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有效运用探讨

2016-11-30 15:09万小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构建数学教学小学

万小娇

【摘要】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基于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分析具体的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从而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情境—问题 教学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17-01

一、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分析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问题性较多的学科,其主要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质是对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而数学教学就是立足于数学创新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然后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创新的事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精神。因此,构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学生在相关情境中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发挥积极作用,就需要应该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

首先应该坚持发展性原则,在学生现有智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构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形成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信息体系,同时还能够创建亢奋心理环境,从而推动学生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该坚持操作原则,对于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设置需要兼顾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接受知识,从而突破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概念以及教学法则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最后,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展示原则,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且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对于数学中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在创设情境问题时,需要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形象化,将各种知识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从而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

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

1.创设关联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不同知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种特征,在教学中可以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并且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去思考问题,在不断探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内容,构建一种新型的知识体系。教学中通过创建关联情境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原有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比如形色不一的风筝,教师先让学生对多媒体屏幕上展现出来的风筝图像进行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些风筝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风筝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总结:沿图像的中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有着和风筝同样的特征?

学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正确,那么大家能够给这些图形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字吗?

学生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但是一件还是不统一,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书本翻到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上,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讲解的课程就是和这些图形有关,它们统称为“轴对称图形”。学生听到这一课题,很快对教学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什么是轴对称?然后带着问题跟教师进入课题的学习中。

2.加强活动情境的创设

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创建活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活动氛围中,不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以此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的手、眼等感官得到锻炼,还能够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同样是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发放一张带有不同形状图形的方格纸,其中方格纸上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型两种)、梯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两种)、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要求学生按照方格纸上面的图形进行裁剪,然后动手折一折,看看那些图形式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在相应的图形中找出它们对称轴所在的位置,最后将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分类。

图形分类完成之后,同学们很快找到了属于轴对称的图形并将其进行分类,但是有一个问题让很多学生不解。关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意见不同,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轴对称图形是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重合的图形,但是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不能够完全重合,如图1所示,学生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而应用到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很多理论推理知识。教师看到学生们的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热情,感到非常高兴。在争执无果之后,教师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是下节课要学习的课程,学生顿时茅塞顿开。

通过活动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对自己不懂得问题学会了讨论和辩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能够快速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众多缺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加以形象化,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双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4,(29):72.

[2]赵玉香.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5,(9):231-231.

[3]王茂春.小学数学情境再建构教学模式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266-267.

[4]陈艳.推行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2):7-7.

猜你喜欢
构建数学教学小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