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幼儿园的入园准备

2016-11-26 06:53曹雪梅
亲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车入园家园

曹雪梅

在马来西亚,大多数两岁以上的孩子都会去上早教,课程分半天和全天,家长可自由选择。

就在今年,我的女儿就正式成为幼儿园的一员了,周一到周五,每天四个小时,学校提供早午餐。虽然说只有半天,可对孩子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幸好,我们去的幼儿园早有准备。

允许家长“陪读”两周,

给孩子一个过渡期

“陪读”这两周,课程只有一半,也就是两个小时而已,允许家长到教室里面跟着孩子一起玩,这个做法真是非常好。

首先,可以让孩子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去认识和熟悉环境(包括物和人),慢慢建立起对他们的信任。同时也让老师更了解孩子,在早晨自由玩耍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家长聊天,了解孩子的喜好、习惯等。

其次,家长陪读,大大减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因为之前已经有两周熟悉环境,到了第三周,家长不陪了,孩子即使会哭闹,但肯定比不陪读的孩子好。我女儿是超级黏妈妈的,从第三周起我不陪她了,她也哭闹过,每次上校车会哭一阵子,但到了学校又玩得特别开心。到第四周,她主动跟我说:“妈妈拜拜。”然后很淡定地坐着校车去学校。

最后,在“陪读”的这两周里,老师就建议我们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有的孩子完全没有问题,第二天就直接让爸妈走了,自己玩得好好的,但大多数孩子还是不能离开父母。我选择从第二周开始从教室“撤退”,但仍然待在学校里。刚开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我心里特别难受,离开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还是收效甚微。但是我就是一狠心,整个两个小时都不出现,直到孩子离园为止。慢慢地,孩子哭的时间变短,她更多是哭一会儿玩一会儿又接着哭。在她哭闹的时候,会有老师抱着她、安慰她,或者带她到外面“找妈妈”。到第四五天,差不多就我离开的时候哭上一会儿就不会再哭了。

如果要我给这所幼儿园评价,“陪读”肯定是最吸引我的。在幼儿园开学前,会有专门的邮件告知我们陪读时需要家长怎么配合,并且给了很多关于分离焦虑方面的文章,让家长学习。

注重仪式感,

让孩子骄傲地走向独立

入园之前给孩子的一封信

在我们注册的时候会填一些资料,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住址之类。在开学前一周,我们收到了幼儿园写给女儿的信,收件人是女儿的名字,而不是我们父母。这可是孩子收到的第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是学校很荣幸我们能选择他们,介绍了班级的老师和课程安排以及在适应期我们要准备的物品。我很感动,从一开始,幼儿园就把孩子当成了和成人一样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

入园第一天,拎着小蛋糕,甜蜜回家

入园的第一天结束之时,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精心制作的小蛋糕,上面写着:Happy First Day of School.Heres to a sweet school year !那天,每个孩子都是甜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并且对未来、对学校充满了期待!

带姓名的牌子,提醒着孩子“你就是你自己”

从第一天踏进校园开始,到处都布满了充满孩子名字的牌子:放鞋的地方、挂毛巾的地方、放书包的地方,甚至身上也要佩戴有班徽和姓名的牌子。女儿以前在家经常让我们写她的名字,所以她差不多认识自己的名字。她很快从很多名字里找到自己的名字。每天到了幼儿园,孩子都会很骄傲地把东西放在写了自己名字的盒子里。

家园之间

简单、有效、必要的互动

除了“陪读”的两周,其他时间,如果我们要和孩子班级的老师联系,只能通过家园联系册或者学校接待处转告,或者是家长送孩子的时候交代。因为我女儿是坐校车去学校,所以我一般会用家园联系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之间,不会有电话、微信之类的联系。刚开始我就问,你们老师会不会建个微信群什么的,每天跟家长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说,他们跟我们的互动只能是当面或者联系册。

其实,简单的方式是更有效的,可以节省彼此的时间。如果我有什么要求,比如:请老师帮助孩子好好吃饭、换尿布,或者训练如厕,我都会在家园联系册写得很清楚,老师也会当天回答,这样沟通起来非常顺畅、便捷。

较高的师生比例,

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马来西亚的幼儿园师生比很高,我女儿的班级是10个孩子(5个男孩、5个女孩),两个正式老师(一个教英文、一个教中文),一个助教。在刚刚入园期间,还有另一个老师来帮忙,直到孩子们完全适应了为止。

刚入园的几天,经常有几个孩子同时哭的情况,协助的老师会一对一地安慰孩子,或者抱着孩子出去,以便不干扰其他孩子。另外,老师也尽量尊重家长的要求。比如:在入园的时候就问我们,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吃饭,家长是否同意老师喂。如果有的家长坚持不让喂,那么老师一定不会动手,而会鼓励孩子自己来完成。

女儿入园已经近一个月了,看得出她很喜欢。每天早上她都会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去幼儿园啦!”回到家里,她又会跟我讲朋友的故事,还有自己玩了什么、吃了什么。我就这样看着她一点一点走向独立,走向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能够如此坚定、快乐地迈进幼儿园校门,老师和校方的努力功不可没,是他们,用爱和耐心,让每一个孩子走向了独立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校车入园家园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未来的校车
绿家园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