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用互助 促进增收致富——山东省青州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信用互助实践

2016-11-30 11:17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服务站借款信用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探索信用互助 促进增收致富——山东省青州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信用互助实践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山东省青州市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农户成员5617户,企业成员6个,流转土地5000余亩,年产30多种果蔬2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总资产达8000余万元。2015年6月底,取得了当地金融监管局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资格认定书”;7月初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正式开展信用互助业务。下面是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的具体做法和实际运行情况。

成员的筛选与确定

合作社信用互助托管行村级服务网点

按照《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开展信用互助需要得到成员的同意并修改章程。2015年2月山东省试点工作启动后,合作社召开理事会、成员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成员意见,重点与150名成员代表沟通,取得了共识,修改了章程。

合作社的成员注册地为高柳镇,成员分布在9个乡(镇),仅高柳镇就有2000余户成员,信用互助业务启动后,各乡(镇)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都挺高,甚至一些非成员也想现场入社参与。按照《暂行办法》,开展信用互助的地域范围不得超出注册地所在乡(镇),经过筛选,最终确定3户企业成员和高柳镇的1216户农户成员首先参与信用互助。

合作社的筛选标准主要有五项:一是成员自愿申请。二是成员必须入社一年以上。三是成员的银行征信良好,合作社通过人民银行查询成员征信情况。四是跟合作社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主要根据成员入社以来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额来确定。五是在派出所无犯罪记录,在当地有良好的口碑。据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凯观察,平常生产经营与合作社较紧密的成员,更愿意参加信用互助,因为合作社的服务给成员带来了收益,他们对合作社比较信任。

机构的设计与运作

按照《暂行办法》,需要设立信用互助业务部、资金使用评议小组等机构,同时合作社自身一些机构在信用互助开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部有5个专职的人员,具体经办信用互助业务,包括建立信用互助成员档案、收集相关信息、对接相关部门,处理成员的入股、借款事务,及时通过电子平台发布信息,对于金额较大的借款,要下去实地了解核实情况。

合作社资金使用评议小组有7个人,由理事会成员、成员代表以及信用互助业务人员组成。评议小组根据成员的资产、种植、信用情况,给其评定一个授信额度并进行公示,信用互助业务人员根据这个额度给他发放借款。授信额度每年评一次,一年之内基本上不会变化。

合作社下设服务站,是信用互助业务开展的重要主体。达到50名以上成员的村,设立一个服务站,没达到的,邻近几个村设一个服务站。服务站负责管理成员的种植技术、生产资料配送、蔬菜回收等,对每户成员种了多少地、种的什么品种、经营状况非常了解。服务站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每个服务站配3个人员,即一个站长、一个技术员、一个服务员。站长一般都是成员代表,工资根据服务站和合作社的交易量来确定。

合作社信用互助成员之间还组建了信用互助小组,每个小组有几位成员,大多是一个村的,相互比较了解,关系也较好,相互之间可以担保、监督。

另外,《暂行办法》规定需选择一家合作托管银行,合作社的托管银行为中国农业银行,每个成员在托管银行设立一个专门的账户。托管银行负责办理信用互助成员的开户、结算,制定岗位职责、资金发放前审查、发放时审批、发放后检查等审查程序和操作规程,指导、培训合作社信用互助人员,宣传相关金融知识等。

入股与借款

每个参与信用互助的成员,必须承诺现金出资,最少5000元,最多不能超过5万元,单个农户成员不超过3.5万元,需要时存入农行专门账户。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承诺出资2万元左右的成员居多。承诺的出资并不是当时就给,合作社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的时间,再确定哪些成员借款、借出多少。

成员在出借资金前,都很关心自己的收益,为了回应成员的利益诉求,合作社每年根据成本核算和银行的利率,在成员代表大会上作出一个预期收益,2015年设定的年收益率为3%。实际情况是截至2015年底,合作社信用互助一共借出168万元,扣除开办费用,剩余的不到7万块钱全部用于分红,收益率约3.5%,超出了当初的预期,是银行存款利率的2倍多。对此成员比较满意,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承诺入股的金额也增加了。2016年,因为运转费用下降,合作社作出的预期收益率是4.5%。

成员借款方面。一是成员可在授信额度内申请使用资金。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成员借3万元左右,借5万元以上的很少,也有借5000元的。如果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借钱就比较少;如果种植的产品生长周期长,借的数额则会较大。如果成员要超出额度借款,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成员承包土地、新建大棚,就会给他再设定额度,但一般不会超过10万元。另外,合作社有一个担保平台,可以协调合作托管银行给予借款。二是根据成员种植品种的生长周期来设定借款期限。成员种植的品种不一样,生长的周期就不一样,比如叶菜,一般是两个月;茄果类是半年。因此,成员用款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借款期最长为一年,最短三个月,实际的借款期限大部分是三个月到半年之间。三是设定统一的利率。合作社参考当地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借款利率,结合信用互助成员认可的范围,由合作社资金使用评议小组统一定一个利率,借多借少都是一样。2015年定的是7.8%的年利率,比信用社的平均利率低,比农业银行的高,比社会上的私人借贷则低得多。

