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教育哲学,实现教师成长的新跨越

2016-11-28 21:08刘丙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境界哲学建构

刘丙胜

在大规模地完成了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等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普通的教书匠层面。笔者认为,教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意识的觉醒,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是教师成长的理念支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境界。当然,从哲学层面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视点。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括个人认同的基本教育理念、个人的教学思想,教师个人价值定位三个部分。当教师超越职业技能层次而达到形成个人的教育哲学层次、超越物质占有层次而达到精神独立层次时,教师专业发展就真正实现了新跨越。

一、追问教育,涵养教育审美的新境界

实现教师职业从随意化、经验化向专业化发展,教育理念正是教师本人理想追求的圭臬。教育理念是一个教师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或对教育的终极追求,是教师全部教育行为理论上的基本出发点。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会形成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如,个人所持有的发展观、学生观、知识观、质量观等观念,它们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具体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影响着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

当教师在脚踏教育实地不忘“仰望天空”,追问教育而有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时,意味着他在主动追求和自觉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走出把教师职业作为养家糊口的功利境界,越过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的道德境界,进而发展到将教育看作是寻求和守望自己生命意义的审美境界。升华教育理念形成个人的教育哲学,被一些教师认为过于“高大上”,甚至一些学校的管理者也觉得不太现实,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个自觉的教育工作者总是善于运用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探索提炼出相应的教育理论。

追问教育,形成理念不能靠单纯的冥思苦想,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信仰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教师只有守护和珍爱读书,亲近、喜爱理论,才能滋生个人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哲学等理论,反思教育实践,有意识地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就会找到教育的目标、依据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自主建构改进教学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如,当我们追问教育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时,教师就会思考教学不但要注意“怎么教”,更要注意“教什么”,准确设计教育教学的目标,增强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自觉性。

二、反思教学,形成教学智慧的新梯度

教师要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的转变,离不开教师自主建构个人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智慧,提升教育哲学素养。对于教师自主建构个人教学思想的哲学思考,目的是引领教师理性看待教学问题和教学现象,在思想和行动上走向成熟。

提炼个人的教学思想,自主建构教学智慧除了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哲学等理论的学习外,还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完成。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监控、教学体验等方式,不断地优化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结果和教学体验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目前,常规的“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我说我思”“成长时空”等,都是教师有效的反思实践。

教学反思关键在于教师个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首先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意识,学会用质疑和批判的目光审视教学现象,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分析、辨析,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研究,从而得到本真的理解;其次是不断反思意识,对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思考,不断完善,并用哲学思维去分析、探讨和概括,从而不断积累教学智慧。第三是创新意识,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式看待教学问题和教学现象,从而积累教学智慧。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就犹如一块块基石,能够帮助教师走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精神成长境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度。

把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哲学的思考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哲学对接起来,将孕育闪动思想光芒与生命灵动的智慧。教师因此将从会更深层次对学科教学进行价值定位,从意义层面审视与确定学科教学的应然走向,自觉追求与彰显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寻找有效的教学实践路径。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后,笔者运用系统思维指导自己的教学时,以简驭繁,形成了“和谐精致”的教学风格,让课堂简约而高效。

三、超越自我,追求精神成长的新高度

教师对自己作为教师形象的认同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第三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不仅有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匠需求,还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求。追求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成长,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内在依据和动力。以人生价值和享受成功幸福作为教师成长的两个价值尺度来追求专业化发展,将激励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断追求与奋斗,朝着理想的人格自我和价值自我不断地塑造和超越,从而实现个人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彰显教师追求精神成长的新高度。

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不仅外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而且内在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将教师比喻为园丁、视为蜡烛,或看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只是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忽略了教师的人生价值。在我看来,当代教师形象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富有知识,不盲从,也不偏执,还富于批判精神,更敢于超越自我和实现自我,在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师的精神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引领和激发,更离不开教师个人心态的调适与开放。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教师只有自愿自觉地把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成长方式当作一种幸福与完善,才能达到精神成长的新高度。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全南中学)

猜你喜欢
境界哲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最高境界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