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

2016-11-29 03:47王守都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武术部位运动员

□王守都(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

□王守都(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武术是一种攻防技击性运动,是强身健体和提高运动素养的一项运动,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伴有运动损伤,不仅损害运动员身体健康,妨碍武术运动目的的实现,也会对武术运动项目的开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做好损伤预防工作,将武术运动损伤程度降到最低。本文以浙江高校武术训练的专业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研究了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特点和规律,并具体分析了运动损伤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损伤预防措施。

高校损伤特点和规律预防措施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原因

1、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

1.1、调查对象

浙江省40所本科院校武术队中的女子运动员,共150人,平均年龄21.5岁,平均受训年限3.5年。

1.2、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正式进行调查研究前,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了国内外关于武术运动员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浙江省40所本科院校武术队的150名女子运动员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高达100%。

1.3、调查分析

(1)损伤情况。

被调查的150名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受伤次数共为是270次,平均每人为1.8次,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为100%,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浙江省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情况比较严重,这是由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和特性所决定的。

表1 被调查的的150名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的发病率

(2)运动损伤部位分布。

经过调查分析后,知道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共出现270次运动损伤,具体的损伤部位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部位分布情况

(3)发生时期。

在问卷调查中,将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划分为五个,分别是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准备活动、赛前集训、比赛。调查发现,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发生时期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发生时期分布情况

(4)损伤类型。

表4 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发生类型及损伤次数

经过调查分析,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发生类型主要有关节损伤、韧带损伤、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等,具体如表4所示。

(5)损伤病程。

根据运动损伤发病缓急,可以把运动损伤划分为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急性损伤,是遭受一次直接或间接暴力而产生的,具有病程短、发病快等特点;慢性损伤,是由微细损伤积累引发的,具有病程长、发病慢等特点。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病程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被调查的的150名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病程分布情况

2、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特点和规律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40所本科院校武术队的150名女子运动员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关于浙江省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情况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第一,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情况比较严重,损伤率高达100%,没有出现运动损伤的女子武术运动员几乎没有。

第二,高校武术女子运动员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手腕、大腿、肩关节等身体部位。其中,出现损伤情况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再往下是腰部。

第三,在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准备活动、赛前集训、比赛每一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从现状分析来看,武术技术训练期间发生运动损伤情况最多,其次是赛前集训期间,可以看出女子武术运动员运动伤损集中发生在技术训练和赛前集训两个阶段,应注重这两个阶段的运动损伤预防。

第四,从上文分析中可以明确知道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类型主要有八项,其中关节损伤占比最高,其次是韧带损伤,然后是腰肌劳损,它们是女子武术运动员最常发生的损伤类型。

第五,被调查的150名女子武术运动员,出现急性损伤的人次有125,慢性损伤的有65,看出急性损伤的出现次数明显高于慢性损伤。之所以这样,除了缺乏完善的预防保护装备外,还在于慢性损伤与急性损伤有密切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1)部分慢性损伤是由于急性损伤治疗不当形成的;(2)某一部位的慢性损伤能够引发临近部位的急性损伤;(3)有慢性损伤的身体部位,若再次被损伤,很可能转化为急性损伤。

3、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原因分析

3.1、运动疲劳

运动疲劳,是指身体机体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和水平,是长时间运动后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研究发现,运动疲劳是武术运动中造成女子武术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武术作为一项积极性运动项目,有积极动作,有系统的套路,完成一些列训练或进行一场比赛,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势必引起运动疲劳,但是缺乏有效的恢复方法。经常在运动疲劳还未恢复情况下进行武术训练,不仅不利于提高成绩,还容易造成身体各种损伤,缩短运动寿命。

3.2、局部负担过重

局部负担过重,是指武术训练的运动量过大、内容过多,造成局部运动负荷超过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从而造成身体局部出现运动损伤。在武术训练中逐步加大运动负荷是利于提高训练效果的,但是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负荷极限,就可能造成身体某一部位出现运动疲劳,使运动员注意力严重下降,甚至对训练产生排斥感,易造成运动损伤。

