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

2016-11-28 05:52柯文炳沈震黄新造
肝脏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肝性降钙素脑病

柯文炳 沈震 黄新造



血清降钙素原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

柯文炳 沈震 黄新造

目的 通过监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探讨PCT对合并细菌感染的HE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肝硬化HE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3、6天PCT、血氨的变化,评价肝硬化HE患者PCT与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第1、3、6天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AMM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6天PCT水平与AMMO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病例第1天、第3天、第6天PCT均高于生存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死亡病例第1、3、6天PCT与生存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监测PCT水平对判断肝硬化HE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及其抗感染疗效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降钙素原;肝硬化;肝性脑病;抗感染

肝性脑病(HE)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广泛的门体分流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系统的异常症状和体征。肝硬化是常见的引起HE的病因,而感染又是肝硬化HE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由于肝硬化患者对感染反应性差、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被肝病本身的症状所掩盖,约30%的感染不能被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有必要对肝硬化HE是否合并感染进行早期识别并给予适当治疗。最近研究[1]报道,血清降钙素原(PCT)可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断及反映感染严重程度、评估疗效、判断预后的标志物。因此,本研究对PCT在肝硬化HE感染患者诊疗等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研究。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80例确诊为肝硬化HE的患者[2],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62岁,平均(44.6±2.5)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1~69岁,平均(40.6±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肝性脑病的常规治疗,即护肝降酶、降血氨、补充支链氨基酸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根据感染部位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三、评价指标

两组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3天、第6天采取清晨血液标本,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管,每管3 mL,置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管中,3000 rpm/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200 μL,1管采用罗氏E160电化学发光仪、人降钙素原ELISA(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进行PCT含量检测。另外1管用美国强生Vitros 2520干式生化分析仪测血氨含量,所用试剂为美国强生公司的Vitros配套AMON干片,化学定标物Kit5。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PCT与AMMO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6天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MMO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6天PCT水平与AMMO均明显呈正相关(r=0.675、0.598、0.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二、两组病例生存及死亡PCT水平比较

观察组生存26例,死亡14例,死亡病例第1天、第3天、第6天PCT(2.9±1.3 ng/mL、2.6±1.5 ng/mL、2.8±1.6 ng/mL),高于生存病例(2.6±1.6 ng/mL、1.6±1.5 ng/mL、0.5±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生存30例,死亡10例,死亡病例第1天、第3天、第6天PCT(2.5±1.5 ng/mL、1.5±1.2 ng/mL、0.6±0.4 ng/mL),与生存病例PCT(2.3±1.6 ng/mL、1.6±1.1 ng/mL、0.7±0.3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35%对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P<0.01)。

讨 论

在HE发病机制中,氨中毒是最重要的因素。肝硬化患者常合并肠道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等继发性感染,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产氨,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产氨增多,加重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也增加氨的毒性,这些均可导致HE[4]。

表1 两组PCT和AMMO水平变化情况

注: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6天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MM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通常根据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引起脑病的原因从而确诊[3]。但HE的早期诊断仍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的指标,且对肝硬化HE患者早期感染识别以及抗感染治疗时机的把握同样缺乏客观准确的指标。因此,有必要对肝硬化HE是否合并感染进行早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PCT为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一种包含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3 kD,体内半衰期为25~30 h,属于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在正常人血清内含量极低,但当机体发生感染时,由于细菌内毒素及炎症细胞因子等作用,导致PCT分解为降钙素的过程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血清中PCT水平升高,且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较早的文献[6]即报道了PCT与细菌性感染的密切联系以及对感染性疾病的良好诊断价值。最近的临床研究[7]发现与白介素6(IL-6) 相比,PCT可作为预测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良好的指标。当截取点为1.35 ng/mL和2.14 ng/mL时,可分别100%和90%鉴别血培养阳性及减少46.5%和56.5%血培养的需要。由于PCT不易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诊断感染的传统指标相比,能够更好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判断细菌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8]。而PCT监测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肝衰竭、肝肾综合征等终末期肝病的诊断价值也得到了证明[9-11]。

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血清PC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6天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病例第1天、第3天、第6天PCT均高于生存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率(35%)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PCT水平与肝硬化HE合并感染的关系密切,且可作为判断此类病例预后的指标。感染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率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借助PCT及时诊断,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肝硬化HE合并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1] 胡光友,葛香丽,孙贵贵. 血清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593-4595.

[2]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9,1:46-55.

[3] 涂传涛,张顺财.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158-160.

[4] Mullen KD.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diagnosi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emin Liver Dis, 2007:003-009.

[5] Kurata K, Kazuyori T, Shimizu K, et al.Usefulness of serum 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Nihon Kokyuki Gakkai Zasshi,2010, 48: 654-660.

[6] Fernandez Lopez A, luaces Cubells C,Garcia Garcia JJ,et al. Procalcitonin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febrile infants: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study and utility of a rapid qualitative test for this marker.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3, 22: 895-903.

[7] Naffaa M, Makhoul BF, Tobia A, et al. 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 6 for predicting blood culture positivity in sepsis. Am J Emerg Med, 2014, 32: 448-451.

[8] 毛霄鹏,陈文姬. 降钙素原检测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江苏医药,2013,39:412-414.

[9] 吴玲霞,向谦,蒲红. 降钙素原检测用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 中外医疗,2013,32:50-53.

[10] 杨惠安,陈明胜,江晓燕,等. 肝衰竭患者血清PCT、CRP检测的临床价值. 福建医药杂志,2013,35:79-80.

[11] 黄华兰,聂鑫,贺勇. 感染与肝肾综合征关系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831-2834.

(本文编辑:易玲)

435003 湖北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

黄新造,Email: 165658805@qq.com

2016-06-01)

猜你喜欢
肝性降钙素脑病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