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真会折寿吗

2016-11-28 09:08郭庭力
饮食保健 2016年20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小睡午休

文/郭庭力

午睡真会折寿吗

文/郭庭力

日前在各大社交网站上热传的“午休折寿”帖子引发不少有午睡习惯人们的担忧。“午休折寿说”到底出自何处?是否有充足的科学依据?

“午后小睡可能会让你的寿命减少好几年。科学家发现,白天睡一小时或以上的英国成年人早死的几率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这可能是因为小睡会引发体内 炎症。此外,白天打盹或是得了肺病的信号。”这是日前在微博上点击转发率颇高的“健康热帖”。这种说法来源是否权威科学,解释是否客观全面,对人们的健康 生活到底有没有指导意义呢?

记者通过检索调查发现,网站上转发的“外媒称”“英国研究表明”指的是英国《每日邮报》近期刊发的一篇署名帕特·黑根的新闻报道《为什么说午睡 提高1/3的早死几率》。报道中引用的观点来自《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剑桥大学的这项研究在13年间追踪1.6万名英国成年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因素在癌症方面的效果。

作为这项研究的部分内容,志愿者们需要提供他们的生活习惯,其中包括关于午睡的数据记载。13年间,3000余人相继死亡,研究者将午睡习惯和 死亡率做交叉分析后发现,白天小睡不超一小时的人死亡风险比不睡午觉的人略微上升了约14%,若小睡时间超过一小时,死亡风险会提高32%。在死亡原因调 查中发现,每天小睡的成年人死于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最高是那些白天不睡的人的2.5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小睡会引发体内的炎症。

从事睡眠研究的福建医科大学教授胡志坚表示,这个结论是研究者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对肺炎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被催眠的心理学真相

在类似的“迷药流言”中,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闻了迷药后,出现类似“被催眠”的效果,完全任人摆布,自己却浑然不知,这属于“催眠”的范畴。

从心理学上讲,确实有催眠一说。不过催眠不是借助药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牟晓冬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催眠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帮助对方安静下来,以助于交流。

催眠也没那样神奇。人进入催眠状态后是有意识的。如果催眠师要求被催眠者做一些不合适的行为,被催眠者有自我保护本能,会从催眠状态中跳出来。而且催眠跟环境及个体性格有很大关系。催眠要在安静、密闭的环境,配合舒缓的音乐、灯光,还要对方愿意配合,对催眠师足够信任,才可能成功催眠。一般易受暗示,有过心理创伤,意志薄弱的人较易被催眠。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小睡午休
光影视界
小睡
小睡熊迷路了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午休小插曲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