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奥运会比赛结果看中国男子体操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16-11-29 23:50陶武超阮会芹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吊环预赛中国队

陶武超,阮会芹

(1.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2.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教研室,湖北 宜昌 443003)

从里约奥运会比赛结果看中国男子体操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陶武超1,阮会芹2

(1.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2.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教研室,湖北 宜昌 443003)

中国体操男队堪称体操梦之队,过去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培养出李宁、楼云、李小双、滕海滨、李小鹏、杨威、邹凯等一批名将,每届奥运会都有金牌入账,共夺得20枚金牌,在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北京时间2016年8月17日凌晨,本届里约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降下帷幕,中国男子体操队仅获得1枚团体铜牌。这是自1984年中国体操男队参加奥运会以来,首次在该项目上金牌挂“零”,创下成绩最差纪录。

1 比赛结果回顾

本次比赛,中国男子体操队以年轻人为主。林超攀、刘洋、尤浩、邓书弟、张成龙分别出生于1995年、1994年、1992年、1991年、1989年。其中仅张成龙1人有奥运会比赛经验。

(1)预赛。中国队预赛表现一般,以270.461分排名第1的资格赛成绩,晋级团体决赛。邓书弟和林超攀分别以89.665分和88.631分的成绩位列第4和第10,晋级个人全能决赛;刘洋和尤浩晋级吊环决赛;邓书弟和尤浩晋级双杠决赛;无人闯进自由体操、鞍马、跳马和单杠决赛。

(2)团体决赛。中国队是奥运会体操团体项目的两连冠。首轮自由体操比赛是弱项,由张成龙、邓书弟和林超攀出战,中国队得到了43.799分,比预赛高了0.2分,暂居第7;第2轮鞍马比赛,尤浩、邓书弟、林超攀出战,中国队得到了44.258分,比预赛成绩低了0.6分。第2轮比赛结束,中国队以88.057总分排名第6;第3项吊环比赛是中国队强项,刘洋、邓书弟和尤浩出场,比赛中尤浩下法出现重大失误,吊环得分为45.233分,比预赛低了近0.8分。3轮比赛过后,中国以133.290总分仍居第6位,俄罗斯、日本和英国暂列前3。第4轮跳马比赛,林超攀落地出现失误,邓书弟、张成龙正常完成动作,跳马总得分45分,比预赛再低0.466分。第4轮结束中国总分178.290分排名第5,俄罗斯队暂居榜首;第5项双杠也是中国队强项,尤浩、林超攀、邓书弟先后出场,为中国队拿到47.866分,超过预赛0.6分,中国队总分226.156分升至第3,距离榜首日本队尚有0.7分的差距;最后一项单杠,邓书弟得到14.400分,林超攀得到15.000分,张成龙得到15.566分,中国队以总分271.122结束全部比赛。尽管成绩超过了预赛,但最终还是仅获得1枚铜牌,冠亚军分别为日本队和俄罗斯队获得。

(3)个人全能决赛。自杨威退役,中国队一直缺乏高水平全能选手。本次比赛,林超攀和邓书弟成功晋级个人全能决赛。比赛中林超攀发挥正常,在自己的强项双杠和单杠比赛中表现突出,成套动作完成质量较高;跳马比赛摆脱了预赛失利的阴影,轻松地完成了“笠松720”这个D分为6.0的动作;自由体操D分高达6.8,完成质量较好,不过吊环是其弱项,动作难度一般且完成质量不高。最后林超攀以总分90.230分排在第5名。邓书弟除了在自由体操比赛中发挥稍有失常,其他几个项目都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最后以90.130的总分排名第6。两人最后得分均过90,距离第3名只差了不到0.5分。

(4)单项决赛。吊环和双杠一直是中国队强项,中国队这次也仅获得吊环和双杠两项决赛资格。尤浩与刘洋参加了吊环决赛。比赛中尤浩前半套动作很标准,可惜又是下法失误,最终以15.400分排名第6;预赛中排名第1的刘洋在比赛中出现低级失误,在出色完成难度动作后环上倒立不到位,得到15.600分,最终获得第5名。两人均无缘奖牌;双杠决赛,中国两位选手尽管成套难度动作排名前2,但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邓书弟杠上动作发挥稳定,但落地不稳,得到15.766分获得第4名。而难度高达7.4的尤浩虽然杠上动作表现出色,但在落地时出现重大失误,最终以14.833分排名第8,两人同样无缘双杠奖牌。

2 困 境

回顾最近几届奥运会,男子体操中日一直为对抗的主角。里约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其实已经让人看出了中国队的隐忧,与日本队差距在增大,本次比赛的结果无非是证实了这种结果。日本队夺冠,内村航平封王,赛前就可窥见苗头。各单项比赛则是群雄纷争,6枚单项金牌分别为朝鲜、英国、希腊、乌克兰、德国5个国家运动员获得,可谓战国纷争,群雄并起,中国男子体操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与困境。

