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里县为例探索藏区稳定奔小康的新思路

2016-11-27 20:40梁尚勇四川凉山中国共产党木里藏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四川凉山615899
决策与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维稳水电藏区

梁尚勇四川凉山中国共产党木里藏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 四川凉山 615899



以木里县为例探索藏区稳定奔小康的新思路

梁尚勇
四川凉山中国共产党木里藏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四川凉山6158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快进行藏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探索藏区稳定奔小康的新型发展思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县之一——木里县为例,介绍了在推进木里藏区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交通、水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资金严重缺乏、幅员辽阔、环境恶劣导致的工程进度缓慢等等。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思考采取建立健全电力监管制度、加快水电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推进藏区维稳工作等对策来维护木里藏区稳定,使其逐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促进藏区早日奔小康。

【关键词】藏区;小康;维稳;水电;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快进行藏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探索藏区稳定奔小康的新型发展思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县之一——木里县为例,介绍了在推进藏区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解决对策。

一、木里县基本概况介绍

木里县是以藏族为主要民族、包含蒙古、汉、布依、壮、苗、彝、白、纳西、回等十八个民族的自治县,处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处,是横断山脉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环境极为恶劣。木里县平均海拔在3100米以上,山路崎岖,地形险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四川省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木里县占地13252平方公里,占据整个凉山州总面积的22%。其中包含29个乡镇,113个行政村、603个村民组织。整个木里县总人口为13.49万人,其中包含农业人口11.22万人,牧业人口4.32万人。由于木里县与甘孜藏区和云南藏区紧密联系的特殊地理结构,使得木里藏区与康巴藏区和西藏地区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四川地区乃至全国藏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各个藏区之间显示出自身比较鲜明的特色优势。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滞后等原因,再加之长期以来资金、人力等基本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木里藏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为木里县发展的制约因素。木里县在1994年时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县,2001年又成为国家重点的扶贫县。

二、以木里县为代表的藏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单位,木里县具有藏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木里县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了木里藏族自治县全面奔小康的进程。

(一)交通、水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资金严重不足。以木里县为例的藏区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有交通、水利、农村电网、农村基层“勋鲁”支部活动室等,这是对居民影响最大的几方面。交通设施关系到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而水电则是藏区居民最基本的安全生活的保障。在木里藏区由于财政资金的严重匮乏,导致道路年久失修,农村电网改造进度极为缓慢。同时又受到其他种种原因的影响,木里县无电区面积较为广阔。国家在2003投资3387万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项目,但是目前该县还有60%的地区由于资金短缺、电力工作人员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导致农村电网改造迟迟不能完工,一直处于无电区的状态,还在过着“点火把”的日子。这些地区的农牧民要求政府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的呼声极为强烈。一直到2013年,国家启动8个亿的资金准备对木里县全面实施农村电力电网建设,这才给给这些农牧民带来了曙光。

(二)地域辽阔、环境恶劣导致各项工程进度缓慢。木里县森林密布,山势陡峭,具有典型的横断山脉地质特征,因此成为了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地区之一,收地域条件的影响,导致很多工程不能按时完工,甚至有些工程被迫中途停工。首先有些地区海拔在3600米以上,电网架线过程中的一些设备都需要人力背上去,这就给电网架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次就是一些施工地区由于受到洪水、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破坏造成道路坍塌,项目不得不暂时停止进行;还有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目前我国森林砍伐审批手续繁琐,虽然政府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协调配合,但由于部分无电区森林面积极为广阔,相关的砍伐手续需要国家林业局的批准,砍伐手续的办理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工程进度。

(三)缺乏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的经济管理布局模式。以木里县为代表的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布局模式,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藏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相当落后,在农牧民中大多数还是传统地“靠天吃饭”,村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低下,会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农牧民少之又少。这也是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难以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与干部培训教育时间、资金匹配不合理之间的矛盾导致高素质的干部人才短缺。藏族自治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同时由于思想观念的某些遗留问题,诸如宗教、历史等因素导致即使是党员干部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弱。一般的藏区政府职能部门将工作重点都放在了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资源开发强大的建设力度与党员干部培训的师资水平、培训频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师资队伍的人数和素质均有限,笔者在实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在木里县党校教师队伍中,副高职称仅有3名,数量不能同沿海发达城市同日而语的。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对党员干部培训内容的更新程度,不能掌握最为前沿的科学技术,就不能带领广大农牧民权利奔小康。

(五)基层“勋鲁”支部建设需要资金投入。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开展脱贫攻坚活动,村一级需要有活动室,这是构建和谐藏区让木里藏区在2020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最基层设施建设,也是藏区推行的藏区“磐石”工程建设。

三、藏区稳定奔小康的几点对策思考

笔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总结和反思,又通过走访调研积累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如何带领藏区人民稳定奔小康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如下四条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电力监管制度。藏区的农村电网建设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工的现象时有出现。同时由于某些人为原因,比如农村居民偷电、私拉电线等现象的出现,也导致农村电网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藏区农村电力电网管理制度,对于违法乱纪的人员要严惩不贷,以保证那些无电区的电力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二)加快水电、交通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必要的财政扶持与倾斜。要想提高藏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带领藏区人民稳定奔小康,首先就要加快水电、交通等最为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国家政府要给与一定的财政扶持与倾斜,并通过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等方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开展。使受到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的道路尽快通畅起来,使藏区居民可以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让致力于投身藏区建设的志愿者可以走进来帮助藏区人民改善现在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加快农村电网建设,让无电区赶快亮起来。这就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更是不能扣押、截留国家专项财政资金,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三)注重教育培训,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坚定他们发展藏区、引领藏区稳定奔小康的信念,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像木里县这样的藏区政府应该积极整合资源,开发稳定、培训现有教师队伍,同时也要积极向先进地市学习,聘请外边的教师定期“走进来”为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也能将先进的经验带进来。同时针对木里藏区地广人稀、召开集中培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通过电视电话、手机移动终端等高科技设备开展培训活动,结合现在的走基层教师送教下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员干部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使用能力。笔者所在的木里藏区率先开展“流动党校”和“手机党校”活动,教师定期和不定期下乡宣讲,让党课走进田间、地头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更为直接的培训。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木里县已经有500多名党员干部加入到了“流动党校”和“手机党校”的学习之中。

(四)坚持推进维稳工作。维护稳定、安定民心是藏区快速发展、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保证。木里县在推进稳定在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不发展是最大的不稳定,发展不快是最大的不和谐”的发展方向,实施“农业振兴、工业强县、交通先行、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力图把木里县打造成为凉山州政治最为稳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推进维稳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移民的问题。由于水电建设、交通、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某些村庄,移民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让村民们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政府如何做好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工作,便成为了维稳中的大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有关的体制机制,并成立移民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对居民按期进行回访排查,将村民们的不良情绪及时消灭,将“贡巴嘉德”支部这一做法进一步完善,加强寺庙的管理,这也是木里藏区稳定奔小康的又一举措。

总之,在带领藏区人民全面奔小康的进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就要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解决,必将会不断缩小藏区与我国其他先进地区的差距,让藏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翔宇.四川藏区社会发展模式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52-59.

作者简介

梁尚勇(1963-)男,汉族,居住凉山州木里县,科社讲师,大学本科,单位:中国共产党木里藏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

猜你喜欢
维稳水电藏区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框架构造研究
爱在黄河第一湾:“上海女婿”的藏区传奇
我国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我国将建设十大水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