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校园打架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6-11-29 04:02付静静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早恋青春期法制教育

付静静(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一起校园打架事件引发的思考

付静静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针对一起青春期学生打架事件,对其原因、防范做一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打架;青春期;早恋;法制教育

青春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精力旺盛,表现欲望强烈,感情容易冲动,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有时做起事来竟全然不顾后果,在学校里打架屡见不鲜。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打架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

最近,某校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王某与同学玩猜拳游戏,并规定谁猜拳猜输了就摸女生的头一下,王某输了,他就摸了路过的与他不认识的女同学李某的头,晚自习时王某向李某道了歉,晚自习结束后,李某的男朋友学生张某带了六七个男学生来到王某宿舍,堵住了王某并要求王某再次道歉,王某不从,双方发生口角,张某带来的学生又起哄了几句,张某便一拳打向了王某的鼻子,当时王某便鼻子流血变形了,王某随即报警,后经医生诊断王某鼻子粉碎性骨折,需动手术,手术费加医药费共计1万元左右,张某家长又给予王某数千元赔偿费用,双方才调解,学校也根据校规校纪对张某、王某及相关学生做出了纪律处分。

思考一:为何会发生这起打架事件

(一)不尊重他人,对女同学做出不文明的举动。部分学生由于娇生惯养,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在情感上表现得不够成熟,不懂得尊重别人,明明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仍会为了一时快乐或虚荣而做出可能会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早恋有可能导致殴斗。青春期的学生年轻气盛,不服输,尤其是在女朋友面前,更是争强好胜,他们可能会因为对方对自己女友说了一句不礼貌的话或是做出一个不雅的行为,而对对方拳脚相加,来显示自己的能耐。

(三)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活受罪。围观者较多,大家起哄、叫嚣,煽风点火,这种情形下很可能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大打出手。

(四)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这起打架事件中,当民警将张某带上警车开往派出所的途中,民警问张某是否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时,张某答:“赔钱呗。”他们虽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

思考二:如何防范打架事件再次发生

(一)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法律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严禁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打架斗殴很容易触犯法律,后果很严重;同时教育学生如何来保护自己,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以暴制暴”事件的发生。如果有可能的话,学校可以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及时地报告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可以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有效地遏制暴力侵害行为。

(二)正确处理学生早恋问题,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重视青春期教育,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积极向上,减少对异性的朦胧感和冲动感。对待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切记粗暴干涉。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内心充满希望和幻想,要宽容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既要让他们明白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是正常的,又要让他们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既要鼓励正常的异性交往,又要引导他们把握好交往尺度和交往距离。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尽量丰富学生的社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可能会引起学生情绪不稳、自我反感、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绪,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教师介入学生的成长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学校还需要健全心理辅导机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以及宣泄室,使得学生苦恼时有一个倾诉和疗伤的地方。另外,积极开展娱乐型、社团型、学术型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交往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对班主任做培训,使他们能够专业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善不良情绪,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克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心理。

(四)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和管教子女,觉得只要尽量给予更好的物质条件就好了,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孩子缺乏关爱和安全感;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易怒,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直接用打骂的方式来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更甚者孩子成为父母吵架时的出气筒,这样往往导致子女学着盲目得用拳头去解决一切问题;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一味地顺从,无条件地纵容,认为“树大自直”,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难以经受挫折与打击,遇事容易走极端;还有的父母觉得,把子女送来学校上学后就应该由学校承担起全部的教育职责,而把自己的教养职责推脱得干干净净。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永远是子女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承担起子女的监护和教养责任。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是否科学,家长行为是否端正,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多抽出些时间陪陪孩子,学会给予子女应有的尊重,好好地谈谈心,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关心一下他们的朋友圈。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父母更要谨慎对待,教育子女时要注意循序善诱,尽量避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对子女的关注点,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还要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人格塑造,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要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并把工作做细做透,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积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雷霹.《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3-01

作者简介:付静静(1981.3),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早恋青春期法制教育
浅谈几种早恋类型的疏导方法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星女郎林允独家专访选秀招黑绯闻一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