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及对策

2016-11-29 11:00田子蕊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田子蕊

摘 要: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手机以及计算机等新媒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带来了便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感恩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感恩教育是满足社会主义对人才建设方面的实际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高职学生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传统感恩教育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学校需要重视感恩教育创新工作,将新媒体的传播交流方式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新媒体特点以及教育价值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为提升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影响力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价值;重要性;对策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促使社会更加注重人性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满足高职院校情感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实现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对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信誉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教育责任,注重与新媒体之间的配合,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电子化信息制度与传统文化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

二、新媒体特征以及教育价值

1.新媒体特征

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促使信息呈现出产业化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以及交换信息的方式。智能产品的推广度以及普及度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工具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诸如微信、QQ、微博等,信息传递速度明显提升。新媒体发展促使信息传播呈现出更强的互动性以及交融性,在传播速度方面更加及时。

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宣传过程中,社会评论呈现出多元化以及综合性特点,新媒体实际的传播功能越来越大,人们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工具、网络新闻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实际的传播速度更快速。

新媒体在内容呈现方面体现出立体性。作为现代文化知识传播重要载体,新媒体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突破了年龄、文化以及区域方面的限制,促进沟通与写作,文化呈现出立体化;从传递方式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信息具备迅捷性。每天人们利用电脑、手机就能够获得及时的新闻信息,同时也能够非常及时地传播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2.教育价值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教育价值更高、教育效果更明显。利用新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以及学习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从网络存储角度来看,新媒体存储量更高,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精确搜索信息。新媒体文化具有多样化特点,充分了解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可以尽可能节省实际的传播成本。

三、新媒体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性

1.新媒体丰富了感恩教育资源

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新媒体的日渐发展促使人们情感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新媒体通讯手段,手机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讯交流的重要的工具,同时微信、QQ以及微博等也成为了大学生电子通讯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平台,坚持教育多样化以及多维度,提升感恩教育工作效率。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存储空间更大,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工作便利。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在书本课堂基础教学上,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利用新技术以及新理论,充分利用典型感恩教育案例,提升感恩教育影响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感恩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新媒体日渐发展促使传统感恩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实际上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以朋友的方式沟通,通过相互沟通来吸收知识。传统感恩教育大多采用单向性教育方式,教师更加倾向于告诉学生怎么做和做什么,但是却并没有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思想以及个人情感,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新媒体感恩教育使得传统感恩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存在着敬畏情绪,因此,部分学生抵触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无法直接表达自身思想,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一直在“跟随”老师,学生无法积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形成思想合力,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1.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对待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对新媒体平台应用能力更强,诸如微博、微信、QQ等,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加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感恩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感恩意识,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与学生家长需要重视家园合作,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接受新事物,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性格特点,利用新媒体进行感恩教育,转变传统交流形式,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来看,家长希望的感恩方式与高职院校大学生表达感恩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新媒体背景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转变过去教育形式,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利用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还需要与新媒体结合,实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选择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构建感恩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属于正面性教育,需要利用科学案例进行渲染分析,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感恩教育过程中,通过与家庭、与学校、与新媒体之间的结合来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影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营造整体化学习环境,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家庭对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影响孩子,营造学生的感恩意识。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感恩文化的建设工作,认识到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精神风貌以及个性风格的影响,发挥高职院校的导向作用、熏陶作用以及激励作用,充分利用课堂,营造感恩教育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课堂影响力以及感染力,鼓励学生养成知恩和报恩意识。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感恩环境以及和谐学习氛围,重视大学生感恩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重视感恩教育,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意识

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促使多媒体资源不断丰富,这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认识到感恩教育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更高的人生追求,构建更加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父母无私的爱以及辛勤的付出,从而使学生学生形成感恩意识,感恩父母。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新媒体属于信息庞大的数据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新媒体的感恩资源来激励学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利用新媒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认识到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以及使用技巧,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新媒体技术方面的主导权,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及时关注新媒体信息,提升辨别真伪的能力,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为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保障。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积极参与到相关培训以及进修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知识结构,提升感恩教育工作质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认识到新媒体对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整合新媒体教育资源,选择最为典型的感恩教育案例,从而使学生自主分析感恩教育案例,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提升知恩、感恩和报恩的意识。高职院校需要积极组织思政老师参与培训活动以及进修活动,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

五、结语

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对健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环境对养成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意识也非常重要,新媒体发展促使感恩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数字化更强,通过网络,人们能获取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社会经济日渐发展使得多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以及思想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性,形成教育合力,重视感恩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祖禄,刘珊珊.新媒体影响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142.

[2]陈军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1-83.

[3]夏 青.新媒体视阈下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 2015,5(14):42.

[4]陈恃中,甘伟忠.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 99-103.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