2.1 缺乏领军人物和绝对核心

奥运会团体决赛时采取“5-3-3”赛制,对上场运动员完成动作成功率要求较高。国际体联已决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修改体操竞赛规则,团体赛制将由5人参赛减至4人,即“4-3-3”赛制。这项新规对每支队伍的绝对核心提出更高要求。自2008北京奥运会后,队内缺乏领军人物一直是中国队短板。2016里约奥运会尽管有张成龙在其中稳定军心,但全能型选手邓书弟上满全部6项,林超攀出战5项,他们比赛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尤其张成龙更是在单杠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挟主场之利夺取多块单项金牌,得益于有邹凯、陈一冰、肖钦这样的单项突出的选手。近几年中国男队加大了全能选手培养力度,结果矫枉过正,鲜有单项绝对夺冠实力的队员。全能不全,单项不强,不解决这个问题,今后的比赛,中国队将很难有新的突破。

2.2 年轻队员大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欠佳,适应比赛能力差

本届奥运会中国队除张成龙外其余队员均全新面孔。团体决赛中27岁的张成龙参加的3项比赛得分都是队内最高。反观尤浩、林超攀、刘洋以及邓书弟,尽管在世锦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在奥运会赛场上却是乏善可陈,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大赛经验的欠缺制约了他们自身真实水平的发挥。男子团体决赛中,尤浩吊环下法重大失误前冲三大步,林超攀跳马落地前冲一大步出界,连续失误使得中国男团难以和日本抗争。单项决赛上,中国男队最有希望的吊环和双杠上,吊环尤浩和刘洋先后出现失误,双杠邓书弟杠上动作不到位,尤浩则是下法直接跌坐在垫子上,使得中国无缘金牌。比赛中在强项上“掉链子”,平时训练水平再高也是枉然。

2.3 训练封闭,信息渠道滞后

由于项目基础、运动选材与训练周期等原因,相对于其他项目,我国体操训练相对封闭。封闭的训练环境,封闭的人际交往,封闭的对外交流,势必造成运动员与社会脱节,这是导致中国选手在比赛中适应能力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次比赛的裁判评分饱受国内诟病,其实与我们队员比赛中表现拘谨、动作放不开、动作表现力不敌欧美运动员甚至日本队队员不无关系。此外,中国队的信息渠道也非常滞后,甚至出现过教练员不懂规则、编排失误的情况。赛后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格兰迪毫不留情地点评中国体操:“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他们在体操奖牌榜上名列第11,他们目前的训练还是像机器人一样,这一点必须现在开始改变。要知道,日本体操已经改变了,他们的体操编排更加西化,因此也更和谐,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日本队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而中国队同样需要这样做,如果不做出改变,那么运动员还只是像机器人一样,他们的动作也许会做得非常标准,但是表现力却总会有些欠缺。”

2.4 赛场话语权逐步消失

伦敦奥运会后,国际体联进行了改选,意大利人布鲁诺继续担任主席。尽管中国的罗超毅担任执委,但在7名执委中,日本的渡边守成以65票的高票当选。他的得票数仅次于主席布鲁诺的68票,比3位副主席都高,可以看出日本人在FIG内话语权的提升。作为评分项目,技术委员会的作用不言而喻。日本人富田洋之在6人组成的男子技术委员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仁不让地为日本体操代言。此外,在李宁离开体操赞助后,目前国际体操联合会有3个官方合作伙伴和12个官方器材提供商,来自中国的一个也没有,日本的却有“佐木”“senoh”两家。种种迹象表明,相比日本,中国在欧美人占主导的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话语权正在逐渐消失。

3 对 策

3.1 适应竞赛规则,提升竞技能力

雅典奥运会后,体操规则修改,难度动作分组升级,评分裁判分组,难度分和完成分分别进行评分。从本次比赛来看,中国队曾经的四大法宝“难、新、美、稳”仅剩“难”和“新”这两个法宝。种种原因使然,“新”还要打折扣,不被承认的“新”就算失败。在体操难度动作几乎已经突破人类极限的情况下,科学编排、保证动作完成质量、专注于队员各种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

3.2 注重国际体育官员及裁判培养,提高竞赛话语权

在日本奥委会下属的国家训练中心,有一门课程叫“国际组织领导人培训营”。课程目的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希望这些领导人能够在各大国际单项组织及赛事里发挥重要作用。培养的毕业者,应当加强日本在国际体育组织里的表现,维护日本的体育利益。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受气。罗超毅表示,“我们之所以要争取国际话语权,不是要争取自身利益,只是要有维护公正公平的能力”。回顾本次奥运会,饱受国内媒体诟病的裁判问题,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在奥运赛场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不光是体操一个项目。培养国际体育官员,培养国际体操裁判刻不容缓。

3.3 强化科学训练,杜绝闭门造车

自中国重回国际体育舞台自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成长为世界体操的最强国之一。或许正是这种多年的领先,带来了懈怠情绪,带来了固步自封,使得中国体操在跟随时代进步上逐渐落后,成为本届里约奥运的惨败的重要原因。作为技评项目,裁判的尺度与好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比赛的胜负。我们需要做的是让高水平国际裁判从打分角度更多地参与编排设计,及时将国际体操联合会的打分标准与训练结合,多与国际体联及相关国家队交流。

G83

A

1674-151X(2016)12-034-03

2016-11-01

陶武超(1966~),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吊环预赛中国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竞赛成绩分析与启示
中国队开门红
新规则下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吊环项目的竞技水平分析
男子体操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水上吊环
2013—2015年世界体操优秀运动员吊环动作发展动态分析
数读欧预赛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