3.3、技术要领不正确

在女子运动员武术训练或比赛中,动作错误、力量使用不当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武术套路复杂多变,要求女子武术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肌肉力量要高,如果没有掌握武术动作要领就开始训练,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出现肌肉损伤等类型的运动损伤。

3.4、治疗不当

调查发现,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急性损伤高于慢性损伤,若急性损伤治疗不当,长时间后会转化成为慢性损伤。反过来,若慢性损伤治理不及时,很可能引发临近部位出现急性损伤。比如,不少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有疼痛,误认为是运动疲劳的后果,未及时报告给教练,直接忽略身体警告或自行治疗,使运动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损伤程度更重。

3.5、恢复措施安排不当

武术运动训练全程应当包括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等环节,但是由于恢复时间和措施安排不当,未能在机体恢复情况下进行训练,进一步增加了身体负荷程度,出现身体机能下降、运动失调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武术训练,出现运动损伤是必然。

3.6、带伤训练

武术动作具有较高的难度,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如肌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但是不少女子运动员经常带伤训练,不仅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降低损伤部位动作准确性,还会加剧运动损伤程度。

3.7、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面对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高强度的训练负荷,想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运动损伤的概率,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教练指导下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但是调查中发现,不少女子武术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没有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预防手段,不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4、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损伤预防措施

4.1、做好准备运动,把热身运动与训练、专项比赛结合起来

合理、充分的准备运动,是减低或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手段。进行武术训练或专项比赛前,针对女子武术运动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身体部位,以及训练内容和比赛项目设计准备活动。在场地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运动员进行适当的伸展练习和力量练习,避免出现肌肉损伤、关节损伤等情况。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预防手段,提高自身的预防能力,尽可能的减少运动损伤。比如,出现运动疲劳或运动损伤后,应在基本恢复情况下再进行运动,尽量不要带伤训练,避免加大运动损伤程度。

4.2、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帮助女子运动员掌握技术要领

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对武术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好,经常出现动作失误等情况。对此,应加大武术基本动作练习和技术练习,帮助她们掌握基本的技术要领,增强机体机能。第一,注重力量、耐力、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腿部、脚踝、腰部等部位的专项练习,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为武术训练、比赛提供身体机能上的支持;第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避免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确保运动量在女子武术运动员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

4.3、注重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的训练,增强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踝关节是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两个部位,究其原因,除了技术要领掌握不好之外,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为此,在训练中应注重训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强调下肢训练,提高运动员腿部、脚裸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使关节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关节运动损伤。

4.4、教练员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对运动员开展思想教育

训练或比赛后的管理和思想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消除运动疲劳后的排斥心理,恢复比赛失利后的自信心,帮助运动员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这对运动损伤预防有着重要作用。教练员应加强运动学、心理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基于先进的理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训练、进行后期管理和思想教育,通过系统、科学的有效训练全面提高武术训练效果。

4.5、加强医务监督,让运动员身体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加强整个训练过程的医务监督,全程监控运动员训练情况,使科学训练落实到位。训练中一旦运动员出现运动伤损,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带伤训练。为提高医务监督效果,要求教练员注意观察运动员训练中、训练后的局部反应,并掌握基本的运动医学知识,能应对急性运动损伤。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女子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影响巨大。为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效果,可以针对运动损伤特点、规律及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和损伤程度,保持运动员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

[1]吴仙娟,王予彬.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2).

[2]陈钺.我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2).

[3]方平.高校武术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

[4]马传举.浅析武术运动损伤的致因及其防治对策[J].运动人体科学,2014(10).

[5]常清臣,张丽.如何预防武术教学运动中的运动损伤[J].体育世界·学术,2010(7).

猜你喜欢
武术部位运动员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武术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