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博物馆的保存修复管理:博物馆体制内的保存修复策略

2016-11-30 12:42EricLefebvre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中国美术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藏品法国博物馆

□ Eric Lefebvre(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法国博物馆的保存修复管理:博物馆体制内的保存修复策略

□ Eric Lefebvre(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Eric Lefebvre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首先,我要感谢会议的主办方,感谢中国美术馆的馆长和同道邀请我来参加这次研讨会。

法国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如何在一个制度框架内制定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战略是我想探讨的内容。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强调一个事实,我自己本身不是修复师,也不是科学家,我的朋友宝琳女士是纸质作品的修复师,她更能代表法国的修复师。明天她将在演讲中为大家介绍法国在纸质藏品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法国与博物馆藏品保护相关的机构,有一些机构是为修复师提供培训的学术机构,还有一些是实验室,对它们进行分析,并且为博物馆的专业人士提供关于管理保护、修复环境和修复操作的建议,另外就是博物馆。这些机构与博物馆之间有着共同的、一致的通用框架,与文物保护相关的人员共同合作。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介绍塞努奇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我们制定了保护古代、现代、中国油画作品方面的保护政策。有两代馆藏人员、几大公共机构和一系列研讨会共同制定了保护操作机制,解决了相关问题。

2002年,法国颁布了《博物馆法》,根据法律,修复师必须经过5年的培训,而且要获得毕业文凭和专业证书。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INP,这是一个法国的学术机构,为策展人和修复师提供培训。我们每年会选择20名修复师予以培训,他们需要经过选拔考试,分为油画、纺织品、摄影、纸质作品、书籍、雕塑、陶瓷、金属作品等类型。在去年的培训中,学员们参与了一些修复项目。通过这个很好的专业桥梁,可以在学术机构和博物馆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并且能够以老师带学生的这种学徒制让他们了解保护的现状。在授课老师中,一位来自学院,很多时候是学院的领导或者院长,另外一位是博物馆的策展人,学员们会接受来自这两个方面的培训。

2014年,该学院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研究关于中国道教艺术的八大元素。他对道袍的袖子和衣服上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分析,对道袍染色前使用的丝线材料进行分析,并且对不同样本进行科学干预分析,在处理前和处理之后进行称重、紫外线光谱检测、显微镜下观测,对丝线的张力和染色进行张力测试,进一步了解处理前后的丝绸性能和形状的变化。

法国博物馆保护中心(C2RMF)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它建立于1999年,主要职能是分析和保护博物馆的藏品。法国博物馆联盟包括1218家博物馆,这个联盟可以向保护中心提出要求,要求中心向他们的保护项目提出建议。这个保护中心有非常多的先进设备,其中就包括粒子加速器。该中心还有三十多位专业人员分别在考古学、雕塑学、油画、纸质作品、摄影作品、装置艺术、当代艺术部门工作。他们也成为公立博物馆的咨询人员,提供环境质量、材料特性、存储条件等一系列建议。比如,日本铜器出现了腐蚀,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便会被邀请前来进行调查,对铜器进行分析,并与腐蚀研究所一起合作。

在法国博物馆界,保护中心也会与法国各地的博物馆合作很多项目,比如对中国纸质作品的不同材料进行分析,并确定修复方式等。

在法国博物馆联盟中,有5家国家级博物馆。大部分的法国博物馆并没有常设的修复师职位,只有卢浮宫、现代艺术国家博物馆、巴黎时装博物馆、巴黎历史博物馆有一些常设的修复师职位,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博物馆的藏品修复需要,大部分博物馆需要雇佣自由职业的修复师。

法国博物馆修复项目的程序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对修复藏品进行定义;其次是组成修复师委员会,评估修复项目的情况,向专家委员会报告。这个专家委员会是由文化部下属的文化局进行选择;最后,修复师向博物馆提交完整的修复报告。在这样的框架下,博物馆如何制定修复战略呢?笔者还是以塞努奇(Cercuschi)博物馆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的很多画作是塞努奇先生当年到中国时所购买的,目前这些中国艺术品也像西方的油画一样被展出。其中有来自20世纪初期的中国艺术作品,像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的作品等。这些画作要么是捐赠所得,要么是在二战以后购买所得。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展出这些作品,博物馆建立了专门的中国绘画画廊。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塞努奇博物馆还没有中国绘画的修复。直至第一批法国的修复师到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接受培训后回到法国,才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国绘画藏品的修复工作。

法国ARCP中心的工作状况 

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中国纸本文物分析与研究

法国博物馆保护中心(C2RMF)的工作情况

法国国家文化遗产所(INP)的教学与研究

第一个阶段的修复工作焦点是20世纪的藏品;第二个阶段是继续修复工作,主要是历史绘画;第三个阶段是大幅作品的修复。2009年春天,我们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特展,作为中国绘画作品展出的前奏,通过展览展示了过去15年的修复工作,还通过短片介绍了绘画的历史和修复、装裱的过程。

在展出期间,我们还举行了由美术历史国家研究院与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业修复师,给欧洲介绍了中国书画修复的专业知识。杨泽华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了海藻胶如何应用于修复工作;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介绍了绢本绘画的修复技巧;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从事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修复的修复师进行比较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体会和经验。

在这次活动中,修复、展出、媒体、学界的分享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绘画。我们使用了独立的修复师资源,在机构框架内借助独立的修复师来制定自己的修复策略。二百多名学生和专业修复人员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该活动也得到了公众、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次研讨会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公众并不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环境,博物馆所进行的修复工作以艺术展出方式来展示是否是最佳的途径等等。我觉得电影也许是非常好的介绍中国画的方式,要了解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画家作画的特点、装裱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采取修复行为之前必须了解的重要信息。

(邓锋根据研讨会速记稿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藏品法国博物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法国(三)
法国(一)
博物馆
罗妍妍藏品欣赏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露天博物馆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