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确保“十三五”起好步

2016-11-28 10:48阎立
群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常州十三五供给

阎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其主攻方向是供给侧,核心任务是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最终目的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常州市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五大政策要求,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找准五个发力点,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更加注重新旧动能转换,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瞄准关键点,提升资源配置效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从而解决供需失衡、市场失灵等问题。我们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按照“5416”政府职能转变基本框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强化分类监管,有序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积极调动和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力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融会产城、贯通城乡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去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继续优化生产力布局,全力打造常州经开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亮点,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不断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土地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服务市场等改革试点,推动供给要素合理配置和高效流动。大力破除投融资领域体制机制障碍,探索PPP、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狠抓着力点,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常州是制造大市,但产业结构偏重、层次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继续深化“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大力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通用航空等十大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十大产业链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份额。全力扶持智能装备制造和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材料两大产业做强做大,使其尽快成为常州标志性的主导优势产业。同时实施传统优势产业“双百”行动计划,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好激活新动能和传统动能“双引擎”。我们还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继续支持水泥、钢铁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转型提升,鼓励更多大型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化解过剩产能。

强攻突破点,放大创新驱动势能。解决供给不力问题,实现产品有效和高品质供给,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势能。我们将继续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一核两区多园”的区域创新布局,全力推进中以、中德等国际合作创新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对产业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更大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广泛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发展新经济和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金融、旅游、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做强支撑点,改善经济运行机能。常州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众多,是全市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在当前“四降一升”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在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上下更大功夫,努力为实体经济“减负”“松绑”。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地方金融市场,全力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积极推广“周转融”模式,有效缓解企业转续贷压力,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抓紧制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意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人工、财务、用电等成本。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探索创新“房票”政策解决棚户区改造居民安置用房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多措并举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打通供需渠道,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紧扣结合点,创造持续发展潜能。近年来,我市在重大项目、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等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紧密结合这些重点工作“补短板”,在巩固现有基础的同时,补短补弱、补软补缺,不断厚植常州发展的特色优势。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确性,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通过招引、建设一批量大质优、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稀释低效存量、放大有效增量,挖掘经济潜在增长率。从供给侧角度强化农业农村工作,积极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深化“百千万”茅山老区帮扶工程,通过“进镇帮村、进村帮户”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重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力度,继续办好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的民生实事,努力在教育、医疗、养老、文体、信息等领域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

猜你喜欢
常州十三五供给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