以便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民生工程,其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探讨了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任会明.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3):172-173.

黄文龙(1982-),男,重庆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软件工程硕士,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研究;沈敏捷(1984-),男,四川宜宾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软件工程硕士,工业工程工程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

猜你喜欢
毕业生管理工作机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