合作社资金互助办公场所

风险的防控

合作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多个方面采取了风险防控措施。

一是合作社的服务站遍布各个村,服务站人员对成员非常熟悉,同时对成员实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验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合作模式,可以有效监督成员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如果发现不是用于生产经营,就根据约定马上收回借款。参与信用互助的成员都是种植经济作物,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后扣除借款本金、利率,将剩下的货款返回给借款成员。

二是根据成员种植品种的生长周期设定借款期限的做法,把成员借款、用款、还款与其生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要借款投入了生产,到期还款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这种做法既支持了成员的经营发展,又利于把控资金风险。

三是将借款折算成物资或服务,提供给成员。成员1万元以下的借款,一般都是用于购买种子、种苗、化肥、棚膜等,合作社本身经营这些业务,就直接将借款折算成资产或服务提供给成员。由于合作社提供的生产资料价格比市场优惠,成员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成员只需提前在服务站备案,由服务站人员传送到信用互助业务部,一般2天—3天就可完成整个流程。

四是提供担保。成员1万元以下的借款不用担保。超出1万元则需要担保,一般要求有2名—3名信用互助小组成员担保,同时监督成员借钱后不挪作他用。成员也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大棚或瓜菜回收货款等做抵押。

五是不设资金池。这也是《暂行办法》的明确要求。合作社的具体做法是,有借款的时候信用互助业务人员联系成员出资,把钱存到自己的专门账户,由信用互助平台转到合作社的公户,给农业银行发出指令,农业银行核对成员信息,核对无误后即发放借款。这样可以做到当天存进来,当天借出去,既保证资金流动安全,又便于计算利息和成本核算。信用互助平台由农业银行与合作社信用互助人员共同管控。

六是政府的监管。合作社每个月需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汇报借款额度、存款额度,各级金融监管部门也多次到合作社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和政策宣讲。

问题与建议

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一年多来,参与的成员比较多,累计发生信用互助业务181笔,互助金额686万元,已到期收回77笔,金额200万元,未发生一笔逾期业务。平均每笔借款约3.8万元,大多用于种苗、肥料、棚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目前来看,信用互助对成员直接的金融服务作用非常明显,基本上满足了成员的小额资金需求,有效缓解了成员融资难,促进了成员增收致富。通过开展信用互助,合作社与成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合作社扩大生产经营也有很大帮助。同时,理事长李庆凯表示,在信用互助业务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地域范围限制问题。合作社发展到今天,运营较好的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成员”产供销一条龙模式,经营规模大,产业链长,成员数量多,已不局限于一个村、一个乡镇,家家富合作社的成员就分布在9个乡(镇)。另外,乡镇划分也不固定,有的合并,有的拆分。因此,信用互助对地域的限制,导致一些成员无法参与。建议在风险可控和合作社具有良好经营实体的前提下,适度扩大信用互助的地域范围,以不超出县域为宜。

二是资金池问题。因为不设资金池,参与信用互助的成员少,互助资金规模小,成员借款额度非常有限,抑制了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急需用钱的成员,有时不能及时借到钱,不能有效发挥信用互助快捷、高效、便民的优势。建议采取适当措施,扩大信用互助资金规模,促进信用互助持续发展。

三是成员进出机制问题。有的成员在信用互助业务开展前期,参与意愿不强,随着信用互助业务的开展,又想参与进来,需要重新申请,程序较为复杂。建议优化成员进出机制,简化成员进出程序,满足现实需求。

四是政策支持问题。近几年,受社会上非法集资的影响,成员参与信用互助的信心有所不足,部分合作社与成员对信用互助的认识也不到位。实际上,信用互助对合作社的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构建生产、销售、资金综合服务体系,很多成员已体会到了它的好处。建议政府出台信用互助引导政策,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信用互助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五是合作托管银行问题。在与合作托管银行对接中,业务办理程序还不够流畅,办理手段不够便捷。有的成员嫌开卡流程太麻烦,就退出了。成员开卡,一天只能办五六个人,等一个上午也不一定能开到卡。另外,农业生产资金使用时间相对集中,信用互助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建议合作托管银行进一步强化服务,同时为合作社信用互助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支持。

下一步打算

合作社信用互助已取得初步成效,有了一些运行经验,下一步打算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扩大地域范围与资金规模。合作社将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积极向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将信用互助的地域范围从目前的高柳镇,逐步扩大到其他8个乡(镇)。争取在1年—2年内,年信用互助金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让所有成员都享受到信用互助的好处。

二是探索设立独立的法人信用互助机构。在政策允许情况下,组织部分成员出资设立独立的法人机构,有效解决缺少铺底资金、归集和发放资金效率低等问题。

三是以信用互助为契机,推动合作社更快发展。结合开展信用互助,努力带动成员生产合作、销售合作,推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力争2016年下半年实现合作社企业成员青州家家富现代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澳大利亚主板成功上市融资,年内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蔬菜瓜果深加工项目投产,带动更多成员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服务站借款信用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