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变迁的调查方法
——以湘西山江苗寨为例

2016-11-26 14:24吴秉承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调查者语言学变迁

吴秉承 赵 燕



语言变迁的调查方法
——以湘西山江苗寨为例

吴秉承赵燕

本文从多种语言的调查中,选择适合语言变迁调查的主要方法,并结合笔者调查的实践经验,探讨语言变迁调查的理论与实践。

田野调查 语言变迁 调查实践

美国语言学家布赖特(W.Bright)自1966年创建社会语言学这个分支学科以来,从社会角度调查研究语言逐渐形成一套通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把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方法都融合起来,力求从语言的角度解释一切社会文化现象。最常见的几种大的调查方式主要为: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也叫“书面调查法”或“填表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调查问卷向调查者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方式。在社会语言的调查上,以湘西山江苗寨的语言使用情况为例,山江地区虽为苗族聚集区,通行苗语,在巨大民族融合的大形势下,运用问卷调查法主要是调查其语言态度的变化。

(2)文献调查法。它主要是调查者通过组织、查阅此调查对象内部或者外部文献资料,摘取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情报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加工、处理,达到调查的方式。首先要查看有关调查语的现存文献资料如现存的研究资料,地方县志,地方文化习俗等,寻找调查的切入点。例如,在湘西苗语调查中,从当地的特色资源《苗汉辞典》、《现代苗语概论》里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前,年长者读举人为cɯ24ʐen53;改革开放以后,年长者读为ʨi214ʐen21,这样可以从历时的角度,研究社会和语言的共变。如果仅仅靠问卷调查是不能发现历时和现代有这样的语言特点的。

(3)参与观察法。是调查者深入实际或现场作系统的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资料,通过与调查者亲密接触获得第一手语料,再进行分析的方法。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要求调查者本人要深入调查地点,融入调查地点的生活。

一、具体调查方法

山江苗寨的社会语言变迁主要从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及日常用语入手。在语言变迁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法。笔者在多年实践谈一些方法经验中总结大致如下:

(1)词汇民族学田野调查中,民族语言的词汇往往是反射民族变迁的重要标志。调查中,确立调查提纲,准备一个固有的语料库,能确保调查语言调查的全面性。语言调查的目标是记录一种语言,是用一套我们熟悉的理论方式去记录另外一种陌生的语言,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语言交流的媒介,用来传递两种语言的桥梁,一个固定的语料库。如:确定1000个词汇语料库,20%是现代词包括(科技、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80%固有词汇包括(服饰、婚姻、宗教、医药、丧葬等)。在调查中,通过调查者不同年龄对语料库读音,以语言的变迁问题来窥视其民族文化的变迁。

(2)生活用语方式生活语言方式的变化也是其民族变迁的一个重要层面。“作为一个学科以及一门学科,语言学依靠的是对第一手信息的分析结果,而这信息是通过田野调查——语言学的中枢——获得的”在此看来,戴庆厦等人对于田野调查方法充分肯定的。田野调查法,深入调查者的现场中观察,与调查者面对面的接触,能获取重要的语言接触语料,可以窥探到生活用语方式的变迁,也便于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各种语言方式的归纳总结。

对于语言方式用语的调查,笔者于2015年1月10日在山江苗寨进行田野调查,具体时间为两个月,主要方式为,与苗族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包括参加其婚庆、祭祀、节日等活动。对象主体为苗族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通过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同一语言表示的差别,窥视生活方式用语的变迁,具体调查如下:

“你肯定知道。”(汉语)“目肯定年。”(苗族年轻人)“目曾凑年。”(老年人)

“剃一个光头”(汉语)“逼啊来光头”(年轻人)“逼啊来大悲光”(老年人)

上述例子中,“曾凑”、“大悲光”为苗语固有的说法,而“肯定”、“光头”都是借用汉语的说法,对比两个不同层面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轻一代的苗语习惯了汉语的说法,而老年人仍然习惯用苗语固有的说法,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人数增多,苗语生活用语也在发生变化。这种趋势民族语言在接触中的变化,也是本民族正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3)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某种语言价值的评价及其行为的倾向,相对语音、词汇来说是语言态度应是语言最为稳固的部分,也最能反映民族语言的变迁。关于目前湘西山江苗族使用苗语的具体情况,笔者于2015年12月在山江镇及上茶村五组两处苗族聚居地进行了专门访谈。以下是访谈的具体内容:

采访对象:龙xx(男、村支书、50岁)

时间:2015年12月8日

采访地点:山江镇

问:你平时在家说苗语吗?

答:以前在家都是说“苗语”,子女上学后,由于没有苗语学校,只能上汉族学校,子女上学后开始是听不懂汉语的,为了方便孩子在学校学习,我们现在也学习汉语教育子女。

问:你的孩子现在会说苗语吗?

答:老伴、儿子、女儿都会、儿媳听懂但不会说,可是孙子就不是很熟练了。孙子上学后,学校老师大部分都是汉族,他们都用汉语授课,为了方便子女上学,儿子和儿媳都说汉语,但我们也会教他一些苗语,不能让他一点都听不懂,受苗族人排斥。

问:你的孙子和你对话用的是汉语还是苗语?

答:一半苗语,一半汉语。我上过学,对于他不能用汉语表达的部分,我能听懂,会适当地帮他纠正,他很少和我妈说话,因为祖孙二人说话的很多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汉语句子“我怀疑你知道。”,“歪怀疑目年。”(孙子),“歪始末目年。”(奶奶),奶奶不会知道汉语“怀疑”的意思,孙子也不知道“始末”是怀疑的意思,所以祖孙二人很少谈心。

通过访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苗族年轻一代运用汉语的水平在逐渐提升,尤其入学一代,作业书写、语言交流、书信回复时汉语几乎已经代替民族语言成为主流。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苗族子女进入学校学习汉语,寄宿条件的需要,其学习民族语言的天然环境正逐渐被打破,苗族年轻一代面临着正汉化的趋势,民族“双语人”的出现便是最好的实例。

二、结语

多次的语言调查实践,使我体会到,语言都存在一种变异现象。在苗语调查中,语言的使用和社会变迁会因职业、文化程度、地域、年龄、场合而不同。但这种变化都有一个总体的趋势,就是越来越趋向汉语化,显然,这是民族语发展的潜在危机,也是语言工作者该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

[1]王锋.语言学田野调查及云南的意义[J].北京: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

[2]王立杰.用“田野性”认识人类学田野调查[J].广西:广西民族研究,2008(3).

[3]戴庆厦等.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院)

吴秉承(1988-),男,湖南凤凰人,湖南省吉首大学2014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及运用语言学;赵燕(1988-),女,山东曹县人,湖南省吉首大学2014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及运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调查者语言学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调查研究要善于共情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