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经典——“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感言

2016-11-30 12:42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美术家一代人

□ 吴为山

展览 Exhibitions

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经典——“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感言

□ 吴为山

展览名称: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8月12日—8月30日

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一层1—9展厅

展览数量:264件(其中馆藏90件,新入选作品174件)

日光之城(雕塑) 李一夫 120cm×450cm×45cm 2013年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基于这样的命题和认知,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而历史正是在突破这一个一个的局限中向前发展的。历史的步伐也是在后人接续前人的一个一个的脚印中前进的。

所谓传统与创新,实际上是继承与发展。作为人类文化,总是要打上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深深烙印。时代性是时间坐标上的节点。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风格,它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和创作主体密切关联的,而时代总是在发展,这也许就是前面所说的“辉煌”和“局限”的关系。作为青年艺术家群体,一方面尊重、传承前辈,一方面又富于创造力,他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新锐”“创新”“活力”的代名词。他们在历史的河床中奔腾,是最为活跃的浪花、激流。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不仅揭示了客观自然规律,也是对青年的鼓励;常言“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不仅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对青年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更是寄予厚望,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回眸历史,王勃作《滕王阁序》、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拉斐尔画《圣母》、凡·高画《向日葵》等等,都是在他们天才的、青春的年华完成了大师使命。在中国现代美术历史上,“新兴木刻”青年艺术家以刀刻魂,为唤醒民众千百万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解放写下不朽的一页。

20世纪上半叶,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艺术家负笈西洋,开拓了中西合璧的现代美术之路。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大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投入到火热的生活,表现社会主义建设,赞美当家作主的人民。改革开放的春风普沐,使得青年美术工作者抓住恢复招生制度的时代机遇,通过学院教育,学习东西方传统,他们在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对历史和现实予以反思,在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今天,在追梦、逐梦的时代进程中,青年美术工作者们更是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下,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在情感温度、精神高度和创新力度的多重交汇中寻找灵感。他们用青春和艺术,用勤奋和智慧建构美的图式。他们从五千年文明中走出来,以当代话语在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故事。

三江口(中国画)秦焕爽 220cm×185cm 2014年

小城故事(中国画)翁志承 176cm×212cm 2009年

中国美术馆是国家艺术的殿堂,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和展示了大量国宝级经典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出自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之手。随着时光流逝、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发展,这些作品愈来愈显示出其价值,有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成为美术史的经典。如司徒乔38岁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蒋兆和39岁创作的《流民图》、方增先24岁创作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29岁创作的《祖孙四代》、罗中立32岁创作的《父亲》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在美术的长河中,从浪花、激流逐步成为主流,它们引领着时代的审美,汇入人类文化的大海,生生不息地继续向前流淌。

我想,这些艺术家及其家属以及世世代代无穷尽的后辈们,当他们联想起作品及其作者创作时的年龄时,不禁会为青春和艺术而赞美!

为了这赞美的绵延不绝,中国美术馆从历史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举办了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与全世界美术馆一样,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有着很高的标准,收藏与否由专家委员会审定。此次展览我馆邀请全国二百多位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推荐优秀青年美术家的作品。举贤不避亲,每位专家可推荐两名或两名以上青年美术家,最终通过专家委员会两轮评选决定参展作品。不同院校、不同创作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所推荐的青年美术家们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馆,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气场,充分展示了这个时代、这个时期青年的所想所思和所感所为,是他们对历史、社会、人生认识的艺术表现。本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年龄在50岁以下,在知识结构和学历背景上绝大多数均有美术院校专业教育背景,他们有师承,功底扎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所以在吸收各类文化艺术传统方面较为广泛。经过老一代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形式与内容的问题讨论之后,他们对现代主义、当代主义有相对冷静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当代的转换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在中华美学精神的学习与弘扬方面,更注重于写实、写意、抽象等诸因素的平衡,尤其是在对“写意”的传统价值、美学特质、表现方式以及在国际语境中文化角色等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对当代生活中因传统与现代交织而呈现出的各种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把握与刻画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朴素的描绘、六七十年代“红光亮”的夸张、80年代之后现代思潮的涌动和近十年来当代主义的影响中获得经验与教训,边走边思考,在生活和理想中寻求艺术的形式,直抵精神的表达……相信,这个展览既是对青年美术家的肯定,也是鞭策。希望本次展览能为观众带来更多思考。

微雨野松香(中国画) 阴澍雨 270cm×145cm 2011年

微信——下午茶(油画) 张军 110cm×90cm 2014年

窗边(油画)潘义奎 180cm×120cm 2011年

那时的风景(版画) 夏玉清 60cm×80cm 2016年

从我的祖父母到我的儿子(中国画) 德珍250cm×80cm 2009年

五月帕米尔(中国画) 苏涛 132cm×67cm 2013年

情致俱物(中国画) 嵇馨 230cm×110cm 2014年

红孩子(雕塑) 李继飞 60cm×60cm×60cm 2011年

零点(中国画)陈治、武欣 186cm×202cm 2009年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水彩粉画)苏军权 110cm×80cm 2014年

甲子仲春(雕塑)李烜峰 19cm×14cm×60cm 2015年

东八时区(布面油画) 王一帆 145cm×85cm 2014年

明志——梅兰芳(雕塑) 焦兴涛 40cm×45cm×68cm 2015年

一管颜色(雕塑,木、玻璃) 马文甲 30cm×21cm×9cm 2013年

影之渺(雕塑,透明树脂、不锈钢、碳钢) 马强 高70cm 2013年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美术家一代人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一代人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今天是个好日子
美术家赵峰作品选粹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
第五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