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分男女别给玩具贴上“性别标签”

2016-11-26 06:54沈思嗣鲁杰
亲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过家家大林变形金刚

沈思嗣+鲁杰

“你是小男孩,来,跟爸爸一起踢球、玩变形金刚好不好?”“你是小女孩,拿什么枪啊!妈妈带你去买芭比娃娃,乖哦。”这类对话陌生吗?其实一点也不,在大人带有色彩倾向的词语音调中,当宝贝们还没有产生性别意识时,他们所玩的玩具、所参与的游戏就被性别化区分了。而当男宝拿起过家家的玩具、女宝抓住恐龙模型时,再看看家长的过激反应——这是男孩玩的东西吗?这是女孩该玩的玩具吗?请您淡定,来听听宝贝的心声吧!

妈妈,让我试试玩娃娃

大林两岁半,是个虎头虎脑的小汉子,大林妈特别注重培养他的男子气概。然而问题从天而降,大林妈突然发现儿子开始关注邻居妞妞玩的洋娃娃。哎呀,这可糟糕了!大林妈如临大敌,生怕养出的男子汉变成娘娘腔啊!

大林心声:妈妈,为什么娃娃只能女孩玩?我玩一下会变成女孩吗?

3岁以前的宝贝是基本没有性别意识的,他们最多会发觉到男女的外部特征不同,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开始对自我性别有所认定。而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会对所有玩具产生兴趣,如果父母过于强调玩具的性别分类,有可能会妨碍宝宝认识世界。除非男宝很抵触男性化的玩具(汽车、恐龙)而只喜欢女性化的玩具(娃娃、毛绒玩具),女宝只喜欢男性化的玩具,否则家长不需要干预。孩子的性别天性会为他们在后期选出偏爱的玩具,到时候家长会发现,什么都喜欢的孩子其实并非娘娘腔或女汉子,其实他们的发展更全面。

爸爸,我要玩变形金刚

婷婷是个喜欢穿蕾丝裙的小公主,她坐在那里像个洋娃娃,所以宠爱她的爸爸给她买了无数毛绒玩具和过家家的小器皿。可是快3岁时,婷婷突然变成了“假小子”,非要买变形金刚,婷婷爸顿时欲哭无泪。

婷婷心声:爸爸,那个玩具长得很有意思,我可以拿它跟别的小朋友玩啊!为什么不给我买?女孩只能玩娃娃吗?人家只想换换口味试试看啦!

父母给玩具分堆分类,阻断孩子去接触的机会,无疑剥夺了孩子的乐趣。家长必须注意到,过度强调玩具性别化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反而具有危害。其实爱玩娃娃的女孩长大后的确具有更典型的女性形象,但她会将职业也进行性别化分类,比如女孩更应该从事安稳的工作,更应该从事文职类工作等,就像小时候家长对玩具分类一样,这样她们会失去很多有创意的机会,也不敢去尝试更多的事业挑战。其实,父母敢于让孩子去尝试异性的玩具,无疑是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门,让孩子放开眼界。

妈妈,玩具也分男女吗?

强强妈可骄傲自豪了,强强不到三岁,选玩具的时候就会说:“这是男孩子玩的玩具,我就喜欢”“切,女孩玩的东西,我才不要”。强强妈会竖起大拇指,心想儿子真有眼光,因为强强几乎能将玩具架上的玩具分男女了!

强强心声:男孩玩的玩具,女孩别碰!女孩玩的玩具,我才不屑要呢!

莫说孩子3岁以后才会萌生性别意识,就算父母要进行性别教育,也没必要从玩具下手。这样完全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容易产生性别偏激的狭隘视野。玩具可以按照功能分:车类、积木类、玩偶类等;也可以按照玩法分:动手益智类、活动类、角色扮演类等。无论怎样分,都要给孩子充分感受的机会,孩子才能从中全方面锻炼手眼协调、刺激想象力,甚至增加沟通能力。男孩不能玩过家家吗?女孩不能踢球吗?那么男孩怎样能更正确地找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女孩又从何锻炼身体呢?打破玩具的男女界线,势在必行!

真正需要注意的“玩具炸弹”

虽然不用针对孩子的性别供应所谓男宝的玩具、女宝的玩具,但是家长要给玩具另行分类——安全的玩具、存在隐患的玩具。有些玩具易燃,接触火源便会造成宝宝的烧伤烫伤;有些玩具气味有害,存在腐蚀性、刺激性、过敏性甚至放射性危害,会伤及宝宝的眼睛、鼻子和皮肤;还有些玩具结构设计有问题,质量不过关,存在刺伤、刮伤、音量过大等使孩子受伤的隐患,尤其有些玩具零件小又松动,被低龄的宝宝吃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在玩具质量方面家长需严格把关,请将注意力从给玩具分性别功能等方面拉回来,放在重中之重的关键问题上,宠爱孩子不是错,予取予求存隐患啊!

丰富多彩的玩具会开发孩子五彩缤纷的想象,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欢乐载体,孩子可以锻炼创造性思维,并且全面开发智力、动手能力甚至社交能力。所以,当乖乖的小女儿选玩具时拿起枪,壮壮的小伙子想要摸摸过家家的小碗小盆时,宝爸宝妈请不要崩溃。因为,您趋向于关照性、扮演性的女儿也需要锻炼四肢协调的大肌肉运动,而您外向好动的儿子也需要静下来体验另一种游戏模式。

猜你喜欢
过家家大林变形金刚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能过家家的坦克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小熊当当玩过家家
可爱的“变形金刚”
河狸也玩“过家家”
读《大林和小林》
变形金刚
衣柜界的“变形金刚”所有收纳难题都不是问题
从根本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