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构建心智的大厦

2016-11-26 06:55鲁稚
亲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感兴趣小熊读书

鲁稚

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大厦是由阅读构建的,让孩子从小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对他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呢?

孩子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并没有严格的一条线,有些妈妈甚至把阅读纳入胎教计划,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就开始给他读书听。腹中的胎儿虽然听不懂读书的内容,但妈妈柔和的读书声,优美的韵律感,就和音乐一样,可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妈妈读书时愉悦宁静的心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自然也有促进作用。

因此,阅读越早开始越好。但不同年龄孩子的阅读有不同特点,不可操之过急。

0~2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

孩子两岁以前还不能独立阅读,只是前阅读期。这个阶段的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书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件玩具,他很难理解书所承载的内容,而更关注书的外在形式,譬如形状、质地、色彩,甚至味道。他会撕书、摔书、咬书,即使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也只是学着大人看书的动作,是对动作感兴趣,而不是对书的内容感兴趣,很可能把书拿反了自己还不知道。

这个年龄的孩子受心智的成熟度限制,还理解不了复杂的事情,他听故事都可能没有耐心从头听到尾,更何况阅读。他读一本书是没有逻辑性的,可能从后面往前面翻,也可能从中间开始看,更可能只关注自己喜欢的某个形象,譬如喜欢小熊,他就只把书里有小熊的页面翻一下就算读完了。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苛求,更不要斥责和嘲笑,只要孩子愿意玩书,家长择机给他讲讲,让他在愉悦的心情下亲近书、接受一些书中的内容,就已经达到目的。

这时的孩子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玩书,所以给孩子买书也要选择好玩的书。譬如,书的内容要简单有趣,图画鲜艳吸引孩子。材质也要考虑,塑料书可以在洗澡时边洗边玩;布书可以让孩子折叠、撕咬;立体书可以让孩子摆弄、把玩……总之,要好玩,还要注意书的清洁卫生。

家里最好有一个专门供孩子阅读和存放书的地方,读完的书要及时归位,整理书的过程也是养成秩序感、锻炼逻辑性的好机会。

另外,阅读还是亲子沟通的重要桥梁。父母平时都很忙,难以静下来和孩子进行深度交流,而阅读时间恰恰能弥补这一点,让孩子既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更能体会到与父母共读时的情感温暖。

所以,和孩子共读并不是简单地读,最好把孩子抱在怀里,边读边交谈,伴以愉快的肢体语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对书的亲近感也在这种幸福中养成。

2~3岁:进入正式阅读期

到了两三岁,孩子就进入正式的阅读期了,书的内容对他有了更大的意义。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带有情节的书,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同时对知识类的书也如饥似渴,这是因为孩子天然对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记得儿子在两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本介绍动物的书,书里把不同的动物画在与其皮毛色彩相近的自然环境中,让孩子去找隐藏于其中的动物。儿子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找动物,很长时间都乐此不疲,也从中自然而然认识了很多动物以及它们的习性等。

反复读一本书,反复听一个故事,这也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在儿子小时候,我给他讲一个日本桃太郎的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那本书都翻烂了,他还会缠着我讲。到最后,他自己翻开书就能一页一页非常清楚地复述这个故事,然后到了某一天,突然就再也不感兴趣,再也不碰这本书了。

这就是孩子思维的特点,对于一个感兴趣的事物,他会一遍又一遍地探索,直到彻底理解、彻底掌握为止。所以不要催促孩子,急急忙忙灌输给他太多的东西,要允许他慢慢去吸收,形成他自己的认识。

3岁以后:创造性阅读阶段

3岁以后,孩子会在阅读时提出自己的问题,会复述书中的内容,但又有自己的想象和补充,甚至脱离书本天马行空地幻想和改编,有时候还会在书上乱涂乱画,这些都是孩子在吸收书中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体系。这正是锻炼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复述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不要阻止孩子异想天开,要鼓励孩子提问,将共读和独立阅读结合起来,慢慢引导孩子自己读。孩子若能自己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就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他不愿意再读下去了,也不要强求。更不要让阅读带上功利性,强迫孩子去完成某些任务,如背诵、表演、写字、测验等,避免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能很多家长都已经发现,你讲过的书,孩子能理解的书,他会特别喜欢。而没有讲过的书,或者他理解不了的书,则根本不愿意碰。所以,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耐心给他讲,耐心引导他读,让他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从书中得到求知的乐趣,这也是他爱上阅读的基础。

猜你喜欢
感兴趣小熊读书
更 正
我爱读书
小熊
我们一起读书吧
可爱的小熊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